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毅痛批當今男籃運動員,要想有成績「三從一大」是關鍵

2024-06-17     小欣侃體育

近日,知名體育媒體人楊毅在一則視頻中痛批當今的男籃運動員,說他們基本功太差、沒有理想、沒有拼勁。視頻中楊毅老師直言不諱的指出了當今男籃存在的一些問題,並且拿出了當初男籃巔峰時期的劉玉棟和鞏曉彬等運動員作對比,說現在男籃的球員基本功太差就是缺乏訓練等。

楊毅的話一經傳出,戳痛了無數的球員和球迷,很多現役的球員想要反擊卻又無話可說。曾經我們的男籃國家隊也是世界強隊,多次進入過世界前8,雖然和歐洲、美國這些老牌強隊有一定的差距,但是那個時候至少敢打敢拼,至少在亞洲範圍內是無可爭議的、無法撼動的老大哥。但是隨著姚明、王治郅、易建聯等一批球員退役,我國男籃逐漸淪為亞洲的二流球隊,甚至連日本、韓國的球隊都打不過了,不得不說這是一種嚴重的退步,甚至可以說是恥辱。

我們先看一下在上世紀90年代和本世紀初那批球員是怎麼訓練的吧,那時候的國家隊根據我國球員的身體素質和技術特點制定了「小快靈」的打法,要求球員們身高不一定很高,但是一定要有速度、有對抗、有投籃的精準度。根據以上的要求當時男籃的訓練方法就是「三從一大」,即從嚴、從難、從實戰出發,加大訓練量。

看起來很容易,做起來卻很難,當時的運動員訓練強度和訓練量遠比現在的運動員要高,所以他們的基本功很紮實,在對抗之後的投籃動作基本上不會變形,所以可以保證投籃的命中率。像姚明、易建聯、王治郅這些中鋒球員的罰球命中率遠比現在的後衛球員要高,這就是基本功的問題,當訓練量大到一定的程度,量變就會引起質變,在場上不管對陣哪國球員的比賽就能從容應對。

反觀現在的訓練量遠不如之前,美其名曰科學訓練,勞逸結合,但是國家隊的戰績和排名也是一降再降,球員平時的訓練量小了,輕鬆了,在賽場上就不能發揮出穩定的實力。要知道訓練場上付出的汗水和賽場上的成績是成正比的。你看北京首鋼集訓時候的軍訓、一些球隊的集訓操場跑圈,這之間的區別很大。

為什麼周琦去NBA火箭隊坐了一年的冷板凳後回來就變得這麼強,因為這期間他除了去發展聯盟打球,大部分時間都是和火箭隊的球員哈登、卡佩拉這些一起訓練的,訓練量和訓練強度都是國內的幾倍以上,只要身體能扛得住想沒有進步都難。同樣還有劉傳興在離開青島隊去澳洲聯賽打球,他的技術和對抗也有了長足的進步,這一點在他參加國家隊的比賽中就可以看得出來。

最近廣州隊的崔永熙在美國參加特訓和5支NBA球隊的單獨試訓,期間他透露稱這段時間的訓練量很大,基本上從早上8點到晚上一直都沒有停下來。體能訓練、投籃訓練、簡單的戰術配合以及錄像會看與分析等,一天下來總計要有十幾個小時投入到裡面,同時在短暫的休息時間還有專業的訓練康復師進行按摩幫助緩解肌肉酸痛等,這些都是國內球隊訓練時間所不具備的。

我們原來的「三從一大」是有效果的,但是最近捨棄了這種訓練方法,然而歐美方面的運動員不僅天賦更好,肌肉強度更大,還採用更加科學,更大的訓練量,這麼對比下來我們怎麼贏。所以楊毅說的不是沒有道理,我們的運動員的訓練強度還要增加,必須在基本功上下苦功夫,才有可能在國際賽場上取得好的成績。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2c8b4a6dd504c8da994ba5b73f8f8ae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