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V是目前中國車市很受關注的車型,它擁有比轎車更大的儲物空間,頭部空間也更寬敞,同時,很多城市SUV的駕駛感受與轎車接近,也進一步增加了消費者對它的好感。最近一段時間,SUV市場有兩款新車很受關注,其中一款是剛剛上市的全新一代廣汽本田皓影,還有一款是北京奔馳全新一代GLC,後者已經在去年年底正式下線。
全新一代本田皓影
去年12月23日,全新一代本田皓影正式上市,價格區間為18.59~24.99萬元,共提供7款車型,有五座和七座版可選。在年底舉行的廣州車展上,全新皓影插電混動車型也正式推出,這意味著,全新皓影在未來將繼續提供混動和插電混動車型。從之前的銷售業績來看,1.5T燃油版車型依然是全新皓影的銷售主力車型。近日,小編對全新皓影進行了簡單試駕,今天就和您聊聊感受。
皓影和CR-V是一對姊妹車型,兩款車在整體外觀設計上差異不大,主要通過車頭、車尾的細節變化來形成差異化。為了覆蓋更多細分市場、平衡兩個合資車企的關係,大眾、豐田、本田等巨頭都在中國市場採用「一車兩賣」的策略,雖然會存在一定的自相殘殺,但還是可以獲得1+1>2的效果。
外觀設計方面,皓影和CR-V的前臉差別比較明顯,CR-V是大嘴式一體前格柵,皓影是分層式前臉,上半部分與兩側大燈相連,下半部分是八邊形大嘴設計,相比CR-V,它更有層次感和厚重感。皓影和CR-V的車身側面設計基本相同,整體風格簡潔,以直線為主,相比上一代車型的圓潤,全新皓影給人感覺更硬朗,這也是目前日繫緊湊SUV的設計方向,豐田RAV4榮放、日產奇駿等,都在這一代車型上變得硬朗。全新皓影的車尾設計同樣與CR-V有所不同,採用狹長的橫向尾燈,排氣口為雙邊兩齣設計。
內飾設計方面,全新皓影採用本田最新的家族化設計,類似設計也在型格、思域上出現,空調出風口加入了細長的蜂窩狀裝飾條,採用撥杆式風向調節方式,三幅式方向盤沒有採用平底設計,右側盲區影像和360度影像的開關按鍵位於方向盤下方兩側撥杆的頂端,用起來非常順手,這也是本田的傳統設計。在日常使用過程中,右側盲區影像是一個非常實用的配置,它不僅讓併線更安全,也會讓夜間停車變得更容易,在停車位緊張的地方,它的優勢會更明顯。
全新皓影採用的10英寸全液晶儀錶盤是目前的主流水平,顯示信息豐富,讀取數據很方便。中控台液晶顯示屏尺寸為10.1英寸,配備了本田CONNECT 3.0互聯繫統。流媒體後視鏡是一個非常好用的配置,它的效果比傳統後視鏡要好,視野更寬還能防止後車的遠光燈,對提升行車安全有幫助,但它不是全系車型標配,只有頂配車型可以提供。
車身尺寸方面,全新皓影長寬高分別為4716mm、1866mm、1681(1691)mm,軸距為2700(2701)mm,相比上一代車型,軸距增加40mm。本田是擅長做空間的車企,所以全新皓影的車內空間滿足家用不是問題。身高1.8米的小編,在前排可以有一拳以上的頭部空間餘量,保持前排座椅不動進入後排,腿部空間超過一拳,頭部空間也還有餘量。全新皓影提供七座版車型,但它的第三排不適合成年人,只能用於未成年人應急乘坐;同時,因為第三排座椅的加入,還會占用後備廂空間,小編更建議選擇五座版車型。
動力系統方面,全新皓影汽油版車型依然搭載1.5T發動機+CVT變速箱的組合,最大功率142千瓦、最大扭矩243牛米,帳面數據不錯,相比採用2.0L自然吸氣發動機的豐田RAV4榮放要有一定優勢。從整體調校風格來看,它更多是偏向舒適性,在CVT變速箱的梳理下,動力輸出比較線性、持續性也很好,雖然它很難提供強烈的推背感,但應該日常城市代步綽綽有餘,在10s以內完成0~100km/h加速對它來說沒有難度。全新皓影提供經濟、普通、雪地三種駕駛模式,小編建議選擇普通模式,它很好兼顧了動力性和經濟性。發動機在高轉速時傳進車內的噪音不是很大,這會對提升乘坐舒適性有幫助。如果是使用S擋,發動機轉速會保持在更高轉速區,動力響應更快。
