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宇輝央視最新演講:定力,決定了你能走多遠!

2023-05-10   校長傳媒

原標題:董宇輝央視最新演講:定力,決定了你能走多遠!

作者|董宇輝

來源|央視新聞、邱處機(ID:qiuchuji_1993)

近日,央視「青春大課」邀請董宇輝,在中國傳媒大學做了一次演講。

從求學到擇業,從高山到低谷,從迷茫到堅定,董宇輝全程高能輸出,精彩不斷。

以下是演講全文,分享給你。

永遠不要忘記

成長里的陣痛

各位同學們,大家好,我是董宇輝,今天非常開心來到中國傳媒大學。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不一樣的地方,有不一樣的風景,人生也是如此。

今年我30歲了,可能跟大家有一些年齡上的差異。但是在回望過去的時候,我希望今天我分享的一些人生故事,能夠對你們有些許的幫助;如果沒有幫助,也希望你能帶走一點快樂。

我大學是在西安的一所外國語大學,我們班當時有32個人,只有倆男生,另外一個同學因為身體不好常年請假。

當時上課的時候,老師環視一周,看到我藏在角落裡。

然後老師會問,大家猜一下,接下來我要邀請哪一位男同學來回答問題?

你注意老師用詞,叫「要邀請哪一位男同學來回答問題」,然後我在教室看了一圈,發現另外一個男同學又請假了。

我緊張地站起來,緊張地回答老師提的英語問題,又因為緊張很磕絆,然後我越緊張越磕絆,越想把話說快。所以老師有一天就安慰我:「董宇輝,你可以說普通話,你儘量不要說方言哈。

實際上,我當時是在用英語回答問題的,所以我一開始上大學的經歷非常的痛苦。

我出生在一個農村家庭,可能普通的城市或者小鄉鎮裡頭出來的孩子,更能理解我的心情,就是你從小要強,無法接受自己在課堂上連老師的問題都回答不出來,很焦慮很緊張。

老師每次問完問題後,我就很害羞,因為我只要說完,全班哄堂大笑。

老師當時評價說:「董宇輝,我能清楚地從你的英語中,聽出來你的老家在哪裡。」很羞愧,難以忍受,外界的聲音很大程度會改變你。

永遠不要忘記你成長裡頭很多的陣痛。

好多年後,我在當老師的時候,經常給學生們上課說,痛苦是對的,焦慮也是對的,痛苦的本質來源於你對現狀的不滿,然後焦慮的本質來源於你成長速度太慢。

往往不開心的人,更容易做出偉大的成就。

雖然我們都還在路上,但是請你要相信這一點,不開心的詩人會寫出流頌千年的詩篇,不開心的作家會寫出獲得大家好評的作品。

如果在一兩個時刻里,你總是感覺自己悶悶不樂的,你要暗示自己會成為一個人才。

我當時就是這樣騙自己的。

所以我當時就每天苦練英語,我練著練著,有時候也很沮喪,我說我這個英語怎麼如此的方言味濃重,直到現在,我的普通話也不怎麼標準。

但是我後來發現不影響,因為世界各地的英語都有它的口音。

你去澳洲,那裡的人說話跟袋鼠一樣;你去英國,南北不同,東西不同,大家口音都不同。

每個人說話都有每個人的方式,重點是表達清楚你的思想,然後流暢且準確。

我想通了,就逐漸自如,然後越來越進入狀態。

那段時間現在想一想,其實還是挺有意思的。

因為我發現,逐漸練著練著,我就能完整通順地表達了。

一個人的定力

決定他最終能走多遠

很多同學可能會經歷過這樣的情況:經過一年多的練習,後來終於得到了一次機會,被認可。

接下來,如果你依然默默無聞,但你還一直持續專注,請你要不斷地暗示自己,你做的是對的事情,這是一個人的定力。

一個人的定力最終能決定他走多遠,它跟聰明沒有太大關係。

而且特別聰明的人,總是計算投入和產出比,一旦發現效率很低,立馬就撤了。

在一個人的成長過程,或者一家公司,或者一個組織,但凡遇到困難的時候,跑得最早的都是聰明的。

像我這種傻子,還沒反應過來,人都跑完了。

所以往往堅持到最後的,並不是聰明人。

聰明很多時候是智慧的天敵。

記住這句話,定力很重要,不要想太多。

我當時苦練很長時間的英語之後,有一次上口語課,老師讓我回答問題。(又一次讓大家猜他邀請哪一位男同學來回答問題,我環視一周,那個兄弟又請假了,但是在那次機會中,老師開始記住了我。)

