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客平評 三劍客
三劍客
1.
不知道是什麼原因,無論是部隊還是在地方的基層,都存在著一種嚴重的學歷歧視。
不完全是對低學歷,而是看不起高學歷。
比如,以前剛實行大學生特招入伍政策的時候,一大批地方大學生畢業後被特招入伍成為軍官。
他們剛一來就被「看不順眼」。
大家甚至還給他們取了一個很不友好的名字:「學生官」。
就像古時候嘲笑酸書生一樣。
這樣的環境,導致很多特招大學生幹部在基層心情很鬱悶,認同感極低。
有的沒有待多久,就另找「留爺處」了。
更搞笑的是,好不容易把大學生軍官笑沒了,大學生士兵和直招士官又成了「接盤俠」。
什麼書呆子,什麼沒兵味兒,什麼……?!
在部隊是這樣,在地方也是如此。
一偏遠鄉鎮有一個博士鎮長。
本來選擇到那裡去,是他自己的意願,也符合組織意圖,兩廂情願,是一件再好不過的事情。
但別人家卻並不這麼看:有人認為他是撈取政治資本,好升官兒!
還有人全然忽視了他們的成績說:這是小材大用,浪費了人才。
更有一些人說得更難聽:待不長,干幾年就要走……
仿佛換個學歷低的去,就能幹一輩子似的。
2.
說完了幹部,再來說一說士官。
前些年入伍的士兵,大都只有初中或高中學歷。
個別實際學歷水平只有小學。
大量招收大學生士兵後,具有大學學歷的士兵開始逐漸增多。
不過,總體上士兵仍是以初中和高中學歷為主。
其實,從我軍現在所處的發展階段來說,真正高中學歷的士兵,其科學文化素養,已能滿足武器裝備操作和常規作戰需要了。
但是,士兵始終是要退役的,他們以這樣的學歷退役後,想要找份好點的工作,就會畫上大大的問號。
如果是選擇轉業,由政府安排工作,到單位後,由於學歷太低,除了執行力強之外,也毫無優勢可言。
最近幾年,每隔一段時間,網絡上就會掀起一波讀書有用無用的爭論。
一些人總是以極端個別例子來證明讀書是個多麼愚蠢的選擇。
而退潮之後才知道誰在裸泳。
爭論結束,大家才發現這只不過是那些學歷低又不愛學習的人自我安慰的一次集體狂歡。
你看吧,那個北大畢業的還不是和我們沒上過學的人一樣賣豬肉!哈哈哈哈……
現代社會,分工越來越細,知識越來越重要。
生在其中的人,普遍感受到了嚴重的學歷危機!
對於廣大學歷較低的士官來說,由於體制的原因,實現學歷升級的渠道相對較窄。
除了報考軍校、士官學校之外,就剩下自學考試和遠程教育兩條路了。
作為一個過來人,在此勸勸那些學歷不高的士官戰友:無論平時再忙,也要抓緊時間學習,想方設法提升自己的學歷水平。
這個過程可能很漫長和痛苦,但對於以後的發展是一定會有幫助和好處的。
學歷證明,絕不僅僅是一張薄薄的紙。
按照國家的相關政策,一些公務員和事業單位招聘考試,都不限全日制學歷。也就是說,部隊的自學考試的學歷,也符合公招考試的報名要求。
只要你年齡沒有超,自己有真才實學,是可以考上的。
而這,也許就是很多士官戰友第二次改變命運的機會了。
你不抓住,別人就會抓住!
跑不贏人家,拖了後腿兒,你能怪誰?!
3.
對於軍官來說,雖然大多數都具有本科學歷,而且進入了軍官體系,即使轉業回到地方,也能順利進入體制內,貌似學歷高低影響並不大。
可實際上卻並不是這樣的。
前幾天,聽同事說,某省級機關現在挑過去的年輕人大都是清華、北大的本科畢業生。
當時心想,省級機關的普通公務員待遇一般,又是在房價較高的省會城市,怎麼能吸引到那麼多優秀的年輕人?
但之後的一些信息,還是讓我慢慢地得到了答案。
在談到學歷問題時,一個領導說,現在市裡調整正縣級領導幹部,都要求全日制本科學歷。
而且這是一道硬槓槓!
在西部小城市,一般調正縣級領導幹部按照43歲算。
這些人大都出生於1976年左右。
這也就意味著,現在的這批縣處級領導幹部,都必須是上世紀90年代初或中期大學本科生。
了解那一段歷史的人都知道,那時,大學還沒有擴招。
在廣大的農村,能上高中的都不多,而能考一個大專就不容易了,只有最優秀的人才可能考上本科。
因此,說他們在年輕時就是「天之驕子」,一點都不為過。
再放眼身邊,會發現越來越多的同事都頂著研究生的帽子。
有人可能會說,研究生又怎麼樣?高學歷不一定能力水平就高!
這話,有一定道理。
的確,高學歷低能力的人並不少見。但是,我們也要看到高學歷高能力的人更多啊。
舉個簡單例子:幾個同事一起做學習強國的挑戰答題。
我就能明顯地感覺到,年輕的學歷高的同事速度更快,得分更高!
人人都長著兩隻眼睛,一個嘴巴,都長著兩條腿兒,兩隻手,都1米多高,100多斤重,為什麼有的人優秀?
差距就在這裡。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這個世界就是這麼殘酷:學歷從來都是敲門磚、進步梯!
學歷只有在你擁有高學歷的時候才不重要。
因此,學歷相對較低的士官要注意學歷升級,而總體上學歷普遍較高的軍官不能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