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關注 | PTA:一季度利空環繞 二季度艱難險阻

2020-04-09   化纖邦

導語: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這樣的憂愁從一季度延續到二季度,並未在人們的期盼中帶來曙光。一季度的PTA市場利空環繞,利好缺席,跌字貫穿了整個市場;二季度PTA市場撥雲見霧,仍難以見到彩虹。春節假期的利空是短暫的,全球公共衛生事件的發酵是主要導火線,國際原油產生的多米諾效應在PTA市場全面發酵。


一季度利空環繞


一季度由於公共衛生事件的嚴重程度大大超出人們的預料,且範圍擴大至全球。下游工廠需求恢復緩慢,且物流緊張在局部已近乎中斷,所以導致了需求暫時的延後。中後期部分企業或響應政府號召,還儘可能的生產,導致庫存壓力大大增加。加之情緒方面謹慎、生產、物流乃至銷售等方面的人力資源也較以往更緊張,所以這就為本該出現的復甦行情增添了眾多變數。


另外,沙特和俄羅斯「價格戰」又再次激起千層浪。在3月初俄羅斯與OPEC未能就新的減產方案達成一致。「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導致國際原油價格出現暴跌,同時國內化工品均出現暴跌,且近乎不斷創新低。PTA市場更是難逃「魔咒」,價格一再探底。


圖1 PTA期現價格對比圖

來源:隆眾資訊


截止月31日,PTA價格收於3135元/噸,較去年同期跌幅高達52.50%。期貨主力合約收盤價格收於3222元/噸,較去年同期跌幅高達50.46%。


圖2 PTA實際需求負荷走勢圖

來源:隆眾資訊


由圖2可看出,進入1月份PTA累庫的格局初露尖角,伴隨假期影響,下游部分企業進入檢修狀態,供需剪刀差開始分化。隨後受到公共衛生事件的發酵,下游源於庫存的壓力,部分企業開始減產降負,供需矛盾提前進入「倒春寒」,日度累庫最高達4.55萬噸。


進入三月份後,在福海創、恆力石化3號線等幾套大型裝置相繼進入檢修,且聚酯負荷有所回升,按照實際需求負荷來看供需處於平衡狀態。但在幾套裝置檢修結束後,供需再次進入冰凍期,矛盾升級不斷加劇。通過隆眾資訊測算,一季度PTA供應量達到1136萬噸,需求量在967萬噸,累庫量高達169萬噸。


圖3 PTA加工費走勢圖

來源:隆眾資訊


一季度PTA平均加工費在536.89元/噸,基本處於盈虧邊緣。以200萬噸偏上的裝置而言,加工費仍有盈利空間,但以百萬噸上下的裝置來說,盈利情況並不樂觀,且不排除部分企業已處虧損狀態。


整體來看,一季度的PTA行情如驚弓之鳥,尤其進入3月份,受到歐美公共衛生事件的持續擴大,織造市場出口訂單大幅縮水,訂單取消的情況屢見不鮮,導致下游企業對原料的需求採購暫停,同時織造企業也存短停計劃,對於PTA市場無疑是雪上加霜。整個市場處於低價格、高利潤、高庫存、低需求的狀態。


二季度艱難險阻


目前來看,PTA社會庫存已在320萬噸的高位,後市如何去庫成為關鍵。在當前高庫存、高利潤的情況下二季度的PTA變數偏大,現在PTA工廠裝置檢修並不完全明朗,據測算,二季度PTA累庫仍在140-150萬噸高位。但若後期市場出現轉折,PTA加工費或將面臨打壓,屆時在利潤下移的情況下,不排除PTA工廠出現被迫停車的現象。

而聚酯方面,清明節的促銷給工廠帶來了絲絲暖意,成品庫存出現大幅下降,據隆眾統計,截止4月7日,POY庫存約7.5天,FDY約11.5天,DTY約20.5天,甚至部分較低的企業已處於開空狀態。因此聚酯工廠在經歷了一波去庫後,前期有減產計劃的企業變數偏大,或取消減產計劃,以正常生產為主。但以目前的供需來看,去庫之路仍是「路漫漫其修遠兮」。


二季度我們仍要密切注意以下幾點,一是全球公共衛生事件的控制情況;二是歐佩克+4月9號的談判情況。全球公共衛生事件的發酵給市場帶來明顯的需求下降,而歐佩克+緊急會議的召開牽動著業內無數人的心,即便能達成減產協議的話,上周到現在市場已經有所預期,整體刺激或有限。如果沒有達成協議或者減產的量不及預期的話,價格或繼續回落調整。


綜合來看,當下全球公共衛生事件未見拐點,經濟的創傷短期難以出現明顯復甦,國內市場處於緩慢恢復過程中,場內心態謹慎,暫且觀望。隆眾資訊預計,二季度未有顯著利好下,PTA市場延續低位走勢,暫時難以走向春暖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