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後,山東省轄市數量變遷,魯A、B、C、D分別是哪?

2020-01-18     滄海桑田史海沉鉤

山東省,位於我國大陸東部沿海北端,地處黃河下游,渤海、黃海之濱,是我省歷史文化底蘊最深厚的省份之一,儒家文化的誕生地,孔子、孟子、孫子、墨子、吳起、魯班、諸葛亮、戚繼光等先賢的故鄉。山東歷史悠久,古為青州、兗州、徐州之地,春秋戰國屬齊、魯兩國,因此被稱為「齊魯大地」,簡稱「魯」,而又因地處太行山以東而得名山東。

山東最早為地理名詞,指的是崤山、太行山以東地區,如戰國七雄中處於崤山以東的楚、燕、韓、趙、魏、齊六國就被稱為「山東六國」。山東作為政區名最早出現於金代,金滅北宋後改京東東、西兩路為山東東、西兩路,到明朝初山東正式建省,省會青州府,洪武九年朱元璋改行省為承宣布政使司,山東行省改為山東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司衙門也由青州遷到濟南。

現在,山東省會為濟南市,共有十六個地級市,此為建國後經過複雜行政區劃變遷形成,而在建國初山東不僅轄區與現在有很大區別,當時也僅有四個省轄市(地級市)。山東是老根據地、老解放區,戰爭年代大致以津浦路為界,以東為山東區,以西為冀魯豫區,新中國成立時也分為兩部分,一部為山東省,一部屬新設平原省。

新中國成立時受戰爭時代的影響,山東行政層次較多,全省大部分屬三個行政區,行政區轄專區,專區轄縣,但山東省政府也直轄由四個省轄市、一個省直轄專區及一個省直轄工礦特區,其中四個省轄市分別為濟南市、青島市、濰坊市及徐州市。徐州市當時之所以隸屬於山東,也是受戰爭時期區劃形象,此外今江蘇北部、河北東南部一些區縣當時也為山東省所轄。

1950年山東省行政區划進行了大的調整,三大行政區撤銷,而新中國成立時山東四大省轄市中的濰坊市也被撤銷建制,1952年底山東、江蘇省界調整,徐州市重新劃歸江蘇,此時山東僅有濟南、青島兩個省轄市,這兩個市現在車牌代碼分別為魯A、魯B。

1955年,淄博工礦特區撤銷設省轄市淄博市,為當時山東第三個省轄市,1958年底淄博市、惠民專區合併為淄博專區,到1961年省轄淄博市重設,同年縣級棗莊市(1960年由嶧縣改設)升為省轄市。此後自1961年至1983年,山東一直維持四個省轄市格局,淄博、棗莊現在車牌代碼分別為魯C、魯D。

1983年,我國施行「市管縣」體制改革,山東省有三個地區「撤地設市」,分別為濟寧地區撤銷設地級濟寧市,濰坊地區撤銷設地級濰坊市,煙台地區撤銷設地級煙台市,而同年所設的地級市還有東營市,東營市為因勝利油田開發所設,國務院1982年就已批覆,1983年正式成立。到1983年底,山東有地級市八座,魯E為東營,魯F為煙台,魯G為濰坊,魯H是濟寧。

1985年,泰安地區撤銷設地級泰安市,1987年原屬煙台市的縣級威海市升為地級市,1989年原屬臨沂地區的縣級日照市升為地級市,到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山東有地級市十一座,泰安魯J,威海魯K,日照魯L。

上世紀九十年代,山東新設地級市四座,其中一座為縣級市升為地級市,三座為地區改地級市。其中,1992年原屬泰安市的縣級萊蕪市升為地級市,1994年臨沂地區、德州地區分別改為地級臨沂市、德州市,1997年聊城地區改為地級聊城市。上世紀末,山東有15地級市。

二十一世紀,山東有兩地區改為地級市,撤銷了一個地級市,最終形成了十六地級市的格局。2000年,濱州地區、菏澤地區分別撤縣設地級濱州市、地級菏澤市,形成山東十七地市格局。2019年初,地級萊蕪市撤銷,原轄區併入省會濟南市,山東至此轄十六地市。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2YJewW8BUMKGWtVORqC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