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各國的裝備也是日新月異,在目前的科技水平下,航母是最先進的裝備之一。世界各大軍事強國都在抓緊時間發展本國的航母力量。因為世界三分陸地七分海洋,未來戰爭很有可能發生在海上,為了應對突發的戰爭情況,海軍必須要建設航母。都知道航母分為了常規航母和核動力航母,核動力航母的綜合性能在常規動力航母之上。
但是核動力航母的建造難度更大,建造成本也更高,世界上只有美國和法國兩個國家的航母採用了核動力。其餘各國的航母都是常規動力航母。常規動力航母戰鬥力也非常強,但是燃料用盡之後需要補給艦及時補充,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航母的戰鬥力,畢竟只要航母在海上停下來,就非常容易被定位打擊。目前山東艦服役之後,我國也進入了雙航母時代。但是我國的兩艘航母都是中型常規動力航母,我國與美國11艘核動力航母之間還存在很大的差距。
核動力航母擁有無限航程,在作戰時不需要補給艦陪同,一次性的核反應堆可以多年未航母提供動力。核動力航母基本上都是大型航母,體量大,甲板更加寬廣可以搭載更多的艦載機,也能放置更多的武器和裝備。但是艦用核反應堆技術目前只有美國一個國家掌握,我國多年來都沒能突破。美國第一艘核動力航母企業號早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就被建造出來,但是由於技術還不成熟,使用的核反應堆還是潛艇的,所以企業號的艦身非常長。
後來,美國突破了航母核反應堆技術,並且將它應用在了尼米茲級航母上,大大提升了航母的綜合性能。核反應堆技術應用起來非常困難,十分考驗一個國家的工業水平和科技水平,直到今天除了美國外,世界各國都還在探索的路上。當年法國就直接將核反應堆搬到了航母上,結果效果不盡人意。
戴高樂航母上的核反應堆每隔幾年就得更換一次,由於核反應堆技術並不成熟,這艘核動力航母的航速並不快,甚至還步入常規動力航母。有了法國這個前車之鑑,我國在對待核動力航母的態度非常謹慎,畢竟核動力航母實在太貴,如果建造出一艘不如常規動力的核動力航母,豈不是巨大的浪費。當然我國的核技術比較成熟,擁有核動力航母只是時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