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華遺囑庫2023年「十大典型案例」發布,涉及再婚家庭遺產繼承、獨生子女繼承、虛擬財產繼承、遺產管理人服務等多方面,呈現出遺產繼承的複雜性和多樣性。其中一個案例引起網友關註:
上海一位有3個子女的老人,
立遺囑將位於上海的3套房產
全部捐給寵物醫院,
用以照顧她養的貓貓狗狗
以及它們的後代。
親情淡漠,老人更改遺囑
小編查詢發現,這則新聞在去年10月就曾被媒體報道:
上海的劉阿姨三名子女都已成家,且事業有成。第一次來到中華遺囑庫訂立遺囑時,劉阿姨將自己名下三套房產分別留給了三名子女。
但好景不長,在劉阿姨後續生病治療過程中,子女一次都沒探望過,後續的生活中也沒有盡到贍養義務。只有劉阿姨養的寵物陪伴在她左右,成為她孤獨生活的慰藉。
因此,劉阿姨更改了遺囑,將自己名下全部房產捐贈給了寵物醫院,希望寵物醫院能在自己百年後照顧好自己的寵物以及寵物的後代。
當時媒體記者採訪中華遺囑庫江浙滬區域負責人黃海波時,他表示,儘管根據我國現行法律,寵物不是繼承主體,遺產不能留給寵物。但自然人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贈與國家、集體或者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我們也告訴了阿姨(房產)贈與寵物醫院會存在的風險,如果之後子女對她的態度能好轉,阿姨還是可以更改她的遺囑。」黃海波說。
解析:根據《民法典》1133條的規定,自然人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贈與國家、集體或者法定繼承人以外的組織、個人。同時中華遺囑庫倡導,成年子女應積極履行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弘揚和諧家風,維護公序良俗。
由財產繼承引發的糾紛屢見不鮮
中華遺囑庫相關負責人介紹,隨著我國家庭財富的不斷積累,人口老齡化的演進,以及家庭結構與家庭觀念的不斷變化,財產分配問題日益複雜,由財產繼承引發的糾紛屢見不鮮,因此做好遺產規劃,能幫助更好地解決家庭糾紛矛盾、促進家庭和睦與社會穩定。
1
黃昏戀老人立遺囑,為離異女兒留保障
在一次活動中,年近七旬的秦先生邂逅了陳女士,兩人互有好感並決定結婚。
為了避免黃昏戀背後可能出現的遺產繼承風險,也為了給離異的女兒留下保障,秦先生再婚前,來到中華遺囑庫訂立了遺囑,明確自己的所有遺產由親生女兒繼承。
案例查看
《民法典》1127條中規定,配偶、子女、父母是第一順位繼承人。因此,年輕的陳女士作為秦先生的再婚配偶,可以繼承秦先生的遺產。
為了防止未來遺產繼承可能存在的爭議和糾紛,秦先生在婚前訂立了遺囑,將自己名下的所有財產進行了分配,保障了家人的安穩生活。
法律評析
法律評析
(上下滑動查看)
2
為了財產不被女婿分走,老人定向傳承給女兒
年近七旬的沈阿姨擁有一套父輩留下的房產。近期,沈阿姨的獨生女即將結婚。沈阿姨在高興之餘也擔心,自己和老伴百年之後,女兒繼承房產,一旦婚姻出現變故,女婿會分割掉房產的一部分。
後來,沈阿姨選擇了保障性條款,通過訂立遺囑的方式,將自己所有遺產定向傳承給女兒個人。沈阿姨表示,遺囑是他們留給女兒最好的保障,房產是女兒最後的「避風港」。
案例查看
《民法典》1062條規定,夫妻在婚姻關係存續期間所得的繼承或者受贈的財產,為夫妻的共同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也就是說,女兒從沈阿姨那繼承的遺產,屬於她和丈夫的共同財產。一旦婚姻破裂,丈夫很有可能分割掉遺產的一部分。
《民法典》1063條第三項也規定,遺囑或者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一方的財產,這屬於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所以沈阿姨訂立了遺囑,將遺產定向傳承給女兒,避免了女兒婚姻變故後,財產被分割的可能性。
法律評析
法律評析
(上下滑動查看)
網友:遵從內心就好
對於阿姨立遺囑
將財產留給寵物醫院這則新聞
網友也紛紛評論:
每個人都有支配自己財產的權利
遵從內心就好
不過也有人表示擔憂
萬一以後寵物醫院
沒有將財產用在寵物身上呢?
對此,你怎麼看?
歡迎評論區交流
來源:廣州日報、北京日報、南方+、光明網、錢江晚報
編輯:田原 丨審核:胡亞妮丨簽發: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