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敢拍了!這部黑馬劇我先入坑了!

2022-03-11     24樓影院

原標題:太敢拍了!這部黑馬劇我先入坑了!

請點擊上方藍字「24樓影院」 進入新頁面,點擊右上角「...」 點擊第一欄「設為星標「。記得把我們設為「星標 」哦~

你聽說過模擬畫像師嗎?

簡單的說,他們是根據口述特徵繪製嫌疑人圖像的神筆馬良,發揮特長,以筆緝兇。

白銀案和章瑩穎案在鎖定嫌疑人時,都得益於模擬畫像師的人物速寫。

而在我國,專業模擬畫像技術人員還非常少。對大眾而言,他們的職業生活相當神秘。

最近,隨著網劇《獵罪圖鑑》的熱播,畫像師的破案故事被推至台前。

《獵罪圖鑑》是一部以警察為主角,利用各種技術手段進行破案、研究罪犯的探案劇。這類劇集往往對編劇的要求比較高,需要撰寫出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奇情案件。編劇賈東岩的代表作是口碑相當不錯的劇版《風聲》。

《獵罪圖鑑》一共才20集,有十個單元案件。平均下來,每2集就能講完一個案子,體量短小精悍,節奏拉得飛快。

和很多探案劇一樣,《獵罪圖鑑》也設置了反差感拉滿的雙男主警局搭檔:天才畫像師沈翊(檀健次 飾)和刑警隊長杜城(金世佳 飾)

兩人相識於七年前的警員被害案,死者是警局新人杜城的師傅雷隊,藝術青年沈翊意外捲入此案中,因幫助兇手畫像間接導致了雷隊的死亡。杜城非常希望擅長作畫的沈翊能畫出嫌疑人的模樣,而後者因受創後逆行性失憶無論如何也畫不出來。

這樁舊案改變了沈翊的職業選擇,深感內疚的他燒掉了所有畫作,開始專職協助警方畫像。對他而言,這是一種贖罪的方式。

再相逢時,杜城已經成為了刑警隊長,他仍對沈翊心存芥蒂,質疑和為難這位新搭檔。

合作初期,有諸多不順。沈翊性格沉著冷靜,擅長觀察生活中的細節,畫起畫來心無旁騖。杜城性格衝動熱血,雖聰明過人,但偶有急躁激進的一面。一文一武,一靜一動的搭檔,自然需要時間磨合。

但兩人也有相似之處:追尋正義,死磕案件。辦案中,沈翊負責用畫像鎖定嫌疑人的模樣,杜城則負責抓捕,分工明確、屢破奇案的他們,逐漸培養出了默契。又因同生共死的經歷,兩人都卸下心防、信任彼此。

劇集用一個小小的車上橋段,表現了兩人關係的破冰。出任務時,往往是杜城開車,沈翊習慣於在車上補覺。一開始,杜城一臉不悅,通過猛踩剎車叫醒他;一段時間後,杜城慢慢接受。

在最新的劇情里,杜城看到沈翊多番折騰自己只為拾起記憶,理解了他的苦衷。兩人的合作也越來越融洽,杜城還教沈翊射擊,讓他在行動中學會自保。

再把目光投向《獵罪圖鑑》中大大小小的單元案件,它採用小案套大案的模式,明線是沈杜二人日常破獲的案件,暗線是七年前的雷隊被害案。想必暗線會是劇集的最後一案,因為這一案和主角有莫大關聯,也終究逼得他們重新審視記憶與內心。

目前播出的幾個案件,開場都設下了疑點,吸引著大家去探尋背後的真相。沈翊的專業,在這些案件里起到了關鍵作用,除了繪製人像,他還能精準發現建築結構、光線暗影、美術行規等重要信息素。

整容院迷案中,院長在自家神秘死亡,死因是毒殺。沈翊通過豪宅里變更的裝潢,發現了機關隱於名畫中的密室。在曖昧的密室里,警察發現了幾十部性愛錄像帶,當事人身份不明。通過豪宅外的監控,他們又發現了一名形跡可疑的口罩女子。

沈翊通過不大清晰的監控截圖,繪製女子隱於口罩下的肖像,還從略顯怪異的面部走向確定了該女子下半張臉毀容,縮小了警方的排查範圍。

在校園埋屍案中,一具久遠的骸骨竟被檢測出了兩人的特徵,頭骨屬於中年婦女,身軀屬於妙齡少女。沈翊通過頭骨後的編號,判斷它是美術生的教學用具,而真正的死者頭骨藏在美術教室里。

拿到少女的真正頭骨後,沈翊開始了以骨畫臉。他用泥土復原面部的肌肉走勢,小心翼翼地黏合在頭骨上,再進行人物速寫。聽上去有些匪夷所思,但在現實生活中確實有據可考,來源於廣州「塑骨神探」袁中標的顱骨復原技術。

此案的關鍵涉及到了受害者的日記,沈翊通過素描畫像上的光影差異,判斷出了實際天氣和日記記載有所出入,從而大膽判斷這是一本真假夾雜的日記。

千金綁架案中,受害者一一道出綁匪的個人信息及面部特徵。但經過警察的查驗,發現所謂的個人信息全為虛構,根本無跡可尋。關鍵時刻,沈翊出馬,畫出了綁匪的畫像。

不過這一次,警方遇到了狡猾的對手。案件涉及到兩個嫌疑人,而他倆的畫像都無法找到真人。沈翊原本懷疑自己的畫像有誤,卻被杜城的「畫虎畫皮難畫骨」點醒,及時轉變了思路。

