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為穿越者的王莽,如何憑家族200年的積累,和平篡奪西漢江山

2024-01-19     阿斗愛

原標題:被稱為穿越者的王莽,如何憑家族200年的積累,和平篡奪西漢江山

公元5年,西漢平帝即將去世,長安的皇宮中發生了中國歷史上影響深遠的一件事,權臣王莽帶兵闖進後宮,想要從太皇太后王政君手中奪走西漢的傳國玉璽。

可是王政君死活都不肯交出來,於是王莽讓人上前搶奪,王政君一氣之下就把傳國玉璽朝地上摔去,摔掉了一個角,但最終玉璽還是落到了王莽的手裡。

這一天是西漢王朝的最後一天,在兵不血刃的情況下,王莽廢除了即將死去的漢平帝劉衎[kàn],以及準備登基的大漢皇太子劉嬰,奪取了整個江山。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王莽篡權還是受到了朝野上下的普遍支持,並且西漢皇族的劉姓家族也同樣有許多人支持他。

取得江山之後,王莽建立了一個新的朝代,取名為「新朝」,並推行了種種在當時看來不合時宜,卻非常符合如今現代社會理念的政策。

而就是因為這些政策,讓現代許多人懷疑,王莽是否是從現代社會穿越到古代的人物,因為他的許多認知都是遠遠超過當時的社會狀況的。

王莽是否是穿越者無從考證,但是王莽推行的各種新政,確實在現代人看來具有很高的超前性。

而其之所以最終能夠篡奪江山,與其家族積累和個人努力以及運氣都息息相關。

那麼他是怎麼在兵不血刃的情況下讓碩大的西漢江山落入自己之手的呢?篡權之後他又都推出了哪些極為超前的舉措呢?本篇文章為大家悉心解讀。

家族的沒落與崛起

王莽家族的歷史還要從戰國時期說起,其實王莽家族本來並不姓王,而是姓田,戰國七雄中的齊國國君田姓者就是王莽的祖宗。

齊國的最後一位國君是田建,面對當時秦國侵吞六國的野心,田建選擇不與任何一個國家結盟,希望能夠以這種辦法來置身事外,達到避免被秦國吞併的目的。

但是田建看錯了秦國,無論六國是否與秦國為敵,秦國都要吞併六國。

結果秦國把其他五個國家都吞併之後,就把矛頭指向了齊國,此時的田建追悔莫及,但也無可奈何,只能眼看著秦國把齊國吞併。

但好在田建出於對百姓的愛護,沒有激烈抵抗而惹得秦國對齊國軍民進行無情的殺戮。

齊國滅亡後,除了田建被秦始皇害死以外,其後代則開始流落民間。

直到秦朝末年,田家人方才又冒了出來,響應天下各路豪傑的號召,一起推翻秦朝的殘酷統治。

田安帶領著一支部隊,在秦朝末年也成了討伐秦朝的一支起義軍,在一次與項羽的大軍合作之後,就被收歸入了項羽軍隊之中。

後來項羽帶兵打敗秦軍主力而稱王,並形成了天下最大的一方勢力,田安也被項羽封為了濟北王,占據著現在山東的一塊地方。

田安本來是田氏家族的掌權者,但是有一個叫田榮的族人並不服田安的管理,突然起兵造反,殺害了田安。

項羽馬上帶兵前去平叛,而此時項羽的楚軍因為防守空虛而給了西部的漢王劉邦可乘之機。

劉邦在「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之後,趁機向楚軍發起進攻,於是楚漢戰爭就此爆發,王莽的祖先被刺殺這件事,間接導致了楚漢之爭的開始。

