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足如果要換帥,應該請個什麼類型?

2024-09-08   米奇兔

在國足0比7敗給日本隊之後,伊萬下課似乎只是時間問題。雖然他依舊會帶隊打完與沙特隊的主場之戰,但除非出現奇蹟贏球,不然他應該不會再出現在之後的比賽之中。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國足要換帥,會請一個什麼樣的教練呢?

01.慘敗中起步的國少隊:里克林克是悲劇嗎?

2015年,當時有支U16國少去白俄羅斯參加邀請賽,6場過後進1球丟26球,甚至出現過0-10輸給捷克國少的悲劇(對手是U17,比我們大一歲)。

那支U16國少,恰好就是徐皓陽、劉若釩他們所在的99年齡段,當時國內適齡註冊球員一共才200多個。

而在比賽中,作為主帥的荷蘭人里克林克從頭到尾堅持大打攻勢足球。中方教練在遭遇連敗後給他建議:下一場能不能一開場就全力死守?這樣可以少輸點,至少不要輸那麼多,太難看了,回去也能向上面交代……

結果里克林克的回答是:我被請來執教這群孩子,就是來幫助他們成長的。我們荷蘭足球的理念就是要進攻……

回國之後,里克林克立地下課,隊伍也很快解散了。

02.下一個教練:會是立足防守的嗎?

其實以國足的實力,過去3屆世界盃,都打入到世預賽亞洲區第三階段,甚至前面兩屆,都是土教帶隊晉級(高洪波和李鐵)。

不過在12強階段(這次是18強),再想贏球就變得很難,至少土教很難做到(李鐵帶隊贏了越南)。

這其實就是國足球員如果要求他們立足防守,可以保證一定的下限,面對亞洲三流,甚至准二流時,至少有望拿到平局。

這或許也是為什麼,上一屆世預賽,李鐵帶國足打日本,只是0比1小負。問題是伊萬是一名崇尚進攻的教練,萬年不變的442陣型下,也是藏不住一顆進攻的心。

這樣的教練,在國足沒有成功的可能性,那麼請防守教練,又會給國足帶來什麼樣的提升呢?這其實就是中國足球當下繞不過去的問題,實力差,只能先防守,但只想著防守,未來也不會有提升。

無奈現狀就是那麼殘酷,至少在青訓井噴,足球人口和足球人才大量增加之前,國足不可能去嘗試更多的東西。或許等到05年之後的孩子(因為校園足球的建設,這個年齡段之後的足球人口增長還是比較明顯的)逐漸走上中國足球的前台,我們才能迎來一個新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