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報名錄取名單公布了,女兒馬上就要成為一名幼兒園的小朋友啦。在給女兒準備報名幼兒園的時候,發現群里的媽媽們都很緊張,生怕沒選到好的幼兒園,也見識了「幼兒園就開始卷」:
- 有人為了孩子讀到市中心更好的幼兒園而提前一年搬家;
- 有人為了孩子能享受雙語教學不惜花費十幾萬讀高端私立。
好吧,我們家比較躺平,也沒有強大的經濟實力去卷,讓娃乖乖上個普惠公立幼兒園就行了。
再者,我很贊同一個觀點:
「每一個孩子一生中都要接受三種教育,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家庭教育不僅是基礎教育,而且是主導的教育,會給孩子深入骨髓的影響,是任何學校教育及社會教育所代替不了的。」
孩子最終會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最終會過上什麼樣的生活,取決於他所受到的家庭教育,和錢多錢少沒多大關係。來自這6類家庭的孩子,長大後一定不會比同齡人差!
01
善於鼓勵的家庭也可以說是支持性家庭。每一個人都渴望得到別人的肯定和鼓勵,而孩子最需要的是來自父母的鼓勵和肯定。
無論孩子在學習上有困惑還是遇到了生活中的挫折,父母總是能第一時間給予鼓勵和支持。這種無條件的愛,是孩子最堅實的後盾,能讓孩子感受到溫暖,培養他們面對挑戰的勇氣和自信。
02
學習型的家庭有一個現象不知道大家發現沒:你想讓孩子去讀書,不需要開口,只要父母手上拿本書在那看,孩子也會放下手中的玩具,換成書本。這就是模仿和學習。孩子最擅長做的事。
學習型的家庭,有一個很明顯的特徵,一定有書櫃,擺滿了各類書籍,常常會圍坐在一起討論新知識,新感悟。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中自然而然地培養起對知識的渴望和探索精神,學會獨立思考,形成終身學習的習慣。
03
溝通開放的家庭顯著特點是,父母會為孩子設定清晰的規則和期望,讓孩子知道什麼是可以接受的行為,什麼是不可以接受的;同時,孩子可以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而父母總是耐心傾聽並給予積極的反饋。
在有愛有適當規則約束的溫暖家庭環境下,長成起來的孩子更有責任感、尊重和正直等美好品質。
04
有責任感的家庭責任感是這個家庭的核心價值觀。父母通過自己的行為來教育孩子,無論是完成家務還是幫助他人,都讓孩子明白每個人都應該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對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不會大包大攬,懂得放手讓孩子獨自面對。這種教育方式能讓孩子從小就懂得責任和擔當,生活自理能力也會更強。
05
情感穩定的家庭情感穩定的家庭能為孩子提供一個和諧的生活環境。父母之間相互理解,相互扶持,共同面對生活的挑戰,對孩子來說,看到的是父母親密的合作,是父母面對苦難始終抱有的積極心態。
孩子在這樣的家庭中,可以習得情緒管理能力,能夠在壓力下保持冷靜,也能用樂觀的心態去應對困境,這為他們未來的成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06
教育觀一致的家庭有句話說,三觀一致的人在一起才能相處舒服,走得長遠。對一個家庭來說,父母的教育觀一致,孩子才能活得自在,學得自在。
在教育孩子這件事上,如果父母互相拆台對著干,雖然兩個人的出發點都是好的,但孩子夾在中間不知道該聽誰的,心理會矛盾重重。
反之,父母彼此理解對方在教育上的想法和觀點,減少誤解和分歧,和諧的家庭氛圍更有利於孩子學習、成長。
美國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說:「一個健康的童年是一個人能夠給予自己的最佳禮物。」良好的家庭氛圍正是這份禮物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就像陽光和雨露一樣滋養著孩子的心靈。
在這樣的環境中,孩子能夠感受到愛、安全和歸屬感,這對他們的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都有著深遠的影響。願所有孩子的一生都充滿愛、健康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