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資本的參與,為水務行業的發展與創新注入活力

2023-09-23     普華有策

原標題:社會資本的參與,為水務行業的發展與創新注入活力

社會資本的參與,為水務行業的發展與創新注入活力

1、行業發展概況和趨勢

水資源是人類生活和生產活動中必不可少的物質基礎。一直以來,供水行業都是關係國計民生的重要行業之一,隨著我國城市化進一步推進,居民、工商企事業單位等社會主體的用水需求日益增加,對用水質量亦提出更高要求。

(1)我國水資源狀況

我國水資源總量位於世界前列,但人均水資源量較低。根據水利部發布的《2022年中國水資源公報》顯示,截至2022年,全國水資源總量為27088.1億立方米,2022年全國供水總量和用水總量均為5998.2億立方米。

(2)用水情況分析

從用水結構來看,農業用水、工業用水和生活用水為我國用水總量的主要構成部分,其中,農業用水總量占比超過50%,主要由於我國作為農業大國,耕地面積廣且相關用水量較大所致。2017年以來,農業、工業用水量逐年略有下降,而生活、生態方面用水量保持增長。2022年全國供水總量和用水總量均為5998.2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為4994.2億m3,地下水源供水量為828.2億m3,其他(非常規)水源供水量為175.8億m3;生活用水量為905.7億m3,工業用水量為968.4億m3,農業用水量為3781.3億m3,人工生態環境補水量為342.8億m3。

2、供水行業發展趨勢

(1)市場需求總體保持穩定增長態勢

近年來,隨著全國經濟增長以及城市化水平不斷提高,對我國用水需求形成長期支撐。根據數據顯示,2017年至2021年期間我國總用水量最低值為5812.90億立方米,最高值為6043.4億立方米。

(2)投資主體多元化

長期以來,我國供水企業多為地方政府投資的國有企業,但隨著國家相關政策的出台,供水行業原有的政府壟斷壁壘已經逐漸被打破。《關於加快市政公用行業市場化進程的意見》(建城[2002]272號)、《國務院關於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10]13號)、《關於進一步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入市政公用事業領域的實施意見》(建城[2012]89號)等政策明確鼓勵具備條件的市政公用事業項目可以引入社會資本,採取市場化經營方式。而越來越多社會資本的參與,亦為供水行業的發展與創新持續注入活力。

(3)供水價格機制進一步市場化

水為社會生產和居民生活的必需品,價格彈性較低。長期以來,我國水價按照政府指導價進行調整,整體處於較低的水平。由於供水價格的限制,供水行業盈利普遍較低,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行業發展。基於此,國家有關部門已逐步出台政策,促進供水行業定價機制的市場化。例如,國家發改委頒布的《關於創新和完善促進綠色發展價格機制的意見》(發改價格規[2018]943號)指出,要完善城鎮供水價格形成機制,建立充分反映供水成本、激勵提升供水質量的價格形成和動態調整機制,逐步將居民用水價格調整至不低於成本水平,適時完善居民階梯水價制度;非居民用水價格調整至補償成本併合理盈利水平,並進一步拉大特種用水與非居民用水的價差。未來,隨著水價政策進一步完善及落實,供水行業的定價機制將更趨向市場化,從而促進行業內企業優勝劣汰,提高供水企業服務社會的意願和能力。

(4)信息化建設需求大

為進一步提高管理效率、降低供水成本,我國供水企業對信息化建設存在較大需求。供水企業通過提升自身信息化水平,可提高供水調度、管網監測的能力,從而降低供水漏損率以及事故率。並且,供水企業通過網際網路、大數據等技術,可促進日常管理的精細化,從而更好地服務轄區內用戶,進而增強自身綜合競爭力。

3、行業競爭狀況

我國水務市場的巨大發展空間和良好的投資前景受到社會資金的青睞,特別是2002年《關於加快市政公用行業市場化進程的意見》的發布,標誌著政府逐步減少對水務等公用行業的管制。部分國際領先的水務企業憑藉雄厚的資本、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通過收購、兼并等方式陸續搶占國內部分市場。同時,隨著我國城鎮化以及供水行業市場化不斷推進,部分民營企業憑藉高效的管理機制以及市場化運作能力,逐漸成為我國水務市場的參與者之一。而多元化的參與主體使得國內水務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優秀的地方水務公司可以充分利用資本市場,通過跨區域的兼并、整合,輸出先進的技術、管理與服務,實現自身快速發展並帶動行業進步。

4、行業壁壘

(1)行業准入壁壘

由於水務行業是為全社會提供最基本的服務,水的質量直接關係到居民身體健康和工業企業生產,因此這些都要求保證居民生活用水、工業生產和城市建設用水等符合相應的規範和行業標準。目前,各地方政府對水務行業企業的投資主體、設立標準、建設規劃、設施標準、運行規則、收費標準、安全標準、環保標準等方面均進行嚴格的審查和資質監管。因此,供水行業的新進入者存在較高的行業准入壁壘。

(2)區域壟斷性壁壘

供排水管道具有不可以移動性和不可替代性等特徵,供排水設施與供水區域一旦確定,運營商在服務區域的經營便具有壟斷性。供水行業屬於市政公用事業,供排水設施建設必須符合城市發展規劃,供排水設施一般不可重複建設。因為成本等原因,自來水一般很難遠距離在各個市場流通,因此水務公司只能在其供排水管道覆蓋的區域內進行供水,所以供水行業一般存在區域壟斷性特徵。

(3)資金壁壘

目前,水務行業投資主要集中於供排水設施的投入,投資金額巨大。同時,由於水務行業屬於市政公共行業,產品定價受到政府監管,造成投資回收期較長。因此,行業新進入者面臨較高的資金壁壘。

更多行業資料請參考普華有策諮詢《2023-2029年水務行業細分市場調研及投資可行性分析報告》,同時普華有策諮詢還提供產業研究報告、產業鏈諮詢、項目可行性報告、項目後評價報告、十四五規劃、BP商業計劃書、產業圖譜、產業規劃、藍白皮書、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諮詢等服務。(PHPOLICY:LDL)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277f4cd2bc4060abf49c1897cfc666a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