金店搶劫案有多重反轉,簡單的搶劫案變成了失蹤案,繼而變成隱瞞身份案。幕後黑手背後還有大boss,而可愛的小女孩則是迷惑視線的障眼法。

為查清小女孩的生父,沈翊用畫像的方式逐步推導:先模擬出女孩成年的樣子,再從她臉上找出不屬於母親的遺傳特徵,再把它們進行組合調整,從而得出生父的臉。

這些案件,都充分發揮了畫像師的個人優勢。但沈翊卻沒有被簡化為破案工具人,除了會畫人,他還會畫心。他經常一邊繪畫,一邊與涉案人溫柔交談,風輕雲淡間勾起案件背後的隱情,讓人不禁開始思考案件背後的社會議題。

整容院迷案勾連了容貌焦慮和職場歧視等議題。長相平凡的女設計師,雖擁有過人才華,但較之男性,她們在職場上更不容易被「看到」。嘗到整容帶來的「美女」光環後,很容易迷失自我,不斷修補著本就無瑕的臉。

校園埋屍案則讓人把目光投向了表面平靜卻暗流涌動的青少年心事。每一起校園霸凌事件的背後,都有受害者和施暴者,或許還有沉默不語或助紂為虐的幫凶。若只是一味隱忍承受,含淚吞下所有腌臢,不尋求警方的幫助,那麼很有可能會釀成更大的悲劇。

千金綁架案的根源不是錢,而是被交換的人生。有人藉助權力和庇佑,冒名頂替升學名額,偷走了屬於他人的順遂人生。在這件現代版「狸貓換太子」事件中,權貴階層阻斷了寒門學子的上升路徑。

畫像探案是《獵罪圖鑑》最外層的表達,它揭開了罪案的面紗,內在的重點則是對人心的挖掘、對社會百態的速寫。

通過一個個撥開雲霧見青天的罪案,劇集指向了溫情向善的內核。它由案及人,聚焦於案件的隱情和涉案人的情感,既關照了社會現實,又關懷了冷暖人生。

《獵罪圖鑑》稱得上第一季度的黑馬作品,雖沒有熱門IP,亦沒有流量演員,但憑藉原創劇本吸引到了很多觀眾。目前,貓眼熱度、豆瓣熱度和愛奇藝站內熱度都在節節高升。

不得不承認:近年來,愛奇藝的懸疑、探案類劇集一直做得很不錯在《獵罪圖鑑》之前,就有好幾部值得追的出圈之作。

2017年,帶著一股冰渣子味《無證之罪》上線播出,將一個發生在刺骨寒冬的罪案故事娓娓道來。一樁毫無頭緒的雪人連環殺人案,左右了刑警嚴良、昔日情侶等多人的命運。幕後黑手和破案高手的較量,不動聲色地拉開帷幕。憑藉冷冽的氣質、暗黑的色調、傳神的配樂,《無證之罪》首度讓「電影感網劇」一次進入我們的視野。

2019年的《破冰行動》紮根現實主義,呈現了緝毒警察清掃販毒集團的破案故事。2020年又出了一部《民國奇探》,這部逆勢出圈的黑馬作品,探長+高材生+女記者的小分隊破獲的單元案件則偏向於本格推理的範疇。

同在2020年,網劇版《唐人街探案》進行了一次對網影聯動模式的大膽探索。「白天教化學、夜當清道夫」的偵探林默也混跡於泰國唐人街,算是警察局的得力外援。他一邊破案,一邊追查家仇,劇集把矛頭指向了身份不明的Q,恰好勾連起影版《唐人街探案3》的劇情。林默穿梭在劇影之間,不僅建構了角色聯動,還開啟了彩蛋式的驚喜。

除外,愛奇藝還擁有一張王牌——迷霧劇場,包含多部懸疑類精品短劇集,探索著懸疑劇的類型模式

爆紅的《隱秘的角落》和《沉默的真相》以風格化的視聽語言講述多道反轉的案件,且均突破了觀眾刻板認知,被譽為「懸疑國劇之光」。兩部劇均為社會派懸疑作品,在迷案背後,聚焦於不為人知的社會症候。儘管揭露真相的方式有些冷峻,但終局指向了溫暖療愈的社會價值。

《十日遊戲》混搭愛情和懸疑的元素,明面是縈繞在斯德哥爾摩情人氛圍中的合謀綁架案,暗面是雙胞胎妹妹的死亡之謎。《誰是兇手》則由一樁十七年前的連環殺人案引出,女主角早期「怨」,後期「恨」,最終發現不過是在替他人做嫁衣,可憐又無奈。

在如今的國劇賽道中,懸疑探案類內容絕對是不容忽略的存在。不斷突破天花板的劇集,也養刁了觀眾對這一類型劇的口味,追求著更燒腦更爽利的追劇體驗。

愛奇藝深耕懸疑探案類,駕輕就熟的布陣策略,也讓我們對《獵罪圖鑑》之後的內容抱有了更多期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2c71354a1b4b453db3623124d84ffbe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