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俄羅斯各軍事技術博物館的藏品中出現了相當多保存良好的T-72坦克基礎版本(「172M工程」,「烏拉爾」)。有時可以見到在幾乎相同時間段生產的坦克,生產時間相差僅幾個月,配置上幾乎沒有區別。例如,位於帕迪科沃的本土軍事歷史博物館和舒洛霍沃的T-34坦克歷史軍事博物館中的坦克。這些T-72坦克還按照幾乎相同的規格進行了大修,因此它們的差異很小。
再比如標題照片中的坦克。已經配備了高射機槍(ЗПУ)【ZPU系列機槍】,但從外觀上看,這輛坦克顯然屬於早期批次;炮塔可能改裝自T-64A的炮塔(指揮官炮塔前的天線插口),紅外照明燈安裝在炮的左側,沒有自掘戰壕設備等。此外,指揮官炮塔的環座設計也有些不同。其配置與位於下塔吉爾的烏拉爾車輛製造廠裝甲技術博物館中的坦克非常接近,唯一不同的是,後者使用了T-72的「罩子」,並改裝了T-64A的頂部結構,因此天線插口已經移至尾部。下塔吉爾的這輛坦克生產於1974年5月,因此標題照片中的「烏拉爾」坦克應該稍早一些生產。然而,這兩輛坦克都配備了ЗПУ,而這種設備僅從同年12月開始使用。
另一個有趣的T-72坦克樣本(生產於1975年8月)位於基洛夫斯克的「列寧格勒封鎖突破」博物館保護區。其顯著特點是T-64A樣式的紅外照明燈L-2AG的安裝位置,且指揮官艙蓋上沒有額外的觀察設備(儘管駕駛員和炮手-操作員都有額外的觀察設備)。坦克曾配備ЗПУ,但後來被非常粗暴地從指揮官炮塔上切除了。
基洛夫斯克的T-72坦克
在指揮官炮塔上還能看到ЗПУ的殘留部分。在右上角可以看到早期型號特有的橢圓形空氣過濾器進氣柵格。
駕駛員艙蓋上的額外觀察設備
以及炮手的觀察位置。
在大修期間,坦克獲得了完整的橡膠織物側裙板,並且混裝了不同型號的支撐滾輪。
另一輛被檢查的坦克位於卡盧加州尤赫諾夫的「聯盟」體育射擊俱樂部。這輛坦克生產於1975年9月,已採用了T-72的經典配置,即將紅外照明燈安裝在炮的右側。所有乘員的額外觀察設備均已安裝,但仍保留了早期型號的發動機艙蓋頂結構,儘管這輛坦克也經過了大修。
尤赫諾夫的T-72坦克,在前上部裝甲板(ВЛД)上缺少V形擋泥板;但其餘部分保存狀況相當不錯。
上部側裙板的設計適應了掛載裝甲反應裝置(DZ)容器的需求,這是大修的後果。
關於發動機艙蓋,標準的矩形形狀進氣口在例如1976年11月生產的「愛國者公園」第1展台上的T-72坦克上是存在的,儘管該坦克也經過了大修。
總體而言,在檢查的樣本中發現了這些區別。今天就到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