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教數字教材建設應把握五個關鍵點

2024-10-15     中國教育新聞網

江西應用技術職業學院的虛擬仿真實訓課堂。資料圖片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了「推進教育數字化」重大戰略部署。2024年召開的全國教育大會強調要深入實施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隨著教育數字化的推進,數位技術與教育體系深度融合,教材作為人才培養的關鍵載體,直接決定人才培養方向和質量,數字教材是教育數字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於其他教育,職業教育具有鮮明的職業性、實踐性,決定了教材內容要根據行業發展進行動態更新,為學習者提供真實的工作場景,數字教材在職業教育領域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國家層面積極推進職業教育數字教材建設,教育部印發的《「十四五」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建設實施方案》明確提出推動教材配套資源和數字教材建設,探索紙質教材的數字化改造,形成更多可聽、可視、可練、可互動的數字化教材。現階段,職業教育數字教材由單純關注教材開發轉向關注教材開發、使用、管理整個生命周期。

1.明確職業教育數字

教材的典型特徵

隨著技術轉型發展,崗位更迭速度加快、技術含量提升,教材內容更新速度需要與之適應進行動態更新,受制於傳統紙質教材穩定性、封閉性等特徵,紙質教材的適應性問題逐步顯現,亟須建設一批職業教育數字教材。職業教育數字教材本質是教材,除了具有一般教材的屬性外,還具備資源豐富性、內容動態性、功能互動性等典型特徵。

一是資源豐富性,職業教育數字教材集合了文字、圖片、音頻、視頻、動畫、增強現實(AR)/虛擬現實(VR)等多種形態,呈現豐富的資源,有利於解決「理論過多、課堂乏味」的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二是內容動態性,職業教育數字教材能夠在最大限度上、最短時間內、最低成本地實現教材的及時更新,以反映學科和行業的最新發展及國家對人才培養的最新要求,有利於解決「素材不夠、技術不新、案例過時」等問題,真正實現產業鏈與人才鏈的融合。三是功能互動性,職業教育數字教材為學生提供了一個真實性、沉浸式、高度參與、可互動的學習環境,有助於解決職業教育教學中「看不到、摸不著、難再現」等老大難問題,允許學生通過情景再現、模擬實驗等操作直接與教學內容互動,面向真實的工作情境,激發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學習動力。

2.研製職業教育數字教材的建設標準

儘管國家層面高度重視職業教育數字教材建設,但僅提出建設一批職業教育數字教材,關於職業教育數字教材是什麼、如何建等關鍵問題尚未提出更具體的政策性引導或要求,也未明確職業教育數字教材的開發、審核、出版標準和規範,導致實踐過程中各單位自主開發職業教育數字教材,教材質量參差不齊,不同教材之間的兼容性和互通性較差,限制了職業教育數字教材的廣泛應用。因此,亟須加強職業教育數字教材研究,由國家層面明確職業教育數字教材的內涵及標準,建立體現職業教育特色的可量化、可檢查、可比較的職業教育數字教材標準體系,包括職業教育數字教材的編寫、審核和出版的統一標準,為職業教育數字教材建設提供科學指引。

3.促進職業教育數字教材的智能應用

現階段職業教育數字教材憑藉其資源豐富性、內容動態性、功能互動性、使用個性化等優勢,在職業教育教學場景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如何用好職業教育數字教材成為現階段面臨的一個關鍵問題。不同於紙質教材,職業教育數字教材是將數位技術融入課程與教學,從而引起教與學深刻變革的重要載體。因此,職業教育數字教材不僅局限於教材內容的變革,還提供職業教育數字教材終端應用,為教師、學生提供個性化的服務。

一方面,促進教師用好教材,教師可以利用職業教育數字教材中的多媒體資源、虛擬仿真、互動課件等,對教學內容進行重組,進行生動的課堂教學。同時,還可以實時監控學生的學習進度和表現,開展個性化教學。另一方面,促進學生學好教材,學生可以根據自身需求、學習興趣選擇學習內容,自主開展學習,同時,學習者可以通過教材的個性化推薦、智能問答、知識拓展等功能,獲得高效的學習體驗,實時了解自己的學習進度、學習效果。

4.健全職業教育數字教材的管理體系

職業教育數字教材集教育教學、出版發行與信息技術屬性為一體,這些屬性決定了職業教育數字教材建設過程的複雜性,亟須健全職業教育數字教材管理體系。教育部印發的《職業院校教材管理辦法》以及教育部等五部門聯合印發的《關於教材工作責任追究的指導意見》均提到了數字教材可參照紙質教材進行管理。因此,職業教育數字教材的本質仍是教材,屬於國家教材體系,其內容具有極強的制度性,必須充分體現黨和國家意志,加強管理。

一是完善職業教育數字教材的政策和法規,對職業教育數字教材的開發、審核、動態更新、評價等整個生命周期進行規範管理,為職業教育數字教材的發展提供明確的政策導向和支持措施。二是建立職業教育數字教材的監測反饋體系,打通職業教育數字教材使用的閉環,以解決教育數字化的「最後一公里」問題。明確監測標準和流程,對職業教育數字教材進行常態化監測,確保其質量和使用效果。同時,致力於將監測結果反饋教育行政部門、出版單位等,服務教材政策制定,促進教材質量提升。

5.注重職業教育數字教材的風險防範

數位技術是把雙刃劍,職業教育數字教材內容與服務的智能化與便利化的同時,也帶來一系列風險。一方面,職業教育數字教材內容的海量化、頻繁變化,會造成教材的風險更加隱蔽,教材的質量難以保障,尤其是意識形態安全問題是職業教育數字教材在應用時額外需要關注的問題。另一方面,職業教育數字教材可以實時對學生學習過程進行記錄,存在個人信息泄露的風險。因此,要充分利用數字化技術,加強職業教育數字教材內容的審核把關,確保教材內容的政治性、科學性和規範性;運用技術手段恰當有效地防範網絡安全問題,確保學生和教學數據的隱私安全。同時,加強對職業教育數字教材潛在風險的系統研究,幫助師生充分利用數字教材的優越性,又能知覺數字教材帶來的限制並善加利用。

(作者系教育部課程教材研究所職業教育課程教材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中國教育報》2024年10月15日 第06版

作者:徐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2a1236dd491ac0c89b9715f406c18c9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