我回答完,老師說,沒想到你的口語還挺好的。

我突然感覺到自己的付出被看見了,雖然它小到不值一提。

請你記住,很多小的變化就是從那一刻開始的。

就是在人生的曲線里,你也不知道是哪個點起了轉折作用。但是當你重重摁下那個點的時候,日後的經歷會告訴你,你當時的判斷是對的。

下課之後老師說,我有個同學從國外來西安旅遊,但我沒有時間,你能幫我當個導遊,給他介紹一下西安的美景嗎?我說當然可以。

那天,我帶著這個嘉賓去西安的景點打卡,像什麼大雁塔、兵馬俑、華清池。當時我很興奮,我把他帶到了大雁塔下,看唐僧那個銅像。

唐僧當年不是被皇帝送出去的,他是帶著一種巨大的使命和宗教般的熱情偷偷跑出去的,很有可能回不來。他在回來的那一刻,我想像他遙望長安城時,內心的激動和興奮。

我想像他晚年坐在慈恩寺,銀杏樹葉落下,晨鐘暮鼓,他在那裡給徒子徒孫們講經的時候,內心是怎麼樣的一種豪邁?

我記得那天晚上,我看著唐僧銅像的時候,油然而生跟那個老外講,你想理解這樣一種使命感嗎?然後我就想到了羅素,我說:

這是來自於羅素的一個演講,叫做《我為什麼而活著》,意思是:對知識的渴望,對愛情的追求,對人類苦難難以遏制的同情心,這三種簡單而強烈的激情,苦苦支配我的一生。

我們為什麼讀書?

其實先賢給出了非常準確的答案,對愛情的渴望,對知識的追求,對人類苦難難以遏制的同情心。

我說出這些話的時候,非常激動,甚至手舞足蹈、語無倫次。

然後我回頭髮現那個外國嘉賓,他的臉上也流出了淚水,很激動。

那是一個農村出身、一直很自卑、嘗試在大學裡尋找自我、探清人生未來方向的年輕人,第一次用自己的表現獲得了外部的認可。那是一個 turning point(轉折點),因為從那次之後,一發不可收拾。

那個外國嘉賓專門給我們學校老師發了一個簡訊,表揚我具有詩一般的語言和非常飽滿的激情。然後老師以後所有的朋友來西安都聯繫我。那一年我去了兵馬俑17次。

我後來聽很多人說夫妻相,我說這個是有道理的,看得久也確實長得像。

我在上高中或者一開始上大學的時候,只要女同學和我說話,我就臉紅,當時我特別害怕上課,因為每次上課,所有人都看著我。

直到連續完成導遊、翻譯、接待外賓的任務之後,我發現,我可以清楚地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了,我甚至可以很合理地安排一天的日程,我還能夠比較熟練地跟陌生人打交道。

其中有一個夜晚,我特別印象深刻。那時候已經特別晚了,外賓的飛機延點了,我打車去機場接人,那個司機在車費上騙了我。當我把外賓送到酒店入住,還剩下的50塊錢,我再打車回學校已經不夠了,所以我走回了學校。

走回學校的時候,已經凌晨2點多了。寒冬臘月,星光抖擻,繁星漫天,學校院子裡荒無人煙,因為大家都放假了。

我特別疲憊,回到學校院子敲門,因為太晚了,宿管阿姨沒有給我開門。

我記得我當時特別餓,又特別冷,從書包里拿出來白天買的那些麵包酸奶,開始吃。吃完了之後,我當時特別想嚎啕大哭一場,但是我又想一想,連人都沒有,哭給誰看啊。

這段故事,直到好多年後,我在給學生們講課的時候才提到,而且我沒有給他們講完整的故事版本,因為我害怕他們知道生活的現實之後,會失去勇氣和熱情。

我特別美化地、詩意般地重繪了這個畫面,我告訴他們:

