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搖籃》幕後故事:施建嵐受傷錯過女主角,祝希娟江湖救急

2023-04-09     電影聚焦

原標題:《啊,搖籃》幕後故事:施建嵐受傷錯過女主角,祝希娟江湖救急

「22大電影明星「,曾是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國電影的時代象徵。

1961年,周總理親自評選出的」二十二大電影明星「中,趙丹、王心剛、王曉棠、祝希娟等大眾熟悉和喜愛的電影演員赫然在列,他們代表了當時中國電影表演藝術的最高成就。

在這22位演員中,祝希娟是年齡最小的一位,但也是當時人氣最高的女明星之一。

當時的祝希娟剛憑藉《紅色娘子軍》中的吳瓊花一角在全國打響名聲,還一舉拿下百花獎最佳女演員,成為百花獎歷史上的第一位影后。

除了吳瓊花之外,祝希娟還演繹過不少經典角色,比如1979年她在電影《啊,搖籃》中塑造的女戰士李楠,上映後引發了無數觀眾的情感共鳴。

《啊,搖籃》由著名導演謝晉執導,講述了解放戰爭時期,在教導員李楠的帶領下,八路軍護送延安保育院幾十名孩子安全撤回解放區的故事。

影片上映後不僅得到了業內外的高度評價,其影響力也持久不衰,多年後還被改編為同名電視劇。

01、獻禮第一個國際兒童年,導演謝晉親自修改劇本

1979年,為了紀念《兒童權利宣言》通過20周年,聯合國將這一年定為「國際兒童年」。

為了迎接國際兒童年的到來,上海電影製片廠打算專門製作的一部獻禮片,《啊,搖籃》就這樣被上影廠提上了拍攝日程。

影片圍繞保育院的孩子們展開,這些與父母離散、有著迥異人生經歷的孩子,在戰爭中仍然保持著他們的童真與美好,這與「國際兒童年」的主題也非常契合。

儘管整部影片時長只有90分鐘,但影片的劇本創作過程卻經歷了長達五年之久。

早在70年代初,電影的兩個編劇徐慶東、劉青深受傳統戰爭電影創作思維的影響,在電影的主題表現上游移不定。

起初他們覺得既然是戰爭片,就應該寫成驚險片的形式,前有飛機炸彈,後有洪水追兵,把戲劇性拉到最大值。

直到1978年,劇本已經改到第七版,此時的故事架構才逐步確定為歌頌老一輩革命者在艱苦的戰爭歲月中對孩子的呵護與關愛。

可是在拍攝前夕,當兩位編劇把完整的劇本交付給謝晉導演時,卻遭到謝晉的否定。

謝晉對這個劇本非常喜歡,特別是劇本在人物性格、情感關係等細節上的描寫,讓他覺得「細膩的感情」是這個劇本的靈魂所在。

再加上這部電影是準備獻給世界兒童群體的獻禮片,他認為故事應充滿童真童趣和真情實感,而不是一味的渲染戰爭的慘烈以及驚險刺激的場面。

於是,謝晉提出繼續弱化戰爭場面,強化情感表現的意見,並與兩位編劇一同修改劇本,把原本驚險的戲份有選擇的刪掉了一些,又加入了一些紅軍戰士、保育員與兒童們日常相處的細節,對劇本的感情戲進行深挖。

除此之外,謝晉覺得劇本原來的名字《馬背搖籃》太有局限性,無法涵蓋影片的主題內涵,於是在經過商議後改名為《啊,搖籃》,比原名更具有藝術性和思想性。

經過這樣一番調整修改後,這個歷經坎坷的劇本終於定稿,進入到拍攝階段。

02、小演員選拔標準嚴格,祝希娟「江湖救急」和謝導二搭

籌拍之初,謝晉很快便確定了八一廠的女演員施建嵐為女戰士李楠的扮演者,接著又確定了張勇手、村裡等演員。

電影中成年演員其實不難挑選,最為困難的其實是挑選合適的小演員人選。

作為一部獻給世界兒童的電影,導演謝晉在挑選兒童演員的時候,對小演員的要求極高。

為了儘量真實地表現戰爭年代延安保育院中兒童的天真爛漫,他帶領攝製組前往延安體驗生活,並搜集大量的有關延安保育院的資料。

在看過大量保育院的資料照片之後,謝晉才確定了小演員們的選拔標準:小演員的氣質是第一位的,漂亮是其次;儘量挑一些形象樸實但反應靈敏的小孩子來飾演小朋友的角色。

在劇組挑選演員的通知發出去之後,來報名的小朋友絡繹不絕,劇組的副導演還把自己的小外甥方超帶到劇組面試「院生」這個角色。

在電影拍這之前,方超就因為舅舅的原因與謝晉見過一面,他那雙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在當時給謝晉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如今到了片場,方超毫不怯場、機靈十足的形象也讓謝晉十分滿意,就這樣只有3歲的方超順利得到了這一角色。