本田的緊湊SUV能夠在中國市場很受歡迎,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的整體風格很對國人的味口,除了動力輸出平順、線性之外,它的轉向系統也是偏向舒適性的調校,在低速時較輕,隨著車速的提升而變得沉穩。懸架在保留必要路感的同時,也會對路面上的小顛簸進行過濾,在高速併線時,車身的穩定性不錯。底盤的整體感相比上一代車型有提升,高速行駛的穩定性更好,給人以更多安全感。適時四驅系統的加入,並不為了讓車主開著它去越野,而是為了提升行駛穩定性,如果是北方用戶且預算相對富裕,建議入手四驅版車型。制動系統的設定很線性,雖然初段會感覺偏弱但這其實是錯覺,制動效果並不差,它的這種設定更多是出於舒適性考慮。
全新皓影配備了Honda SENSING 360安全超感系統,將前向高清攝像頭的探測角度從50度提升至90度,雷達檢測範圍擴大到120度,毫米波雷達數量增加至5個,探測角度提升至360度,RDM車道偏移抑制感應範圍擴大到路肩和石頭,還增加了ALCA變道智駕,LKAS車道保持輔助系統和ACC Corner speed Assist彎道智駕,更多的主動安全配置加入,可以讓長途行車更舒適、更安全,但部分主動安全配置僅出現在頂配車型上。
在2022年前11個月,廣汽本田皓影總交強險數為106035輛,雖然相比本田CR-V有一定差距,但也成功躋身合資緊湊SUV主流陣營之列。全新一代皓影在產品力方面相比老款車型有所提升,中低配車型也進行了增配,這是它的加分項。對於本田CR-V和皓影該如何選擇?小編認為這兩款車在本質方面沒有太大差異,誰價格低、配置多就選擇誰。同時,因為汽車是消耗品,還要看東風本田和廣汽本田誰的服務店離您更近、保養更方便。如果非要選出一個勝利者,小編會更偏向於皓影,因為它在價格接近的情況下,配置方面更有優勢。作為一個新人,皓影依靠更高性價比來和CR-V抗衡倒也合情合理。
北京奔馳全新GLC
說完了明星級緊湊SUV,再來聊聊一款明星級豪華中型SUV,全新一代北京奔馳GLC。在2022年年底,這款車已經正式下線,如果沒有大的意外,它會在今年上半年正式上市。數據顯示,北京奔馳GLC去年前11個月總交強險數為137211輛,月均銷量超過1萬輛,穩居銷量排行榜前列,這也表明,奔馳在豪華中型SUV市場具有很高的認可度。
外觀設計方面,從之前工信部的申報情況來看,國產全新GLC整體設計與海外版車型相差不大,採用更大尺寸的中網,中網上還有大尺寸奔馳LOGO,燃油版車型和插電混動版車型的中網設計有所差異,保險槓處還加入了鍍鉻裝飾,整車風阻係數為0.29Cd。車身側面採用貫穿式腰線,配合下部裙線提升力量感。尾燈採用扁平化處理,內部為三維立體結構,和車頭一樣,車尾也加入了鍍鉻裝飾。車身尺寸方面,全新GLC長寬高分別為4826mm、1890mm、1714mm,軸距2977mm;相比現款車型進一步提升,軸距已經接近中大型SUV水準,高一級別的奔馳GLE,軸距也不過2995mm。據悉,國產全新GLC將有五座和七座版兩種車型提供,這會對凱迪拉克XT6造成一定的威脅。
內飾方面,全新GLC採用12.3英寸全液晶儀表+11.9英寸中控台顯示屏的組合,配備第二代MBUX人機互動系統,支持OTA升級,還有MBUX智能家居功能,可實現空調、燈光、家用電器等的遠程控制。
動力方面,國產全新GLC將會有燃油版(48V輕混)和插混版車型提供,GLC 260 L車型配備2.0T發動機,最大功率為150千瓦;GLC 300 L配備最大功率為190千瓦的2.0T發動機。插電混動版本,採用第四代插混技術,純電續航有望超過120km,還支持60kW直流快充。
價格方面,現款國產GLC的價格區間為40.63~47.38萬元,全新一代車型並不具備價格上漲的空間,應該會與現款車型持平,但在上市初期,其終端優惠或相比現款車型有明顯縮水,這會給衝量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因為豪華中型SUV的消費者同樣在意價格和性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