「好多年後,當人們問起我,那一天晚上,我是否感覺到了孤單與漫長?我說恰恰相反,我看到的是漫天的星光和一路的歌唱。」

這是我在大學成長中,印象最深刻的一段。

影響人的工作

就是有價值的工作

大學畢業之後找工作,我找的第一家是一個汽車企業,第二家是一個手錶企業,都挺好的。所以面完這兩個之後,我就在a和b之間糾結。

在特別糾結的時候,我回了一趟老家,向我父親請教。

一個陽光強烈的下午,他在地里鋤地,我說:「爸,我找到工作了,但我不知道怎麼選。」我一股腦地、自顧自地在那講,「那個手錶企業挺好的,汽車更好,男生都喜歡力量能得到延伸的東西。你知道嗎?速度,速度。」

我爸像看猴一樣看了我半天,然後他拿起鋤頭,把胳膊搭在鋤頭的杆上。當時太陽斜照著,他站在一個陰影里,光全部投在我臉上,他不急不慢說了一句話:

「人是萬物的尺度,真正的工作應該是創造價值的工作。」

我說什麼是價值?他說影響人的工作,就是有價值的工作。

好多年後我才了解,原來我爸那一段話也是從書上看來的。那是一個古希臘的哲學家說的,他說人是萬物的尺度。

人生很多關鍵時候,就是會被一句話或者一件事所影響。

在一個樸素的農民的觀念裡頭,只有影響、改變和成就人的事情才是有價值的事情。他當時偏頗但是極其樸素的觀點影響了我,我後來就當了老師。

我在當老師的時間裡,依然保持著從大學開始之後的一種狀態,就是持續地折磨自己,總害怕自己不夠優秀,所以儘可能地去嘗試一切我能接觸到的練習。

我當時教高中英語,我就趁著機會把過去10年的高考題,全部做了好多遍。

以至於後來熟到,哦……這道題我知道,是2014年陝西省的第三題,我可以熟練到這種程度。

就是用這種態度和強度,我在工作的第二年,成為了我所在工作環境裡頭最年輕的一個教研主管。

2018年夏天,在西安一個校區里,高三學生正在上課。上到一半,啪,整個大樓停電了。因為外面暴雨,雷電擊中了整個樓的變壓器。旁邊六年級、三年級的同學,立刻歡呼,拿起書包就跑了。

他們也歡呼了幾秒,歡呼完之後我問他們,你們是想回去,還是再學一會?他們說再學一會兒。我說你們都有手機,對吧?他們說沒有……我說不要裝了,拿出來吧。最後大家都拿出口袋裡的手機,打開了手電筒。

就這樣,我們在教室里一起學習。一開始還很涼快,後來越來越熱,但就是在這樣的狀態下,我又講了一個多小時。

當時外面電閃雷鳴,傾盆大雨,城市都仿佛要顛倒。但是在那個樓裡頭,平靜的教室里,我拿著手機打開燈,所有同學拿著手機打開燈。

那一個小時,是我印象中人生為數不多的全情投入,激情慷慨,以至於後來內心久久不能平息。也是學生們全神貫注、積極互動、下筆如有神的一段時間。

那天放學之後,我看到好多學生都在他的社交媒體上更新,說這可能是我人生永遠都忘不了的一個小時。

我給大家講這些,就是想說在一個職業裡頭,你要去做你認為對的事情,你要尋找到你的使命和成就感。長期能夠驅動你並且讓你持續投入、持續精進的,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熱愛。

當時除了上課,我還要去講很多的講座。有一次在山西,那一天現場可能有9000人左右。

9000人什麼概念?就是你根本看不清楚每一個人的臉。

那一年,我大概全國去了得有接近100所學校,大的就是在1萬人的操場上,後面的學生連你的聲音都聽不太清楚,需要用那種巨大的立體音響;小的可能在禮堂裡頭,大概一兩千人。

那一年,我的時間基本上全部都在高鐵、飛機上,周末回來上課。

後來我的人生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就是大家知道我們要轉型了,要做農業。

你能從我剛才的講述中看到,我一直是一個充滿了使命感,然後極其熱血(我說熱血,他們說我是打的雞血),又非常忙碌,但是以此為樂的人。

所以在當老師的那段時間裡,我很快樂。

誰無暴風勁雨時

守得雲開見月明

後來我們轉型,其中我有一段低谷期。可以說,這是我畢業這麼多年以後,人生最低谷的一段時間了。

為什麼?