不過,選定好演員之後,真正的挑戰才真的來臨。

影片拍攝如期開始後,女一號施建嵐卻在拍攝一場戲時不慎摔傷了手臂,無法參與接下來的拍攝,而被迫離開劇組。

施建嵐的中途傷退讓謝晉傷透了腦筋,就在這時,謝晉突然想到了曾一起合作《紅色娘子軍》的祝希娟。

祝希娟在《紅色娘子軍》中飾演的吳瓊花也是一位女戰士,與李楠的形象也很貼合,想到這裡,謝晉撥通了祝希娟單位的電話,邀請她來飾演李楠。

謝晉原以為祝希娟會拒絕自己,沒想到得知消息後的祝希娟一口便答應了謝晉導演的邀請,幾天後便來到了劇組。

此時的祝希娟在演技上已經日臻成熟,來到劇組之後,在謝晉導演稍加指點下她就很快進入了拍攝狀態。

一連幾天的拍攝,十幾場戲下來,祝希娟已經完全融入了女主角李楠的世界,將李楠從冷漠急躁到溫柔體貼的形象轉變演繹的十分動人。

而施建嵐雖然錯過了和謝晉導演的這次合作,但之後謝晉再次邀請她出演了《天雲山傳奇》,她飾演的晴嵐也成為無數觀眾的意難平。

電影拍攝完成之後在1979年如期上映,影片細膩的情感表達讓不少觀眾潸然淚下,片中那首「八月十五做月餅「的歌謠更是傳遍大街小巷,至今仍在許多觀眾心中縈繞。

03、祝希娟開啟演藝事業第二春,方超因身高放棄演員道路

出演本片時祝希娟已經41歲,演藝事業也過了巔峰時期,但出演本片後祝希娟重新回到觀眾的視野,也再次點燃了她對於表演的熱情。

此後祝希娟又先後主演了電影《模範丈夫》《最後的貴族》等,還在話劇舞台大放異彩。

80年代中期,祝希娟開始擔任深圳電視藝術中心主任,主演並策劃了《男性公民》《法人代表》等多部電視劇作品,也逐漸由台前轉向幕後。

如今,年逾古稀的祝希娟仍活躍在影視界,2018年她在第27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中榮獲終身成就獎,2020年又入選新中國成立70周年「全國十佳電影女演員獎」。

祝希娟的演藝生涯幾乎貫穿了我國文藝事業發展前進的全過程,她用一個個經典的作品與角色,持續點亮著自己的藝術人生。

此外,院生的飾演者方超也因《啊,搖籃》里的精彩表現一躍成為當時最炙手可熱的童星之一。

1982年他又再度同謝晉導演合作《牧馬人》,在片中飾演聰明可愛的清清,和朱時茂飾演父子,濃眉大眼的可愛形象讓他得到了全國觀眾的喜愛。

在此之後方超片約不斷,接連參演了《泉水叮咚》《大橋下面》《駝峰上的愛》等電影。

在高考時方超報考了北京電影學院,不過因為身高的問題沒有通過,在幾經嘗試無果之後,他開始轉型當起了製片人和導演,如今依然活躍在影視圈中。

除了祝希娟和方超,本片的其他演員也都來頭不小,比如飾演老紅軍羅桂田的老演員村裡,曾出演過《白求恩大夫》《紅旗譜》等經典影片。

本片中村裡對羅桂田的詮釋十分成功,在打完月餅後犧牲的那一幕,更是讓無數觀眾淚灑影院。

此外,飾演湘竹的馬曉晴、飾演梁燕的張瑜等,雖然在片中戲份不多,但也給人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時隔40多年重溫本片依然為之感動,讓人欣慰的是本片也沒有被忘記,2021年由海清、李澤鋒等人主演的同名電視劇也在平台播出,還獲得了飛天獎的提名。

希望像《啊,搖籃》這樣的經典老片能夠被更多人看到,讓老電影的魅力繼續影響新一代的觀眾!(撰文:皮皮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298126a6ab878b95d424c9854f9b6a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