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挎BP機,滿街找電話——「尋呼」,曾經風靡全國的生活記憶

2019-10-31     黑龍江廣播電視報

9月20日,日本最後一家BP機通訊公司宣布停止提供服務,徹底關閉尋呼機業務,至此,BP機作為曾經全球普及的通信工具徹底退出了歷史舞台。

而在最近的熱播劇《在遠方》中,男女主角創業時期使用BP機聯繫業務的細節,又刷地一下打開不少觀眾的記憶閘門。BP機,在它風靡全國的那些年裡,曾給人們帶來不少美好的回憶。

早期BP機帶來的「震撼」

提起BP機,現在的年輕人們或許感到陌生,但是對於70後80後而言,絕對是無法忘卻的時代記憶。在那個年代,誰的腰上要是別著一部BP機,是非常讓人羨慕的。在那個沒有手機,甚至固定電話還不算特別普及的年代,外觀小巧、能迅速找到聯繫人的BP機,剛一出現,帶給人們的震驚感可謂十分猛烈。

曾在廣東做生意的市民吳先生對本報記者說,上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出現BP機,當時一般老百姓根本用不起,機主多數是公司的經理、業務員、私企老闆等,幾乎都是做生意的人。腰掛BP機,時尚前衛,自我感覺絕對良好,「嘀嘀嘀」的呼叫聲響起,常常能吸引人們的眼光。

我第一次見到BP機是1984年,當時我在廣州和一家工廠談生意。一次,我們幾個人和一個香港人在一起聊天,聊得正濃時,突然他口袋發出滴滴的聲音。他拿出一個黑盒子查看,那盒子大約有三個火柴盒那麼大,就三個按鍵,我們都不知是什麼東西。看到我們疑惑的目光,他對我們說:這是CALL機,大陸叫它BP機,是現在最先進最方便的通信工具,我這收到的信息是有人約我到「白天鵝」賓館飲下午茶。

當時我們感到難以置信,對香港人說,您是在騙我們吧?您剛收到的信息,只有幾組阿拉伯數字,怎麼就知道叫您到「白天鵝」?他笑了笑,從皮包里拿出一本小冊子,同時把BP機的幾組數字一對,真的是「請到白天鵝賓館」字樣。這小本子可是個百寶書啊,當地的公園、道路、賓館、碼頭、車站、輪渡等都在這小本子上,每個文字上面都有不同數字,就象電影里的發報密碼一樣。

我們心想,真高級啊,什麼時候我也掛一部顯擺顯擺!當時見到有人腰間掛個BP機,不富則貴,是有身份人的象徵。我還記得當年從深圳到廣州,一進到市區的路口邊,有一塊高聳入雲的「傳呼業」廣告牌,上面寫著:「一呼天下應!」這廣告詞一點也不誇張,對BP機的形容是恰到好處。

哈爾濱人孫先生對本報記者說,上世紀的九十年代初期,我也時髦了一把,買了一件高檔消費品——BP機。那是一款數字型的,託了熟人,花400多元買的。當時我一個月工資也就400多元,所以說,這算是奢侈了一把。記得我的號碼是2953,親戚或朋友有事找我時,用電話撥打尋呼台的號碼,尋呼台小姐就會熱情地和你打招呼,你告訴她呼2953,我的BP機就響了。我聽到BP機的響動,從腰上取下看時,上面也僅能顯示對方的電話號碼,具體對方呼我有啥事,自己卻無從知曉,得趕緊就近找一台固定電話,按照BP機上的號碼撥打過去,才能進行溝通。

雖然現在看起來大費周折,但在當時,確實還挺先進的,起碼朋友們能隨時和我取得聯繫。我的那台BP機,每年要繳納120元的服務費,而且得到大直街上的郵局附近,那裡有一家尋呼機服務台的門臉兒,我的BP機服務費得交到那裡。我接到服務台小姐的電話,說是我該繳服務費了,我便拿上120元,騎上自行車去繳費。每天在腰裡別著那玩意,也很讓我得意和自豪了一陣子。每當見到親戚朋友時,我都主動告訴人家我的BP機號,並讓人家有事時呼我,隨後又添上一句:沒事時也呼我。

很快,數字BP機之後就出現了能顯示漢字的「漢顯」BP機。能簡要顯示對方呼叫你有什麼事,基本就不用自己回電話了,其功能也就比數字式BP機先進了不少,但其價格當然也很高,基本上得2000元左右,最初能有漢顯的,大都是有錢人。當時BP機的主要牌子就是摩托羅拉,不懂的人還打岔,摩托還得用騾拉?畢竟這個名字很拗口,也有卡西歐、松下等其他品牌的。至於尋呼台有龍聲、國脈、聯通等公司。

BP機帶來的難忘記憶

本報記者了解到,1949年,無線電通信領域的開拓者阿爾·格羅斯發明了BP機。它靠無線電進行通訊,可接收數字、簡訊和播放語音。1962年,貝爾公司在西雅圖世界博覽會上展示了名為「Bellboy」的首個用於個人傳呼的商業系統,BP機在美國普及開來。1968年,日本首次推出BP機業務。1983年,上海開通中國首家尋呼台,BP機進入中國。尋呼機最初的英文名是 Beeper,所以很多人趕那個年代的時髦,用英文字母+中文的方式叫它 BP 機。

