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RPG手游《突襲:暗影傳說》月流水8500萬,為何能比肩國產MMO

2019-10-14     GameLook


對於國內同行而言,在手遊人口紅利消失之後,海外市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在人生地不熟的海外市場,目前只有SLG和戰術競技已經被證明是成功的品類。

不過,眾所周知的是,RPG是亞洲用戶最喜歡的玩法之一,而這個品類又是大多數國內廠商最拿手的。2019年初的時候,GameLook曾介紹過一款「偷襲」中國市場的海外RPG手游《突襲:暗影傳說(RAID:Shadow Legends)》,並且很快接近國內App Store收入榜Top 50。

不過遺憾的是,《突襲:暗影傳說》已經從國內iOS平台下架(具體是因為沒版號、還是因為表現不佳原因未知),雖說偷襲中國市場失敗,但這款RPG手游卻在海外市場站穩了腳跟:據AppAnnie的統計顯示,該遊戲維持在美國暢銷榜第27名(最高第13名)。

海外也吃香:全球月流水8500萬元的RPG手游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里,除了戰術競技(比如,PUBG Mobile、堡壘之夜、荒野行動)和SLG(比如,王國紀元、萬國覺醒、火槍紀元)兩大品類之外,歐美暢銷榜多被休閒(糖果傳奇)和中度遊戲(部落衝突)占據,而國內同行最擅長、玩法較為重度的RPG卻在海外市場鮮有成功者。

讓人意外的是,《突襲:暗影傳說》在歐美和東歐以及俄羅斯等地取得了成功,最高曾進入60國iPhone遊戲收入榜Top 10,據Sensor Tower的預測,該遊戲9月份全球雙平台收入達到了1200萬美元(摺合人民幣超過8500萬元),新增下載量270萬次。

《突襲暗影傳說》9月數據預測

同樣想不到的,是該遊戲在不同平台的表現:按照平台來看,這款RPG手游在Google Play的收入更高一些,達到了700萬美元(iOS平台月流水500萬美元),用戶量方面,安卓玩家占據了大部分,新增下載量有200萬來自Google Play平台。

實際上,RPG手游雖然在海外收入榜的出現頻率不高,但並非沒有過成功者,比如Com2uS在2014年推出的回合制RPG手游《魔靈召喚》就成為了爆款,據該公司2017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該遊戲發布3年的收入超過了10億美元,其中8.9億美元來自韓國以外,尤其是歐美市場。

RPG出海怎麼做?本地化、輕度化

雖然說中國有句俗語,「外來的和尚會念經」,但真正在出海的時候,大多數同行不能取得成功的最根本的原因,還是產品本身不適應歐美用戶口味。談到本地化,除了語言本和美術方面的本地化之外,文化以及玩法的本地化同樣是不可忽視的:

偏魔幻寫實或者卡通的畫風

東西方玩家的口味是不同的,這一點可能不難理解,與中國玩家大多喜歡唯美畫風不同的是,歐美玩家普遍接受的畫風是魔幻寫實,或者歐美卡通畫風,比如本文提到的《突襲:暗影傳說》在角色設計上就採取了寫實畫風,而美國收入榜頭部常客,比如《部落衝突》、《皇室戰爭》以及《堡壘之夜》都是歐美卡通畫風。

魔靈召喚

包括上文提到的《魔靈召喚》在內,雖然該遊戲是韓國廠商研發,但其中很大一部分角色設計都更偏歐美的卡通風格。

重玩法深度而不是堆系統複雜度

在國內,MMORPG被劃分為重度遊戲,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在於,這個品類的玩法體系極為複雜,想要了解大致玩法都需要數個小時的時間。如果從玩法設計來看,很多RPG類產品之所以上手門檻高,更多地是在堆疊玩法的複雜度,而非追求玩法深度。

當然,和國內RPG產品相比,《突襲:暗影傳說》無論是玩法深度還是複雜度都沒有更進一步,反而是在遊戲系統方面做了「減法」,降低了複雜度,包括《魔靈召喚》,玩法都更趨向於輕度化。

以角色培養為例,我們暫且把成長值統稱為戰力。國產RPG除了常見的裝備、寵物(或元神)、坐騎、法寶之外,還會在多個方面堆疊成長點,比如裝備就有鑲嵌、強化、洗鍊(附加屬性)、升階等玩法;角色則有屬性(加點)、技能、元嬰(可以有很多門類,比如法身、神識、天祿等),雖然看起來眼花繚亂,但實際上都只是為了增加付費點而設計的,其作用都是提高戰力(有些屬性還可以提升外觀),這些設計雖然可以提供更多的內容供玩家消耗,但卻並未增加玩法深度。

角色屬性

《突襲:暗影傳說》的很多玩法系統都師從中國同行,比如戰鬥形式都和2014年的《刀塔傳奇》有些相像,甚至加入了歐美開發商不常做的自動戰鬥。不過,開發商Plarium沒有在玩法複雜度上過多的堆疊功能,比如角色培養方面,除了常見的升星和裝備外,每個角色上場攜帶的技能數量都是有限制的,天賦點也做得一目了然。

戰鬥介面

付費設計上,該遊戲加入了禮包(常見內購)、限時特惠(促銷)和RAID卡(類似於Battle Pass)三種方式。

從用戶屬性來看,歐美玩家和國內玩家的喜好有很大的差距,除了語言不通、文化不同和審美角度差異之外,國產RPG太過複雜的系統設計本身就製造了上手門檻。當然,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方面就是,無論是《突襲:暗影傳說》還是《魔靈召喚》,都在買量方面有很高的投入,這也是國產手游出海普遍面臨的問題。

中國玩家更喜歡競爭好勝心更強,老外相對均衡

另外,根據Quantic Foundry的一份調查數據,中國玩家比75%美國玩家更加關注遊戲競爭要素,對於競技場遊戲,遊戲內排行榜要更加關注。

中國玩家對於遊戲裡面各種要素比如收集要素和完成遊戲內的挑戰要更加熱衷,比如很多玩家都是獎盃黨,根據調查中國玩家有四個要素低於平均水平,分別是對於沉溺於虛擬的世界(幻想)和以故事驅動的遊戲,和發現不同的地方,以及定製他們自己人物和裝飾飛船這些都不是很感興趣。

從以上數據對比來看,要想讓歐美玩家更喜歡你的RPG遊戲,遊戲劇情、有更多的定製化的遊戲功能會讓產品更加適應歐美市場,這是較大的設計上的不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2IdgyW0BMH2_cNUgW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