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警察局長,後來當上民國部長和總理,新中國成立後,更加風光

2023-10-31   歷來現實

原標題:清朝警察局長,後來當上民國部長和總理,新中國成立後,更加風光

清朝警察局長,後來當上民國部長和總理,新中國成立後,更加風光

1913年元旦,一輛汽車駛向紫禁城,從車上下來一個官員直奔金鑾殿。

在那裡,他不卑不亢地對溥儀說:「我代表民國大總統袁世凱來向您拜年。」

剛好馮國璋的秘書胡嗣瑗也在場,他大聲呵斥道:「你站著向皇上拜年,成何體統?」

「現在是民國,你莫非還以為是大清王朝?」那人正色用河南話回懟道,「要不是看你是俺貴州老鄉,非讓你出醜不中。」一番話說得那人面紅耳赤,灰溜溜躲到了溥儀後面。

一晃到了1961年,此人90歲大壽,全國政協內熱鬧非凡,他的祝壽活動就在這裡舉行,周恩來總理笑容滿面,舉杯說道:「祝您老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這個人,就是本文的主人公,名叫朱啟鈐,當初他是作為袁世凱的禮官前往給溥儀拜年的。而周總理祝壽的時候,他已然是新中國的政協委員。

把民國算為一個朝代的話,它的壽命並不算長,滿打滿算37年,跟隋朝壽命相等,只比秦朝和王莽建立的新朝時間長一點。

中華民國是個奇葩的「朝代」,雖然壽命短,但是首腦卻多得超乎想像,光是北洋政府的總理就有22個。北洋政府存在了17年,不到一年就換一個總理,這節奏真是走馬燈似的,讓人眼花繚亂。

而蔣介石奪取政權之後,又誕生了13位政府首腦。

在這些政府首腦中,有一個名叫朱啟鈐的總理,堪稱是歷史的活化石,見證了4個「朝代」,即清朝、中華民國(北洋政府、國民政府)和中華人民共和國。

朱啟鈐的經歷實在太過於奇特,而他本人也是個老壽星,他的人生正好就是一部中國近、現代史的寫照。

朱啟鈐祖籍貴州,1872年生在河南信陽一個官宦家庭。用今天的話說,也是個官二代,含著金鑰匙出生的。

家庭環境很重要,朱啟鈐的父親是個文人,這讓他的基因染上文學的成分。不用說,朱啟鈐是在書堆中長大的,就連呼吸的都是書卷氣。

朱啟鈐父母的具體情況,我們知道的不多,但是從朱啟鈐姨父來看,他的家世了不得。他的姨父非常厲害,曾經當過大清朝軍機大臣,名叫瞿鴻機。

瞿鴻機這個名字,知道的人不多,但是他在近代歷史中確實是個繞不開的名字。電視劇《走向共和》中,就有他的不少鏡頭。

袁世凱的下屬段芝貴花了一大筆錢,買了一個名妓楊翠喜,送給了慶親王奕劻的公子載振,這屬於典型的性賄賂。這事被載灃得知,以此大做文章,想扳倒袁世凱。慈禧將此事告訴軍機大臣瞿鴻機,說「我想讓慶親王回家養老」。

瞿鴻機附和道:「那也不錯,可保住慶親王的晚節。」

誰知道,瞿鴻機的學生吳毓鼎卻沒有經過自己的老師,私自寫了一篇通訊稿,把慈禧太后要罷免慶王奕劻的消息捅給了報館,弄得滿城風雨。慈禧大怒,認為瞿鴻機對朝廷不忠,吃裡扒外,將其趕出了軍機處。

歷史上的瞿鴻機是個絕對牛人,曾經擔任過五個省的學政,相當於現在的教育廳長,在當時沒有那麼多的事,主要負責招生工作。

八國聯軍進京後,因為主張鎮壓義和團,向列強求和,得到慈禧賞識,從此平步青雲,先後擔任工部尚書、軍機大臣、政務處大臣和外務部尚書。

古代婚姻講究的是門當戶對,朱啟鈐有這樣厲害的姨父,外公一定也不是尋常人,他母親必然是大家閨秀。能娶他母親,父親當然也不是普通百姓。

常言道「背靠大樹好乘涼」,不管怎麼說,有了如此能呼風喚雨的姨父,朱啟鈐就贏在了起跑線上,成為幸運兒,想不出人頭地都難。

當然,在這樣的環境中,朱啟鈐自然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滿腹經綸,才高八斗、學富五車。

