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到底有多少個冒牌周杰倫?

2021-02-09     文化產業評論

原標題:中國到底有多少個冒牌周杰倫?

第3085期文化產業評論

人們時不時會在模仿秀節目中看到對明星的模仿,還有一批人也嗅到了商機,靠著"抄臉"賺得盆滿缽滿。從達人秀到最近衝上熱搜的《百變大咖秀》,人們對名人的模仿和惡搞都很常見,最具代表的就是 山寨界內的標誌性人物——雍傑倫。今天文化產業評論(ID:whcypl)帶你一起探索這個領域。

作者 | 圈圈

編輯 | 高小辰

來源 | 潮向Sense

正文共計3272字 | 預計閱讀時間9分鐘

沒有抄作業的學生生涯是不完整的,而沒看過抄襲的作品也是不可能的。

但如今,另一種抄襲的方式依舊在蔓延,而且這種抄襲甚至更加明目張胆,那就是「抄臉」。

抄臉」,也就是抄襲明星形象的魔幻行為。時不時人們會在模仿秀節目中看到對明星的模仿,但另一批人也嗅到了商機,靠著"抄臉"賺得盆滿缽滿。

靠」臉「吃飯的那群人

「抄臉」在各類短視頻平台上早就不是一件新鮮事。畢竟在這個看臉的流量時代,一張和明星相近的臉就是低成本變現的同義詞。

這種撈金的行為成本也很低:模仿熱門音樂和舞蹈、做一些簡單的動作和剪輯,有的甚至只需要擺幾個正牌明星的經典pose就能引來大量觀眾。

說到這裡,就不能不提山寨界內的標誌性人物——雍杰倫。

從短視頻平台發家的他,如今左擁抖音,右抱快手,憑藉著模仿周杰倫的語調、唱歌和魔術收割著一波又一波的流量。

此外,他還和「李榮浩」「周華健」「謝霆鋒」都有合作,經常攜弟兄出鏡,一時間螢幕里充斥著高級的空氣,不仔細看還以為是夢幻聯動。

這位山寨版的周杰倫火到什麼程度呢?在2019年,他和一位同樣山寨的周華健攜手辦了一場演唱會《周而復始》,票價高達220,竟也幾乎賣空了。

當然,人家也沒有造假,畢竟宣傳語是這樣的:想看華健和杰倫同台演出嗎?來呀!我說的是孟華健和雍杰倫啊!雍杰倫,舉手投足就是Jay啊,不信你來現場看看,一張嘴壞了!更像!

至於那些買了票的人,是衝著他還是衝著周董的名聲去的,已經無從證明——畢竟,這位小雍董已經發展出了自己的粉絲群,達到了「我看到有個叫周杰倫和你長的好像」的地步。

除此之外,山寨江湖中的另一高手也斬獲了自己的傳說,「愛吃的綿er」憑藉和趙麗穎神似的五官打出了招牌,目前在抖音上已經積累了500萬+的粉絲,憑一臉之力達成了眾多自媒體可望不可及的KPI。

據報道,她在抖音上直播三天,就收穫200萬粉絲,打賞收入超過百萬。

一個假林心如的模仿視頻,就可以輕輕鬆鬆在抖音上擁有11.8w的點贊。只需要說一句:

「你還記得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嗎?」

高仿版的黃子韜,在上了妝和放下劉海後,別說,這位黃子誠的眯眯眼和正主也還有幾分相似,就是鼻頭看起來有些用力過猛了。

不得不提的還有鄧超的模仿者,他的模仿視頻中永遠只出現左臉。因為只有這個角度,搭配著摘不掉的墨鏡和緊皺的眉頭時,他才最像鄧超。

如果不看這些模仿者的頂流,抖音上也不乏宋丹丹、孫紅雷這類明星的模仿者。

這些充斥著樸實甚至鄉村氣息的模仿者,正盡職盡責地提醒新時代的網際網路人:在數據的市場裡不止有眼前的頂流,還有老一輩偏愛的白雲和孫漂亮。

縣城裡的」大明星「

直到去年的假靳東事件登上熱搜,才讓人們發覺到已經有人在做這筆生意了。

一位六旬的女士自稱在短視頻平台和「靳東」談起了戀愛,甚至不遠千里跨越大半個中國奔現,最終在當地派出所用善意的謊言勸回去。

和上面這些模仿秀不同,假靳東的帳號內容都是人工合成的,簡單粗糙,整個騙局十分拙劣,但仍然有人上當。

假靳東事件讓各大平台對此類山寨帳號做了管制,曾經泛濫成災的董卿和迪麗熱巴們已經消失了大半——至少在短視頻平台上是如此。

那麼這些被網際網路平台驅逐出去的山寨明星們去哪兒了?

