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這麼久,今天終於可以說一句:嗨!早上好!」
今天早上,小學一、二、三年級開學啦!看到好久不見的同學和老師,小朋友們的眼睛裡都透著開心。
不過時隔幾個月上學,有孩子表示:我忘記了同桌是誰!還有孩子衝著校長喊:張老師!李老師!等了半天,校長才等到一個叫對她名字的孩子。
育才京杭小學
早上7:30,育才京杭小學門口,十來位老師間隔站開,穿著黃色校服的高年級孩子們陸續進校。
第一關先消毒。兩位老師拿著噴壺,裡面裝著免洗手消毒液,彎腰給孩子們噴在手上,邊囑咐著:「手心手背都要搓一搓。」
一到三年級的孩子陸續也到了,先領一個「開學紀念章」,老師幫忙貼在胸前,各個胸脯挺得高高的。
時隔好幾個月,孩子們重回校園看起來挺開心。有個三年級男生看到門口執勤的老師正好是自己認識的,眼睛一彎,眉頭揚起來:「莫老師好!」
不少孩子把市民卡掛在書包帶上,進門一刷,顯示綠碼後,再經過紅外線測溫儀,螢幕上顯示大家的體溫,這樣就可以進教室了。
同學們戴著口罩排隊進校,盡力通過眼睛辨認身邊的同學。
一名二年級男生看到同班一名短髮女生,先問一句:「你還認識我嗎?」這名女生大眼睛盯了他看,眨了兩下,說出他的名字。男生笑了,說:「我培訓班的同學已經不認識我了。」
離開校園三個多月,對一年級的孩子來說,有個小挑戰——能不能順利找到自己的教室和座位。
一(1)班有個小姑娘扎著朝天辮,眼睛亮晶晶的。
問她姓名、班級,教室在哪,她還能對答如流。但問到座位在哪,同桌是誰時,她小小的臉上露出大大的疑惑,直搖頭。
忘記同桌是誰的還不止她一個,隨機又問了三四名一年級學生,也有兩人不記得同桌了。
不過沒關係,大家走進教室後會發現已經沒同桌了。桌子全部拉開,一人一座。忘記同桌姓名,也不用擔心,每張桌子上都有姓名簽,提醒小朋友。
青藍小學
今天早上七點半,青藍小學迎來了六百多位1-3年級學生。一二年級集中在新華校區,首先到校的是二年級的學生。
面朝長慶街的校門口拉起了警戒線,一位學生家長騎著電動車在路口停下,將餐包遞給孩子,下車檢查孩子的書包後,停靠在一邊直到目送孩子順利走進校園。
這位媽媽說,孩子激動了一晚上,早上起得很早,感覺上學很新鮮似的。不到二十分鐘,到校的學生越來越多,隊伍排到了學校側門的巷子林司後上。家長們站在一邊不斷提醒孩子,「口罩不要拿下來」「天熱了記得把外套脫掉」「要多喝水,不要亂跑」。
一位奶奶說,老師早上六點就在群里發信息提醒大家早上不要遲到。孫子早上六點就起床了,因為家住在德勝東村,騎電動車要半個小時。孩子可興奮了,昨晚一直到十二點才睡覺。
這時,一位小男生從媽媽手裡接過餐包開心地說,「上學了好激動啊,終於可以見到我的同桌了。」
早上八點,學生到校進入高峰期。按照學校的安排,一年級學生開始進校。到校的學生越來越多,開始在一米線位置有序排隊。一男生有點心急,跌跌撞撞搶到了隊伍前頭,學校校長婁屹蘭馬上指引他站在一米線上。
學生進入帳篷底下後,不斷有老師提醒:低頭,看鏡頭,走!小獅妹在旁邊看到,早上六百多個學生進校,光這六個字,估計念了有六百多遍。一位學生因為個子偏高,要蹲下來才能測到臉,經過老師提醒後,總算過關!
校長婁屹蘭說,學生進校要刷市民卡,不過學校考慮到一二年級的孩子容易忘帶,造成進校擁堵,所以今天用人臉識別測溫系統。孩子不用刷市民卡,就可以進校園。
校門口還搭了另一頂綠色帳篷,兩位穿著防護服的校醫一直站在旁邊。帳篷內有兩個西紅柿造型和西瓜造型的椅子。婁校長說,這是臨時觀察室。如果發現學生體溫異常,就會在這裡稍作停留進行觀察。為了避免學生緊張,所以特意準備了這種可愛的椅子,還會配上歡快的背景音樂。
今天每位進校的學生手上拎著一個飯包。婁校長說這是學校的傳統,學校有食堂,但衛生起見,不提供餐具。不一樣的是以前學校會提供勺子,現在勺子也需要學生自備。每天學生會將飯盒統一洗凈後再帶回家。
早上八點二十分鐘左右,校門口還剩下零星學生。婁校長發現一位面熟的學生,幫著去指引。男生馬上反應過來:「婁校長,早上好!」婁校長說,早上因為戴了口罩,很多學生把她誤認為「張老師」「李老師」,這是第一個認對她的學生。
勝藍實驗小學
今天早上,勝藍實驗小學的同學們,重新回到了他們闊別已久的校園。
七點開始,有學生陸續進學校。學校學生,今天按年級分兩個通道一起進校。
在通道入口,有老師拿著喇叭,提示學生按年級分通道走,並且提醒同學們保持一米間距。
第1天上學,很多低年級同學的眼睛透著興奮。家長們把學生送到學校也特別依依不捨。
一位三年級學生家長說:「兒子第一天開學,開心得不得了。今天早上7:00起床,洗洗刷刷花了10分鐘,之後是吃早飯,總體來說動作很快,以前都是我催他,今天是他催我。出發前,我把要點都講了一遍,他兜里準備了不少要跟小朋友分享的小玩意,我都留下了。」
七點十五分開始,學校門口忙碌起來,揚聲器不間斷響起「綠碼」的提示音,這是學生在不斷刷卡進校。
四五六年級開學已經一周時間。根據這段時間學校的情況,勝藍實驗小學的老師,做了很多準備,比如為防止學生把市民卡弄丟,學校給每個班級提供了一個收市民卡的卡袋,學生到校之後,把市民卡插到卡袋裡,班主任全天保管到放學前再歸還。
勝藍實驗小學校長崔建軍,創作了一首歸學詩,希望用朗朗上口的詩歌,幫助學生掌握防疫的要點。
比如,一備指早上出門前要準備好市民卡,洗手液,餐巾紙,濕紙巾,口罩等物品。四散講得是儘量散開,不聚集,不扎堆。進校、吃飯、洗手、飲水機打水放學等都保持一米距離。下課、大課間等活動時間保持合適的社交距離。
歸學詩
崔建軍
一二三四五六七,
備測應散練消洗。
高高興興把學上,
錦囊二十心裡記。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2LWCtHEBnkjnB-0zV0d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