然而中國是個人情社會,「朝中有人好做官」,沒有人脈的話,從政之路是非常艱難的,也不會走太遠。有了這樣好的人脈,在步入官場之後,朱啟鈐處處受到照顧,一路順風順水也是必然的。

朱啟鈐是1872出生的,參加考試的時候,姨父剛好擔任四川學政,而他就在四川報名參加的「高考」。

他這個姨父,還兩次擔任過主考官。在考試的時候,有個在教育部門當頭的姨父,想不被照顧都難。朱啟鈐金榜題名,是毫無懸念的。

考取功名之後,步入官場,此時的姨父已經是慈禧老佛爺身邊的紅人,進入了軍機處。朱啟鈐要雨得雨,要風得風,令人羨慕地當上了「京師大學堂譯學館工程提調及監督」。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院長」,這個官職看起來不大,其實在當時可不是小官。

這個大學堂其實就是為大清國培養後備人才的,是大清官員的第二梯隊,從這裡走出去的,將來都是國家棟樑。

果然,僅僅過了三年,在姨父瞿鴻機的關照下,朱啟鈐繼續升遷,先是擔任北京巡警廳廳丞(警察局長),後擔任東三省蒙務局督辦、津浦路北段總辦。這時候的朱啟鈐,不過三十出頭,可謂是春風得意,無比榮耀。

人一旦順風順水,就會忘乎所以,頭腦發熱,產生誤判,朱啟鈐也是如此。清朝滅亡之後,袁世凱如日中天,產生了開歷史倒車的想法,妄圖恢復帝制,讓自己的子孫世世代代當皇帝。

袁世凱的倒行逆施受到了全國人民的聲討,此時朱啟鈐卻選擇跟老袁站在一起,為他當皇帝東奔西走,擔任了「登基籌備處」處長,忙得不亦樂乎。就連袁世凱登基大典的演說詞,甚至身上的龍袍,都是朱啟鈐親自操刀,親自設計。

朱啟鈐這樣做,讓很多人沒有想到,也把他的姨父瞿鴻機氣壞了,當面大發雷霆:「我沒有你這個外甥,你也沒有我這個姨父,從此之後,我們一刀兩斷。」

當年瞿鴻機是個清流,跟袁世凱是兩股道上跑的車,看不慣老袁阿諛奉迎,貪贓枉法。因此,兩人一到朝堂上就吵架。袁世凱比較強勢,大搞順我者昌逆我者亡,就在慈禧跟前參了瞿鴻機一本。

1907年,瞿鴻機被朝廷開除,回到老家。後來,袁世凱想稱帝,派人幾次聘請瞿鴻機,重出江湖給老袁站台。瞿鴻機大罵說:「老賊想與天下人為敵,老夫可不想蹚渾水,死了這條心吧。」

沒想到,自己一手提拔起來的外甥,卻跟袁世凱成為同路人,氣得瞿鴻機差點吐血。

不過我們也不能因此否定朱啟鈐的人品,他接受的是帝王教育,沒有像孫中山那樣出國留學,對西方的民主共和制度缺乏了解。在他看來,中國搞了2000年的封建制度,帝制符合中國國情,共和制到中國肯定水土不服。

清朝滅亡後,中國陷入混亂,百姓水深火熱,朱啟鈐認為,都是共和惹的禍。而袁世凱這個政治強人一當皇帝,就能結束動盪。當時不光是朱啟鈐這樣想,不少中國人都是這樣認為,人思想的轉變是要有個過程的。

當然,朱啟鈐這樣做也是出於私心。一朝天子一朝臣,在袁世凱成為總統之後,他這個大清的舊臣並沒有受到歧視,而是繼續受到重用。民國成立後,袁世凱提拔讓他當了北洋政府首任內閣的交通總長。這一年朱啟鈐剛剛40歲,是中國近代史上最年輕的部長級官員之一。