尤其是上世紀90年代,「固定電話+BP機」的模式逐漸成為了更多家庭的標配。到90年代中期BP機市場達到了最高峰,摩托羅拉等公司趁機發展BP機業務,在中國、日本、韓國等眾多國家占據了很大的市場,一度在通信行業中成為龍頭。

市民小梅對本報記者回憶說,我是上世紀90年代後期才有BP機的,因為當年要到外地求學,家裡人覺得方便聯繫,給我買了BP機。我記得沒買BP機之前幾年,家境好的同學中就有人買了,但事實上,作為學生,作用不太大,顯擺的作用更突出。你說,一般情況下找學生能有啥事,那時候學生的BP機一天也不響一次。

我還記得,當時很多人都會把BP機別在腰間,以男士為主,男人的腰帶上,除了鑰匙串就是BP機。為了防止BP機滑落,還有一種BP機的鏈子,金屬質地,賊晃眼睛。同學中有人買不起BP機,就只買鏈子,然後假裝把BP機放在褲子兜里,其實鏈子那端什麼都沒有。因為大多數人買不起BP機,有商人就想出辦法,做了一個BP機形狀的電子表,價格只有幾塊錢,很多學生都買。

後來,BP機的價格越來越便宜,很多人都買了,又出現了可以掛在BP機上的閃光的裝飾。這個裝飾很好,就是在BP機響之前,它因為先接收到了訊號,會先閃動起來,很酷炫。當時配套產品隨之出現,比如各種BP機的套子、貼紙等。

每個人都有BP機的故事

也許我們都到了有故事可以回憶的年齡,當本報記者就BP機的話題採訪周圍三四十歲人的時候,大家七嘴八舌,每個人都有一段關於BP機的回憶:

我記得當時有BP機還得有IC卡,配套使用,IC卡是用來回復電話,有時候收到BP機訊息,還要排隊打電話;BP機曾給我耽誤事,有一年我到離家四十公里左右的地方培訓,可是我那台BP機信號不是太好,偶爾會接不到信息,尤其是到了離市區遠些的地方,結果有親朋好友見面問我,為什麼呼我而不回電話。

我們工廠里的一個單身男,覺得尋呼台的話務員聲音很好聽,他就一個勁的叫人家呼他,然後他再轉尋呼台聽話務員的聲音;當年的BP機也要設置尋呼台的,我記得每當有人找老爸出去打麻將,我就會把設置給刪除,讓別人找不到他,其實這些都是我媽指使的,這麼多年我爸都不知道他錯過了多少場麻將局。

記得上大學的時候,電台點歌都是通過BP機點播,有時候我們會派室友去公用電話點歌,我們一幫人在寢室裡面等著收聽喜歡的歌,當歌曲被選中的時候,全屋歡呼一片;我剛買BP機的時候,沒幾個人知道號碼,我就自己呼自己,還麻煩工作人員連呼三遍,結果話務員真的會幫忙呼叫三遍,很認真的。

大學分配之後,有的人去的單位能給配BP機,其他人都羨慕極了;記得我1994年3月25日在醫院生女兒,老公特別激動,為了獎勵我跑出去買了一個BP機,摩托羅拉的,1800多元,當時一個月工資才三、四百元;剛開始時BP機不是沒有字麼,那談戀愛怎麼辦呢,那就是用數字代表,就像以前搞特工一樣,現在回想起來挺有趣的,戀人之間都有自己固定的數字作為一些想念的詞語……

BP機一夜之間消失了

時代在不停地前進,科技也在突飛猛進地發展。到了本世紀初,手機開始普及,2002年左右,仿佛是一夜之間,腰間挎BP機的人少了起來,隨處可見拿手機的人,在大街上高聲大氣地說著話。如果前幾年挎個BP機是時髦的話,那麼這個時候你要是還挎個BP機,無疑就是老土了,各個尋呼台也似乎一下子消失得無影無蹤。

日本算是BP機使用周期比較長的國家,不過就在今年9月份關停最後一家BP機業務公司之前,用戶數只有1500人,而且該公司只在東京地區提供服務,針對的也是固定人群,如特定的醫務人員,因為BP機不會發射出電磁波,所以受到許多特殊行業從業人員的青睞。

雖然BP機在日本消失了,但東京電信通信的社長表示,該企業會利用原尋呼機頻段提供新的無線電服務,向地方政府提供幫助防災減災工作的信息。可見尋呼技術在許多特定的情況下還是不可或缺的。

BP機是過去那個時代的產物,不過現在如果有人從舊物中翻找出BP機,還會饒有興趣地玩弄一番,畢竟它承載著我們曾經美好的回憶。隨著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我們告別了BP機時代,很多的記憶好比手捧沙子,一不留神就會從指縫裡流走。但是那些老物件就好像是記憶的輓歌,一旦觸碰,美好的情感就會噴薄而出,這些回憶十分珍貴,十分難得。本報記者 畢嘉耘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2DChI24BMH2_cNUgBNE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