藺相如為何能位居廉頗之上,他有什麼過人之處?

2024-01-11   歷史有看點

原標題:藺相如為何能位居廉頗之上,他有什麼過人之處?

藺相如的很多典故都被納入了課本之中,比如說完璧歸趙、將相和等。他憑藉著自己的聰明才智,官位一路飆升,成為了趙王的得力助手。同時期的,還有一位重量級人物-廉頗。兩個人非但沒有水火不相容,反倒成為了知己。可能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疑惑,存在利益衝突,為什麼二人還能交好呢?

其中有不少的人都為廉頗抱不平,因為他是靠真刀真槍混到今天這個位置的。而藺相如呢,並沒有上過戰場,官位卻比廉頗還要高。就連旁人都覺得心裡不平衡,廉頗卻不以為然,這也間接地反映出了他胸懷寬廣,成大事者往往就需要這樣的大智慧。兩個人雖然存在一定的利益衝突,但是卻有著共同的目標,那就是為國效力,這是讓兩人關係升溫的關鍵。同樣是君王的寵臣,為什麼不能平起平坐,擁有相同的位分呢?

首先,就要從大環境著手了。當時局勢動盪,馳騁沙場是常有的事情。為了能夠鞏固政權,趙國希望能夠培養出更多的武將來。因此很多年輕的有志之士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就會選擇參軍從武。在這樣的大環境之下,武將逐漸趨於飽和。雖然說廉頗為趙國立下了汗馬功勞,但也有不少與他平分秋色的人,比如說李牧等。所以廉頗,有一些被掩蓋住光芒了。反觀藺相如,當時的文官本來就少,再加上藺相如確實才能出眾,有兩把刷子,自然炙手可熱。所謂物以稀為貴,大抵說的就是這樣的道理。

但是也不能否認藺相如的功績,他為治國理政提出了很多寶貴意見。同時也為趙王保全了顏面,讓家國免受強國的欺凌。廉頗呢,更多是憑藉自己的硬實力,一步一個腳印,最後贏得了趙王的重視。但也正是這一特性,讓他和趙王之間只能以君臣之禮相稱,而不能僭越位分。反觀藺相如,本來就是趙王身邊親信引薦的。趙王曾多次請他出山,這份知遇之恩讓他感激不盡,所以格外的忠心,因此也晉升地飛速。

總的來說,藺相如的官位比廉頗高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除了深受趙王的器重之外,藺相如足智多謀,為趙國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此前,他和廉頗之間還是存在諸多嫌隙的,在很多觀點上都不一致。而後便有了我們熟悉的故事-負荊請罪,倆人徹底把話說開了。富有大智慧的藺相如希望二人能夠冰釋前嫌,一致對外,共同為趙國謀發展。廉頗聽後,自慚形穢,深深被其所折服。

後來,倆人便統一了戰線。藺相如身為一名出色的政治家,主要在朝堂上施展才華。而廉頗呢,則利用自己的軍事才能,在戰場上發光發熱。同樣是趙王的左膀右臂,他們都在很好地堅守崗位,為趙國貢獻出屬於自己的一份力量,最終成就了一段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