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主動讓出玩具的孩子太可憐了,寶媽還在表揚,你不懂他的隱忍

2020-09-04     糯豆包媽媽

原標題:那個主動讓出玩具的孩子太可憐了,寶媽還在表揚,你不懂他的隱忍

在《請回答1988》里有這樣一句話:懂事的孩子根本不會無理取鬧,他只是用成熟來偽裝自己,習慣了他人充滿期待的眼神。

孩子喜歡玩具是他的天性,喜歡直言快語也是他們的本性。當你發現有一天,你的孩子將他的喜好,或者想法隱藏起來的時候,你該想想,究竟你的孩子究竟還愛不愛你?

主動讓出玩具的孩子有多讓人心疼,懂事的背後,隱藏著孩子的不安

表姐麗莎的女兒今年6歲了,馬上要上一年級的她,一下子性格大變,原本愛說愛笑的她,變得文文靜靜的,不吵不鬧,經常坐在那裡安靜地玩自己的玩具。

其他的弟弟妹妹,都比不上她,溫順得像只小綿羊,表姐麗莎自豪地對我們講:我們閨女呀,可乖可聽話了,隨她爸性子了。

這時其他小朋友湊過來,想要玩麗莎女兒的玩具,麗莎女兒想都沒想,直接給了其他小朋友。麗莎看到這一幕,高興地說:我們寶貝真懂事。

麗莎女兒對媽媽笑了笑,一個人回房間了。

看到這一幕,不禁在想:真的有這麼懂事的孩子嗎?6歲的孩子,讓她放棄自己喜歡的東西,該是多麼痛苦啊!

從小就懂得討好的孩子,長大以後會沉浸在多麼卑微的世界裡

其實每個討好型人格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個性格強勢的家長。在父母長期的奉獻教育之下,討好型人格總是會患得患失,害怕犧牲和害怕被討厭。

當別人下意識提出要求時,寶媽錯誤的引導會讓孩子形成一種自我犧牲,自我奉獻的意識。小小的年紀就學會的隱忍,可憐的小觸角被一次又一次地打磨成圓潤地形狀。每一次試探性的反抗,都會被媽媽當作一次不聽話。

我們不能討好所有人,但可以選擇愛自己,改變孩子討好型人格

寶媽一定用孔融讓梨的故事教育過自己的孩子,但你不知道的是,孔融後來親手殺死了自己的母親。討好型人格的孩子,在爆發後會變的更加可怕。

當寶媽發現自己的寶寶,開始為了迎合別人的喜好而改變自己時,並不能把自己想法強加給孩子,討好型人格的改變,要比占有型人格的改變更加困難。

一:無需別人認可,只需堅定前行

當孩子一味地討好別人,在學校或者在家因為人際交往問題產生困惑,寶媽首先需要做的,不是責怪孩子,更不要說孩子不夠善良,不夠寬容大度這種行為是一種變態的教育方式。

寶媽可以在生活中,讓孩子摒棄掉生活中的雜念,堅定自己的信念,不斷地鼓勵孩子,讓孩子改變自卑人格,重獲信心。

二:學會拒絕別人,無需為難自己

寶媽無需讓寶寶學會在社交中對別人的百依百順,無時不刻地接受別人的幫助。也不要去答應別人自己做不到的事,如此只會為難自己。

在教育中,學會拒絕,比學會樂於助人還要重要。

三:不要做社交卑微型人格的寶寶

1)不要讓孩子做不麻煩別人的人,什麼事都自己一個人死撐,總想把所有事做好。到最後反而得不償失。

2)也不要輕易相信一個人,更不要過度依賴一個人,包括自己的媽媽。

3)不要讓孩子經常自我感動,經常處在抑鬱的邊緣,又自己治癒自己。

4)及時發現孩子的玻璃心和自卑,不要讓孩子生怕做錯事說錯話。

5)當孩子有了自己喜歡的人,不要讓她在自己喜歡的人面前覺得自己不好看。

6)面對眾多朋友,被很多人喜歡,但別人都覺得孩子不是被最喜歡的一個。

歡迎大家在下方評論區交流討論,你如何看待討好型人格的人,你會討厭這樣的人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2AD4WXQBd8y1i3sJLt4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