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古代,有許多鎮守邊關的將士。趙國的李牧,秦代的蒙恬,漢代的李廣,他們一旦踏上了鎮守邊關,征戰塞外的道路,那就代表著終生都可能無法再回到故鄉,他們充滿功績,也是偉大的人。
戰爭勝利的時候,往往都會迎來舉國歡慶,所以對於許多人來說,這就是回歸家庭,見到已經很久未見的家人的契機。人們在這個時候都會產生由衷的喜悅以及幸福,除了那些暴政的亂黨以外,沒有人不喜歡和平的世界。有這樣一個吻,它被人們稱作勝利之吻,兩人接吻的照片傳遍全世界,但是卻終生沒再見面。
1945年8月14日,這一天,日本宣布投降,二戰結束,所有在戰爭中飽經磨難的人們,都開始歡呼,開始慶祝。他們有的趕最快的一班車回家,有的緊緊抱住自己的戰友,但是也有這樣一個士兵,他當街擁吻了一位自己完全不認識的女護士。
這張名叫勝利之吻的照片拍攝者是阿爾弗雷德,這張照片也記錄了這位名叫喬治的士兵情不自禁地吻向這位名叫弗里德曼的護士的瞬間。喬治從一個戰場休假,正踏上歸家的腳步,準備去享受難得的假期,而且正巧日本這時候投降。知道這一消息的所有士兵都開始雀躍舞蹈,這代表著他們再也不用上戰場,再也不用在槍林彈雨中過著每一天都要抗爭,每一天都要擔驚受怕的生活。
喬治聽到這一消息之後,也是特別的興奮,他想到自己很久沒有見面的父母,他想到自己馬上就可以回到家和他們見面,而且還可以長久的陪伴他們一段時間,他的幸福感頓時像一股熱烈的氣流一樣直衝自己的腦海,在那一個瞬間,他也急需要一個發泄自己熱情和分享自己喜悅的人,他看到了身旁經過的護士弗里德曼,便立刻抱著她吻了起來。
對於一般人來說,這是莫大的冒犯,但是我們要用入鄉隨俗的眼光看問題。在我國,如果有男子親吻女子,一般都發生在兩人情投意合的情況下,親吻是一種愛情的象徵。但是,對於國外來說,親吻就是一種禮儀,許多外國人見面都要互相親親對方的臉頰,才能表達自己對於友人的一份尊重和思念,所以,親吻在外國人眼裡並沒有我國人看待的那麼隆重,而且,喬治也只是想表達自己的一份興奮。
這張照片被越來越多的人看到之後,人們紛紛都認為,這是一對已經很久沒有見面的情侶,正是因為戰爭結束,有情人再度團聚,才會有了這樣炙熱美妙的一幕。在這張照片里,人們可以很直觀地感受到一種濃烈的情感,而且這種情感是情侶之間才會存在的。但其實,他們兩人不但不是情侶,而且完全不認識。
甚至這張照片中的女主角弗里德曼還是在多年之後才看到的這一張照片,並且她在此前從未知道這張照片已經廣為流傳。人們詢問弗里德曼這張照片里的男主角,結果弗里德曼卻說自己並不知道他是誰,她說,自己當天也是突然就被這位士兵親吻。她感受到了士兵的那種喜悅,自己其實也非常的高興。
後來,這位名叫喬治的士兵被人們找到,他這才向大家講述了當時要擁吻那位女孩的原因,就是表達一種喜悅,大家也都表示理解,畢竟國外都比較的開放。而且,這照片里的兩個人都對這件事情沒有異議,所以那些對喬治和弗里德曼的做法有看法的人,也並不能再說什麼閒言碎語。
許多的人都會在這張照片的拍攝地點進行打卡拍照,和自己愛的人一起,再現那一個勝利之吻。雖然喬治和弗里德曼終生都沒有再見面,但是,這張照片在時間的洗滌之下,仍然能帶給許多人一種積極向上的感覺,讓人們在看到它之後,感受到希望,內心也多了一份熱血澎湃。
這張照片也讓人們經常回想起戰爭時的種種慘象,所以也更加地珍惜自己的生活,能夠和自己愛的人生活在一起,能夠長久的陪伴自己的家人,已經是非常幸福的事情。能夠在和平的世界裡生活,是一種幸運,也是一種幸福,我們需要感謝那些用自己的一腔熱血和所有的努力換來和平的人們。
參考資料:
《出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