田安被殺後,田榮極力追殺其後人,田安的兒子田義為了逃避追殺,直接把自己的姓改為「王」,從此以王義的名字隱居了起來。

後來劉邦戰勝項羽建立漢朝的時候,王義的家族已經成為了寂寂無名的氏族,但是王義並沒有就此甘於平庸,極力培養自己的後代。

就這樣隨著西漢王朝逐漸進入休養生息的階段,王家也默默走在了崛起的道路上。

王義把兒子王遂培養成了精通學問和醫術的讀書人,王遂又把下一代的王賀培養為了西漢的一個地方官,而王家真正開始發跡,則是從王賀的兒子王禁開始的。

當時漢朝已經實行了察舉制度,許多人做官都是靠推薦,大多數為官之人其後代都能輕易進入仕途。

王賀讓兒子王禁前往長安學習法律,並且讓其在家族人脈的幫助下做到了廷尉史一職,相當於監察部門的一名監察官。

王禁就是王莽的爺爺,王莽家族到了王禁這一代,算是開始接近西漢的權力核心,並且在人口上開始快速增長。

但是後來的一次偶然的幸運機會,讓王家提前開始走上了通往權力巔峰的道路。

雄起的外戚家族

當時正值漢宣帝劉詢在位,太子劉奭【shì】是一個專情之人,家中除了太子妃以外還有多名妻妾,但是他只喜歡太子妃一人。

後來太子妃因病去世,劉奭傷心欲絕,對其他妻妾也依然沒有什麼興趣,於是長時間沒有子嗣。

其父漢宣帝劉詢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他將一批新選上來的秀女送到太子府上讓太子挑選,希望能彌補太子的喪妻之痛。