當他的頂頭上司,內閣總理唐紹儀、陸征祥、趙秉鈞因為種種原因失去袁世凱的信任,丟了烏紗帽的時候,朱啟鈐依舊受到重用,被提升為內務總長。

1913年7月,時任國務總理的趙秉鈞受到宋教仁遇刺事件牽連被袁世凱免職,朱啟鈐又以內務總長的身份,被提拔為國務總理。至此,朱啟鈐走上了政治生涯巔峰。雖然他這個總理沒當多久,不久便被熊希齡替代,但是他仍然認為袁世凱對自己有知遇之恩。

士為知己者死,是中國士大夫的傳統,朱啟鈐支持袁世凱,也有報恩的成分在裡面。不管怎麼說,他站錯了隊,就要付出代價。在袁世凱帝制夢破碎之後,朱啟鈐乃帝制禍首之一,受到全國輿論譴責,說他跟楊度等人是袁世凱稱帝的幫凶。

繼任大總統黎元洪也不能無動於衷,下令對他們進行通緝。朱啟鈐自然不能束手就擒,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化裝成一個老百姓從北京火車站上車,帶著家人到天津法租界藏了起來。

實事求是地說,朱啟鈐是個好官,在任上沒有劣跡,口碑不錯。他支持袁世凱當皇帝,雖然是助紂為虐,但是也有自己的邏輯,是一時糊塗,並非為了純粹是為了個人的飛黃騰達。

可是,他這麼一來,以前所有的好都被抹殺,政治生命到此似乎就結束了。就在朱啟鈐和家人在法租界提心弔膽過日子的時候,1918年好消息傳來,新上任的中華民國總統馮國璋宣布赦免了他。

對此做法,有人提出質疑,但是馮國璋理直氣壯地說:「朱啟鈐在交通總長任期內,對北京城的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

眾所周知,北京建於元朝,是一座近千年歷史的古城,道路狹窄,只能走馬車。到民國時期,已經有了汽車這些現代化的交通工具,城內道路已經遠遠不能適應。朱啟鈐擔任交通總長期間,對改造北京城交通設施,做了很多努力。包括改建正陽門,打通東西長安街,以及開放南北長街、南北池子,還修築了一條環城鐵路。這大大改善了北京的交通狀況,受到市民的好評,袁世凱為了表示對朱的嘉獎,還特製一把銀鎬送給了他。

不僅如此,中國最早的警察局、最早的公園、最早的博物館等,都留下了他的汗水,傾注了他的心血。

見馮國璋這樣說,大家不再反對赦免朱啟鈐。

終於可以呼吸自由空氣了,朱啟鈐的臉上露出久違的笑容。緊接著,又有好消息傳來,有人上門邀請,要他重出江湖,涉入政壇。

朱啟鈐淡淡一笑,予以拒絕;經歷宦海沉浮的他,已經厭倦了官場的勾心鬥角,希望從事實業,來實現自己的救國抱負。

後來的日子裡,朱啟鈐創辦了幾家輪船公司和煤礦公司,效益良好。

他用賺來的錢創辦了「營造學社」,專門為國家培養建築人才,從這個學社,走出不少建築大師,包括梁思成和林徽因夫婦。

日本侵華期間,為了洗白自己,他們派出特務對前民國軍政要人大加拉攏,朱啟鈐也在他們拉攏的範圍內。

日本特務承諾,如果朱啟鈐出山,可以擔任偽政府「總理」。

朱啟鈐幽默地說:「是不是當兒皇帝,那不是降輩分了嗎?那我可不幹。」不得不說,這一次朱啟鈐年近古稀,但是卻反而清醒了,作出了正確選擇。

國民黨敗退台灣的時候,蔣介石給他買好了飛機票,朱啟鈐又一次做出人生的正確選擇,留在了大陸。

共產黨對這位幾朝元老一點也沒有歧視,而是非常重用,讓他擔任了全國政協委員。90大壽的時候,全國政協專門為他祝壽,周恩來總理親自到場慶祝。

1964年2月,朱啟鈐與世長辭,享年92歲。

朱啟鈐一生經歷了晚清、北洋、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幾個「朝代」,也經歷了宦海沉浮,榮耀過也落魄過,他的一生光明磊落,為政清廉,問心無愧。

最後,他還得到了新中國的認可,總理親自舉杯給他祝壽。人生如此,夫復何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