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年前,肝癌中晚期的診斷結果,基本上等於給患者「判了死刑」。但隨著醫療科技不斷進步,許多癌症現在都被定義為「慢性病」。而作為我國的第三大癌症的肝癌,也在醫學進步中變成了可達到臨床治癒的癌症。
今天,家醫君就來跟大家分享一個肝癌中晚期治癒的案例,以及肝癌到底應該如何預防才是最有效的。
01
53歲的他患中晚期肝癌
卻成了手術的「幸運兒」
在今年的5月,住在農村的53歲農民老趙經歷過二陽之後,隱約就覺得自己的右上腹有持續的脹痛,最令人擔憂的是,老趙的體重也掉了十多斤。
正好當時遇上村委組織了體檢,醫生檢查後發現老趙的肝臟「有點問題」,建議老趙要到縣的醫院做進一步檢查。在縣醫院的磁共振檢查結果出來後,醫生讓老趙趕緊找一個大醫院,因為這可能是腫瘤。
老趙的兩個兒子得到消息後,立刻帶他到深圳的大醫院進行檢查 ,發現他的右肝有巨大的軟組織腫塊,是肝細胞癌,而且已經到了中晚期。檢查還發現,老趙肝臟腫瘤比較大,最長的地方有13厘米,還有幾個散發的病灶,甚至連一些血管也被癌細胞「粘上了」。
在醫生細查之下發現,老趙有多年的慢性B肝,但他壓根沒當回事,在不知不覺間進展成了肝癌。
按照標準的治療方法,醫生團隊決定先給他進行3個療程的保守治療,通過介入、靶向、免疫治療,希望能把腫瘤範圍縮小一點。
3個月後,治療效果顯現了——肝癌標記物甲胎蛋白有了很大的下降。這時候可以考慮是否可以手術將腫瘤徹底切除,可是因為老趙剩下的「好肝」不夠用了,如果這時候做手術,還是有巨大風險的。
而在這個時候,深圳中山七院的專家團隊想到了一個很好的辦法:
受啟發於器官移植手術的技術——器官隔離治療。外科醫生團隊通過一遍遍的文獻查閱和推演,為老趙制定了一套「圍殲癌細胞」的治療計劃。
具體來說,就是將布滿癌細胞的那部分肝臟通過靜脈血截斷進行隔離,讓它不能跟「好肝」共享同一個血供,此時給它單獨打藥,迅速殺滅癌細胞。
老趙的手術進行了兩個小時,術後,老趙血液中的甲胎蛋白一路下降。老趙再次入院複查發現,他的「好肝」已經快速增生,體積長大了89%,足夠獨立提供人體的肝功能了。
02
B肝的盡頭就是肝癌嗎?
其實在我國,像老趙這樣的B肝患者為數不少,而且有部分甚至感染上了也沒有經過篩查,不知不覺就從B肝發展為肝硬化再到肝癌,這也是醫生常說的:肝癌三部曲。
了解B肝常識的人都知道,B肝病毒對肝臟的損害很大,大約有80%的肝癌患者都是因B肝感染進展成肝癌的。
但是這是不是意味著,B肝患者就一定會發展為肝癌嗎?
清遠市人民醫院的醫生在科普中表示,其實絕大多數的B肝患者通過正確合理的用藥、積極主動的預防是可以長期穩定在B肝病毒攜帶者的階段的,甚至臨床治癒。只有少部分會進展到肝硬化,而進展到肝癌的更是更小數了。達到對生命構成威脅的重型肝炎、失代償肝硬化和肝癌這三種情況,占B肝患者的極小部分。
所以B肝並不是一定會變成肝癌,但是B肝不正確治療+不良生活習慣+不定時檢查,就很有可能發展為中晚期肝癌。
03
肝癌偏愛這3類人
如上文所述,B肝雖然不是一定會進展為肝癌,但是肝癌卻也有對某些人群更有「偏愛」,如果您符合以下的這些特點,一定要關注起來,定期做好檢查,及早干預。
1. 得過B肝的人。
2. 有肝硬化的人。肝硬化的下一步往往就是肝癌,尤其是已經查出肝硬化的患者。
3. 家族中有肝癌患者。需要明確的是肝癌並不是遺傳病,而是因為B肝的傳染性,一般來說家族中可能會有多人得病,所以家裡有人是肝癌,尤其是B肝進展為肝癌的人,就一定要注意了。
家庭醫生在線媒體矩陣中心
編輯:彭秋霞
審校:郝雅竹
從胃痛到查出胃癌僅2周!醫生:這5類人最危險
女人壽命長不長,看「腳」就知曉?腳上有6個特徵,壽命短不了
腸道里長了息肉,上廁所時會有3個提示,別等到中晚期了才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