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潮|九九頌重陽

2024-10-11     錢江晚報

潮新聞客戶端 徐子涵

人間百善孝先行,福樂重陽敬老情。

今年的重陽,又一次如期而至。佳節當日,我帶上外婆,登高遠眺。

那是個風輕雲淡的日子。層巒疊翠的山崗,被金風渲染,五色斑斕,遼闊的天際偶爾略過南歸雁陣,日光溫煦和暖,秋意濃墨重彩。

我挽住她纖弱細瘦的臂膀,下意識的放緩了速度。陽光里的老人銀髮根根刺目,身軀佝僂,步履蹣跚,歲月的罡風,將外婆面龐上為數不多的膠原蛋白,風乾殆盡。

我這才意識到,與自己朝夕相對的外婆,竟也如此蒼老。平時,只知來去匆匆,埋首電子產品,渾然不覺,她深陷的眼眶,已經眼球渾濁、細布血絲。心,擰緊酸痛。

儘管慢慢地踱著碎步,可老人還是因坡度的逐漸加高,而顯得力不從心,溝壑縱橫的額頭沁出密密汗珠,我忙掏出紙巾替她擦拭。

「誒,人老了,不中用啊,就這幾步路,都走不動。」外婆粗聲喘氣,眼裡略帶傷感地嘆息。

我趕緊安慰道:「外婆,您別多想,沒事的,這座山本就陡,是我沒考慮周全。先喝口水潤潤吧。」我趕緊打開水壺,看老人俯身一飲而盡。

「外婆,現在好些了嗎,要不再原地休整一下。」我關切地詢問老人。

「也好。」外婆正中下懷地點點頭:「這把老骨頭,根本走不快,還是等會兒再上路。」

於是,我們祖孫倆找了塊平坦石頭,在樹陰底下並肩休憩。我對外婆說:「外婆,等剝好橘子,我來喂您吃。」

話音未落,我嫻熟地剝開橘皮,一瓣一瓣、小心翼翼地喂入老人的嘴中,她像個孩子似的,滿足欣快,嘴角上揚。這一幕,恍若似曾相識——沒錯,回想起兒時,老人嘔心瀝血的養育照料,只希望我這個自幼體弱的稚童,健康成長。

就在某個瞬間,老人原本迷暗灰濛的瞳仁,像黯夜中忽而閃現的霓虹,被外孫女的愛,倏然點亮。乾癟的臉上,煥發幸福的榮光,神采飛揚。她頗為享受地閉上了眼睛,用心靈去體會,這裡邊所飽含的甜蜜滋味。

要知道,外婆這一輩子,為著整個大家庭,付了青春又付一生。無論曾經養育三個子女的含辛茹苦,抑或如今尚為我子孫輩操碎心腸,她卻始終甘之如飴,不求索取,像一根紅燭,默默地燃燒自己,奉獻最後的光輝。

思及此處,淚濕眼眸。我不由想起老人常說的一句俗語:「父母想孩子,像路那麼長,孩子想父母,像筷那麼短。」以前不諳其意,現下深以為然。

可憐天下父母心,畢生勞碌只為情。身為長輩,從來都是先幸福著兒孫的幸福,先憂慮著孩子的憂慮。

尤其是外婆,每每目睹孱弱的我,陷入病痛的折磨後,更是食不知味、神傷垂淚。老人明明目不識丁,為了給我積福竟暗下決心,自學厚重的經書古籍。四處求神拜佛,祈願外孫女一生平安順遂,其間只恨不能以身相替。山無言,水無語,卻已見證——此心永恆!

重陽節,而今又稱「敬老節」。它其實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日期在每年農曆九月初九。《易經》中,「九」數為陽數,「九九」兩陽數相重,故曰「重陽」;因日與月皆逢九,故稱為「重九」。九九歸真,一元肇始,古人認為九九重陽是吉祥的日子。

古時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拜神祭祖及飲宴祈壽等習俗。傳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內涵。故而,登高賞秋與感恩敬老是當今重陽節日活動的兩大重要主題。

兩九相重,日月並陽;人間忽晚,桑榆霞彩;菊桂爭妍,共醉重陽;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古來孝子賢孫忙,盡心何必只重陽?陪伴,永遠是最長情的告白。我想,重陽節存在的終極意義,是為了提醒世人,感念祖輩,愛的奉獻,慎終如初,銜恩赴遠。

外婆,請放心,孩提時代,您是我最堅強的倚靠,從今往後,我就做您最忠實的拐杖!時光清淺處,一步一安然!

「轉載請註明出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284408c52d322d56ce02f31c703880b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