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星是星雲的產物,但它們反過來也可以塑造星雲。它們誕生在黑暗的濃密分子雲中,並用含有極高能量的光,以及高速飛行的帶電粒子,對這些雲體進行著「精雕細刻」。
Douglas J. Struble / APOD
恆星是星雲的產物,但它們反過來也可以塑造星雲。它們誕生在黑暗的濃密分子雲中,並用含有極高能量的光,以及高速飛行的帶電粒子,對這些雲體進行著「精雕細刻」。
它們產生的熱量能蒸發黑暗的分子塵埃,並驅散環境中的氣體氫。而在這一過程中,氫會發出紅色的輝光。
IC 1590是一個已近成形的新生疏散星團,深嵌在發射星雲NGC 281精細的星雲塵埃結構中。
用精度不高的望遠鏡觀察,這片星雲的形態就像是遊戲中的「吃豆人」,因此又稱「吃豆人星雲(Pacman Nebula)」。
在這張照片的左上部,有一些在明亮背景下顯得相當黑暗的小塊濃密雲體。它們是所謂的「博克雲球(Bok Globule )」。
這些雲球的密度是如此之高,以至於其內部極有可能會發生引力坍縮(Gravitationally Collapse)。假如其核心質量和密度能夠超過臨界點,就會觸發核聚變反應,進而孕育出一顆或多顆新的恆星。
「吃豆人星雲」位於北半球天空中的仙后座(Cassiopeia),距離地球約10000光年。它也隸屬於銀河系的英仙座旋臂 。
參考
Dust Clouds of the Pacman Nebula
https://apod.nasa.gov/apod/astropi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