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開後第一個春節來了 ,一個3歲孩子眼中的3年,太真實

2023-01-18     急診室老苗

原標題:放開後第一個春節來了 ,一個3歲孩子眼中的3年,太真實

放開後的第一個春節馬上就要到了,最近有很多人在討論過去的3年,令人無限感慨。

記得去年核酸檢測排隊,聽到前面一個小姑娘問她媽媽:「媽媽,你小時候做核酸怕不怕呀?」

剛開始大家還覺得有些好笑,慢慢的就安靜了,這一代孩子生命最初的記憶,是從疫情、居家隔離、做核酸開始的。

網上很多年輕人感嘆「青春才幾年,疫情就三年」,可對於那些在疫情中長大的孩子們來說呢?

童年轉瞬即逝,尚處於懵懂時代,具備蓬勃好奇心的他們,3年疫情幾乎成為了他們早期生命的主旋律,對疫情的描述和想像,與其他任何年齡段的群體都完全不同。

想像力再天馬行空的作家,筆觸再細膩豐富的畫家,也不可能憑空捏造出孩子們對疫情的童真視角。

3歲孩子眼中的疫情3年:核酸如影隨形

大部分孩子不懂為什麼戴口罩就能阻隔病毒傳播,也不懂為什麼需要張嘴做核酸,但3年來反反覆復的疫情,已經使很多孩子對核酸習以為常,乃至於把核酸當成了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一位有個3歲女兒的寶爸分享,從一開始做核酸被捅鼻子的嚎啕大哭,到後面換成咽喉拭子不願意拿糖哄著,再到主動張嘴被大白夸,很長一段時間裡,女兒一聽到樓下工作人員喊「做核酸」就興高采烈,因為這意味著將有一段寶貴的樓下放風時間。

當被問及長大後想要從事的職業,有什麼夢想時,以前孩子們給出的答案都是科學家、太空人、工程師。

可這位寶爸發現,疫情封控期間宅在家裡,女兒最常玩的遊戲是用積木搭建核酸檢測亭,扮演「大白」給玩偶們做核酸,而她人生的第一個理想職業竟然是做「大白」。

對於孩子來說,通常用3周左右的時間,就可以初步養成一個新習慣,而疫情整整3年,核酸一直如影隨形般「陪伴」在孩子們身邊,成為了最深刻的童年記憶。

孤單成為常態,對幼兒園充滿期待

前段時間,上面那位寶爸給女兒過3歲生日,本打算邀請小區里幾個差不多大的小夥伴一起來家裡慶祝,但因為疫情的關係,最後還是放棄了。

儘管女兒對生日還沒什麼特別的概念,還開開心心地吃了蛋糕,但第二天,她卻突然對著媽媽說了一句:「媽媽,我好孤單。」

一個剛滿3歲的孩子,嘴裡連日常用語都說不全,卻突然蹦出這麼一句深刻的話,讓寶爸寶媽猝不及防,覺得有必要做出改變,迫不及待地希望在2023年的春天,帶著女兒用雙腳去丈量祖國大地。

過去很多孩子剛上幼兒園時,會有「分離焦慮」,不願意離開爸爸媽媽去上學,對幼兒園抱有很強的牴觸心理。

但對於孤單成為常態,經歷了疫情的3歲孩子來說,反而對去上幼兒園上學熱情高漲,有一種別樣的期待,3歲女兒時常在家問爸爸媽媽:「什麼時候可以去上幼兒園?」

如今疫終於放開,即將入學的孩子們也可以有更完整的上學體驗,這無疑是一個再好不過的消息了。

疫情讓孩子變得堅強,仍然擁有希望

2021年9月,莆田有名4歲小朋友核酸檢測呈陽性後,因為父母不能同行,只好獨自身穿防護服,背著沉重的書包,一個人勇敢地走進診室進行檢查,全程乖乖地配合防疫工作,沒有流下一滴眼淚,懂事地讓人心疼。

萌娃獨自離去,轉身的時候對媽媽說道「媽媽你不哭,我不是膽小鬼」,令無數網友淚目,心裡很不是滋味。

3年的時間,給我們生活帶來巨大變化,成年人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經濟壓力,學生們被網課折磨地「煩不勝煩」,那些只有幾歲的孩子,則是被迫上了一堂勇敢自強的課,在跌跌撞撞中不得不學會堅強和勇敢,這種迫不得已的無奈,使孩子們失去了陽光燦爛、被快樂包圍的童年,讓人揪心。

不過,好在事情正向著積極的方向發展,儘管疫情沒有消失,但人們的生活正在慢慢恢復正軌,許多孩子的童年尚未結束,依舊充滿未知,擁有一切可能,還有機會走出家門,接觸新的環境,感受愛的滋潤。

老苗結語:

很多人感慨,如果沒有疫情,我們應該過著怎樣怎樣的生活,活得多麼恣意瀟洒。

如今新一年的春天腳步越來越近,這場「防疫戰」也步入了新的階段,希望所有人都能珍惜當下,對未來依舊報以希望。

今日話題:你覺得疫情給孩子們的生活帶來哪些改變?

我是老苗——一名80後超級奶爸,也是醫院裡最扎眼的男性護士長,歡迎一起討論育問題,也請你關注老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2b31e5e6366ad3506520d4574109f66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