答案在十八線城市,或者說,他們回到了最受歡迎的地方。

在這些地方,這些高仿明星就和奢侈品包包一樣,比正品要受歡迎得多。在雍杰倫和他的兄弟孟華健的抖音視頻里,有不少他們在各地商演的視頻。視頻中,觀眾們尖叫連連,紛紛拿出手機錄像,場面也非常火爆。

這些山寨明星火到了什麼程度呢?他們甚至專門成立了一個網站用於宣傳,點開詳情我們可以看到,他們的陣容無所不包,無所不有,真正做到了中體西用、承前啟後,可以稱之為洋務運動和明治維新混雜的文藝復興。

至於這些山寨明星是如何打出市場的——便宜大概是最重要的原因。

中國山寨明星藝術團團長楊世林表示,諸如劉德華、張學友、范冰冰等一線明星,僅是出席商業演出活動便需花費幾百萬元,但是山寨明星的演出費最高不過5萬元,「如果山寨三四線的明星,僅需幾千元」。

僅需幾千元,就能達到幾百萬的效果,相當於花著施華洛世奇的錢卻達到了Harry Winston的效果,而且這也是當今資本社會博弈中難得的全員贏家局:山寨明星們賺到了錢,主辦方得到了效果,前來的粉絲們得到了一時的快樂——除去真實明星被消費的名聲,這筆買賣怎麼看都很划算。

被侵犯了權益的明星難道都選擇視而不見嗎?並沒有。

早在假靳東事件前,范一賢和林俊傑的糾紛就引起了廣泛的討論。

從2005年開始,范一賢就開始以林俊傑的名號接商演,連演唱會都是大寫加粗的寫上「林俊傑」三個大字,「模仿秀」則被放在邊緣的角落裡。

終於在2018年,他也因多次使用、模仿林俊傑名字以及肖像被華納唱片公司警告。如今,在各個平台上已經找不到他的身影。

對於明星形象的抄襲,本質上就是人們想尋求賺錢的捷徑,於是湧向了成本最低的那條路。

但實際上,每個人的命運並無特殊之處,茨維格給瑪麗·安托瓦內的批語是普世的:每一樣命運贈送的禮物都被暗中標好了價格。

為了金錢而失去自我,這真的值得嗎?

人生短暫,快樂至上

從目前的輿論來看,假明星似乎有點人人喊打的意思。但實際上,「抄臉」存在已久,而且也並非原罪。引起人們的憤怒的,是靠抄臉來騙錢、乃至於侵犯明星本人權益的行為。

影視小說作品都可以致敬經典,一句「我養你啊」——星爺的橋段被多少喜劇一再使用,大家也沒覺得有何不妥。到了明星本人這裡,本著娛樂至上的精神,確實也沒有必要上綱上線。

前不久,橫店舉辦了一屆「戲精大會」模仿賽,大家可以模仿自己喜歡的角色登台表演,最終角逐出「最佳戲精」的稱號。模仿賽甚至請到了鄧超、黃渤來參賽,田雨老師當評委。

來到這裡的,都是民間「孫儷」「鹿晗」「李榮浩」等「大牌明星」。他們精心準備著,一次又一次的練習著,只為在上台時發揮出自己的最佳狀態,不愧對每一次舞台。

這些參賽選手的真實身份,並不是什麼為了流量的網紅,而是一群心懷演藝夢想的橫店群演。他們珍惜每一次能夠演戲的機會,模仿又如何?既能精進演技,又能娛樂大眾,何樂而不為呢?

從達人秀到最近衝上熱搜的《百變大咖秀》,人們對名人的模仿和惡搞都很常見——畢竟從本質上來說,會模仿確實是一種能力,靠著自己的本事吃飯天經地義。

當然,前提是你要註明這只是模仿,而不是頂著被模仿者的名義賺爛錢。

惡搞背後自帶的狂歡精神,有時也會被網友詬病成「娛樂至死」,認為過於喧鬧。但過於強調「文以載道」,只會讓人活在死板的說教中,久而久之,葬送的就是快樂本身。

如今像《百變大咖秀》這樣純粹搞笑的明星模仿類節目,簡直是鳳毛麟角。

畢竟大家每天已經活得夠累了,大可不必想得過多,毫無精神負擔地追看,想笑就笑。人生短暫,建議大家在有限的時長里多多快樂。

至於全國到底有多少個冒牌周杰倫?答案已經不重要了,如果不是頂著周杰倫的名義騙錢,而是以模仿者的身份給大家帶來快樂,也就不必苛責。

畢竟在當下,能夠開心點就挺難得的了。

話題互動

您對「冒牌明星」有何看法?

歡迎在留言區發表您的感想

主題搜 ‍ 索

文化產業頂尖大號「文化產業評論」,在業內具有廣泛和舉足輕重的影響力,得到了全國文化產業從中央到地方,政府、企業、機構、精英從業者的高度關注與大力支持,是國家部委、各地市、文化企業掌握文化產業發展及科學決策的重要參考。

交流/諮詢/合作

請加主編微信號:7759813

申請轉載/加入研習社

請加小助理微信號:whcy006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加入「文化產業評論」,這裡,是你的舞台~

喜歡這篇嗎?分享、點贊、在看,都安排上 ~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2Wz6G3gB9EJ7ZLmJXH6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