俄烏風向變了,烏克蘭開始考慮停火,現在就看普京答不答應了

2023-11-15     科羅廖夫

原標題:俄烏風向變了,烏克蘭開始考慮停火,現在就看普京答不答應了

烏克蘭國防部情報總局局長布達諾夫日前承認,即便雙方的敵對行動結束,烏克蘭與俄羅斯之間可能也不會簽署和平協議。他還承認,俄烏衝突存在被「凍結」的可能。

【烏克蘭國防部情報總局局長布達諾夫】

布達諾夫還拿日本和俄羅斯舉了例子。他的原話是這麼說的:「歷史上就有國家間長期戰爭從未在法律上結束的情況,一個簡單的例子,就是俄羅斯與日本。1945年後,兩國從未就北方四島爭議簽署過和平條約,直到現在,這個領土問題已有70多年的歷史。因此,這種情況也很有可能會發生在烏克蘭身上。」

布達諾夫的核心觀點,就是「俄烏有可能在不簽署和平條約的情況下實現停火,凍結衝突」,而這個情況,的確是有可能發生的,歷史上也不乏這樣的例子。就拿北方四島來說,它與現在的烏東四地,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兩者都屬於領土問題,而兩地都被俄羅斯實際控制。

布達諾夫的意思已經很明確了:烏克蘭恐怕已經在考慮停火的可能性了。就像北方四島一樣,即便沒有簽署和平協議,雙方也能實現長期停火。

【北方四島現在被俄羅斯實際控制】

請注意,不論是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還是烏克蘭外長庫列巴,此前都曾堅稱不會同意「凍結衝突」,而布達諾夫的這番表態,則是烏克蘭高層首次承認存在凍結衝突的可能性。

如果雙方真的在不簽署和平協議的情況下「凍結」衝突,實現停火,那麼未來烏東四地的形勢走向,肯定是有利於俄羅斯的。為什麼這麼說?其實這一點,也可以參考北方四島的現狀。

1956年10月,蘇聯和日本簽署了《蘇日共同宣言》,標誌著兩國結束戰爭狀態,實現邦交正常化,只不過,關於北方四島的領土爭議,雙方至今都仍未得到解決。現在的情況是,經過78年的實際控制後,現在的北方四島已經基本實現「俄羅斯化」,雖然島上的經濟非常落後,居民仍靠打漁為生,但絕大多數居民講的都是俄語,而且在長期接受俄式教育後,島上的居民幾乎沒有人願意成為日本公民,而是打心底認同自己作為俄羅斯公民的身份。

【2018年,安倍晉三與普京舉行會晤】

當然,對於北方四島,日本也不是沒有想過要回來。早在2018年的時候,時任日本首相的安倍晉三,就在與普京舉行會晤時,明確提出希望俄方通過移交色丹島和齒舞群島這兩個島來解決問題。也就是說,北方四島,日本要兩個,俄羅斯留兩個,對半分。然而安倍的提議,最終都被普京以各種理由搪塞過去,無果而終。現在的北方四島,仍被俄羅斯牢牢掌控在手裡。

同樣的道理,如果烏克蘭在不達成協議的情況下凍結衝突,那麼烏東四地大機率會在未來實現全面的「俄羅斯化」:當地居民講俄語、接受俄式教育、認同自己是俄羅斯人,對俄羅斯有強烈的歸屬感。在這種背景下,烏克蘭再想拿回烏東四地,管理起來也會非常麻煩。

而且,如果不與俄羅斯簽署和平協議的話,烏克蘭想要加入歐盟或者北約,也會受到很多阻礙。就拿加入北約來說。加入北約的條件之一,必須是同鄰國沒有領土爭端。現在的烏克蘭正在與俄羅斯打得不可開交,如果不儘快實現停火和談,確定烏東四地和克里米亞的最終歸屬,與俄羅斯儘快達成和平協議,把領土爭端徹底解決,那麼烏克蘭加入北約的機率幾乎為零。

【如果不簽署協議的話,烏克蘭想要加入歐盟或者北約,會受到很多阻礙】

言歸正傳。布達諾夫之所以說俄烏可能不會簽署和平協議,最主要的原因,還是雙方提出的停火條件差距過大,基本沒有妥協的餘地,而且也欠缺談攏的基礎。為什麼會這麼說?看看兩邊提出的條件就知道了。

俄羅斯提出的停火條件是:烏克蘭必須承認烏東四地和克里米亞歸屬俄羅斯,而且還要保持中立地位,拒絕加入北約和歐盟;至於烏克蘭,他們的態度是:俄羅斯必須從烏克蘭的主權領土上撤出所有軍隊,將國境線恢復至1991年的狀態,否則一切免談。

相信大家都知道,戰爭雙方坐上談判桌後,第一件要做事,無非是你退一步,我也退一步,大家一起施展妥協的藝術,尋找雙方之間可以接受的最大公約數,這樣才能實現停火。可現在的問題是,俄烏之間的停火條件差距實在太大,根本就不具備坐上談判桌的條件,更別說要實現停火止戰了。

可以說,這樣的停火條件,如果雙方都沒有做出一定的妥協,釋放出談判的誠意,那麼衝突就很有可能會一直持續下去,直到一方打不動為止。但這樣的結局,對雙方而言恐怕也是最糟糕的結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2d3fb96a63356b3dcbc4550c6c4b0f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