而當時王禁的次女王政君就是其中的一名秀女,並且幸運地被太子選中,還明媒正娶成為了太子妃。

此事對於整個王家來說都是一件具有重要意義的事情,這意味著如果不出意外的話,王政君會成為未來的皇后,到了那時候王家就成為了皇親國戚,地位將舉足輕重。

後來更讓王家人高興的是,王政君為太子生下了一個兒子,母以子貴,王政君在皇家的地位變得更加重要。

漢宣帝死後,太子劉奭順利繼承了皇位,此為漢元帝,王政君也就此成為了皇后。

雖然如今的王家成為了皇親國戚,但是無奈的是漢元帝對自己的這位皇后並沒有太多好感,當年選王政君作為太子妃,很大程度上也只是為了延續香火而已。

因此王家的發展始終受到漢元帝的打壓,雖然漢元帝沒有雄才大略,但是也清楚外戚大肆發展會影響皇家的權力,於是在漢元帝在位的十六年里,王家的發展都受到壓制。

可即使如此,王家作為皇親國戚,也一直在逐漸擴大自己的權勢。

王禁的八個兒子中,次子王曼就是王莽的父親,可惜王曼英年早逝,死去的時候王莽年紀還小,王莽因為缺少父親的庇護而小小年紀就行事小心,為人懂事。

當時王莽的幾個叔叔伯伯都相繼被封了侯,而只有王莽的父親因為早早去世而沒有獲得侯爵。

王莽的那些堂兄弟都因為出生在權勢家族而從小驕奢淫逸,飛揚跋扈,不求上進,貪圖享樂。

而只有王莽為人謙和、好學上進,幼年喪父的生活經歷,讓他非常渴望能夠靠自己的努力出人頭地。

因此他行事一向謹小慎微,恪守儒家思想的行為準則,孝敬母親、敬重兄嫂,在整個王家的年輕一代中成為了道德楷模。

起初身為皇后的王政君,提拔的基本只是自己同輩的兄弟。

而後來隨著漢元帝去世,王政君的兒子劉驁(漢成帝)繼承了皇位,此時的王政君成為了皇太后,再也沒有人可以制約她的權力。

於是她更加肆無忌憚地提拔王家人在朝中擔任實權職位,其大哥王鳳直接被提拔為了大司馬,即全國軍隊的總司令。

而此時王莽這一代也已經長大,王政君也逐漸開始提拔後輩人進入官場。

但是王政君這時候才發現,王家的後輩中幾乎所有人都沉迷於聲色犬馬,難堪大任,只有努力求學、為人謙和的王莽身懷才幹,是個可塑之才。

本來王政君和王莽的父親王曼只是同父異母的兄弟,再加上王曼死得早,王政君並沒有和這個侄子有過太多相處。

而如今她從王莽身上看到王家未來的希望,於是開始極力提拔王莽。

王莽在姑姑的提攜下更加上進,使得越來越多的人對其讚賞有加,而且王莽那些身居高位的叔叔伯伯們也在朝堂上極力提拔他。

當時的漢成帝是王莽的姑家表哥,自然也樂於提拔這位能力突出又道德高尚的表弟,於是王莽的上位之路走得異常順利。

所謂因禍得福就是如此,王莽因為幼年喪父,反而讓他沒有變得驕奢淫逸,結果毫不費力地就在整個王家脫穎而出,走上了姑姑和叔叔伯伯們為其鋪就的上位之路。

漢成帝本人和父親一樣缺少文武韜略,在位期間和王家的那些表兄弟們一樣沉迷於聲色犬馬,朝堂政務基本交給了王家的舅舅們和表弟王莽打理。

好在王家的這些執政者還算勤勉,把朝政之事打理得井井有條。

後來王莽的叔叔伯伯們相繼去世,王莽便逐漸成為了朝堂之中的中流砥柱,以其出色的執政能力,和極高的道德聲譽,獲得了當朝大臣們的信服。

王莽如何兵不血刃篡奪西漢江山

在當時人們的眼裡,王莽的道德水準高到了什麼程度,用幾個例子就能說明。

當時的達官顯貴嫌少有同情窮人之輩,而王莽則不同,他常常拿出自己的俸祿,來接濟周圍的窮人,為此還曾經賣掉了自己的車馬。

因此王莽不僅在朝臣中廣受讚譽,而且在百姓中也被看作活菩薩。

在許多人看來,王莽遵守道德的程度,在當時的整個權貴階層幾乎無人能及。

有一次其二兒子殺死了家裡的一個奴僕,本來身為皇親國戚並不用承擔刑罰,如果自己願意的話可以賠點錢就此了事,但是王莽卻非要讓兒子為奴僕償命,結果兒子在王莽的逼迫下自殺身亡。

這些遠遠超出當時道德水準的行為,讓王莽擁有著極高的朝野聲望,然而,後來皇權的波動讓王莽的仕途也隨之產生了變數。

王莽的表哥漢成帝去世後,因為膝下無子,便在去世前從二弟那裡過繼了一個孩子作為兒子,這就是後來接替其皇位的漢哀帝劉欣。

雖然劉欣名義上是王政君的孫子,但是畢竟沒有血緣關係,其登基之後便極力提拔自己親生母親和祖母那邊的親戚,打壓以王政君為代表的王家。

隨後王莽被漢哀帝罷官,並在河南新野隱居下來,此後數年中,王家在另外兩個外戚家族的排擠下走了幾年的下坡路。

令王家人高興的是,漢哀帝僅僅在位六年就去世,朝政大權重新回到了身為太皇太后的王政君手裡,她為了儘快恢復王家的權勢,馬上把侄子王莽召回來擔任了大司馬,執掌全國兵權。

此時王政君和王莽共同把持著朝政,為了繼續操縱權柄,他們決定從劉姓家族中找一個年幼的孩子繼承皇位,中山王劉衎成為了最好的人選。

劉衎是王政君的丈夫漢元帝的孫子,其父親是漢元帝與另一個夫人所生的兒子。

三兒子是劉興,劉興也只有一個兒子就是年幼的劉衎,從宗法上來講,劉衎也是王政君理應扶持的最合適人選,而從個人目的上來講,這也是王政君所希望的人選。

劉衎九歲登基,是為漢平帝,登基五年之後突然去世,有傳聞說是被王莽下毒害死。

本來既定的繼位者是王莽從皇室宗親中找來的2歲的劉嬰,但是此時王莽已經執掌朝政大權幾十年,劉姓皇帝早已經形同虛設。

於是朝廷中有越來越多的大臣表示希望王莽直接登基做皇帝,以更好地匡扶天下。

王莽此時也已經不再掩飾自己的野心,在朝臣們的支持下,他沒有再讓劉嬰繼位,而是直接篡奪了皇位。

其不僅受到了朝臣們的普遍支持,就連劉姓皇族都有不少人表示認可,但是一直支持王莽上位的姑姑王政君此時卻極力反對王莽的做法。

她認為這是大逆不道之事,拒絕向王莽交出傳國玉璽,可是抵不過王莽派人硬搶,憤怒之下王政君把玉璽摔在地上,摔掉了一個角。

王莽派人修復之後就拿著傳國玉璽登基了,並建立了一個新的朝代,名為「新朝」。

王莽登基後實行了許多在當時看來非常激進,卻又十分符合如今現代的社會主義建設的措施。

如將全國土地收歸國有,作為「王田」,然後把王田分配給廣大勞動者耕種,不允許私人買賣田地,使得耕者有其田。

王莽改革了奴隸制度,不允許買賣人口,減少了奴隸的人口數量。

另外王莽還改革經濟,為農商之人提供貸款,對於技術發展王莽也十分重視,在他的推動和參與下,當時的人發明出了現代人所使用的遊標卡尺,無論是使用原理還是外形,與現代的遊標卡尺都極為相似。

另外他還想要發明飛機,可惜由於材料和技術的局限而沒能成功。

這讓許多人不得不懷疑,王莽是不是從現代穿越回西漢的穿越者。

但是可惜的是,王莽的這些舉措因為缺少社會改革基礎,以及觸犯了太多貴族的利益,而遭到了強烈反對。

於是不久之後,農民起義從各地興起,以劉秀為首的起義部隊推翻了王莽的政權,建立了東漢王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279a2067fcfa50cbc795c9cc565d9d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