因為我一直認為我是優秀的,而且勝任一份工作,但是突然有一天我發現我在鏡頭前竭盡所能,把我所有知道的都講完了之後,鏡頭前還是只有那一點人,他們根本不在乎我說什麼。

螢幕上刷得最多的一條就是,長得這麼丑,為什麼要出來噁心人?

是真的會這樣說。

我租住在人大西門一個非常小的院子裡,一樓很狹窄,那個房間大概有12塊地磚那麼大。

開門的時候,門會擦到床邊。房間裡就一個床、一個簡易的桌子,那個桌子在用到第五天的時候還塌了,連帶著我的晚飯塌在了地上。

那是我當時的生存環境。

一樓蚊子特別多,窗戶外面就是一個垃圾堆。因為當時沒錢了,自己糟糕的理財習慣,導致我但凡遇到一點點收入下降的時候,就立刻活不下去了。

吃得最多的是旁邊的蔥油餅,1塊5一個,我一天可以買好幾個。那段時間我不敢給家人說,也不敢給朋友說。

我印象特別深刻,那一段時間我們去直播,我嘗試過竭盡所能地,把我知道的一切都講給他,但是他真的不在乎,他就說你告訴我這多少錢?最便宜的價格是什麼?

我當時是自我否定的。就是當我發現我擅長的東西,不被人們所喜歡和接受的時候,我有一種由衷的挫敗感。

我不是沒有別的去處,但是當時沒有去。我不知道為啥,我現在回想起來我當時為啥在猶豫,我可能覺得大家都很難,如果這時候你跑了,你會不會以後回憶起青春,你看不起自己。

因為你總是在給學生講這個,在逆境中尋找希望,對吧?

你給別人講可以,但你到自己人生的時候,你又無法言行一致,那你只是語言上的巨人,你都不能做到,憑什麼要求別人做到?我這樣問過自己,所以當時又硬著頭皮堅持。

你可能會一個人走一段黑夜,但是後來別人問你的時候,你就說那天都是漫天星光和一路歌唱。你不是刻意地美化人生,你只是提醒自己不要沉淪在逆境里。

這句話應該是來自於《水滸傳》,叫「 誰無暴風勁雨時,守得雲開見月明」

這張照片就是當時走到圓明園門口,抬頭望見巨大的一輪明月。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李白小時候也會寫這個,「兒時不知月,呼作白玉盤」。後來在西安興慶宮裡,覺得自己一身武藝、百步穿楊,覺得自己可以為朝廷奉獻力量的時候,結果唐玄宗把他叫進皇宮裡,每天跟李龜年去寫歌詞。

但他的期待不是當一個寫歌詞的,他特別難過,每天把自己灌得稀碎,所以他寫這個「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那兩個都是他的影子,就他自己,他受不了。

我當時只能依靠著這些東西來疏解自己的心情,但是我也按照自己的方法,笨拙地在堅持著,雖然不被看好。我那時候只要一講我所知道的這些,鏡頭前就會被導演打斷。

導演說,董宇輝你別講,你再講這樣的,平台就給我們扣分了。只要你長時間講的東西,跟商品沒有關係,就扣分。

我當時幾乎是每天寫檢討,痛苦又笨拙地堅持著。

在順境中多做事

在逆境中多讀書

去年六月份,可能是長期處於焦躁的狀態,我的睡眠越來越差,經常徹夜難眠。我當時把我能借的錢都借完了,我說那個月我再沒有新的收入,可能就受不了了。

不知道是不是老天爺,突然想給一個年輕人開一個好的玩笑。

6月8號的早上,我又拿著小黑板坐在鏡頭前。就這樣胡說八道的時候,我突然發現,我講著講著,人數從300人到了500人。

這很意外,我沒想到竟然有人好這口。

我當時正在講莎士比亞,我看他們喜歡,我就繼續,然後從文學講到哲學,講蘇格拉底,講柏拉圖,講亞里士多德,講古希臘三賢。

我發現大家還不反感,人數從500又到了1000了。當時我就繼續講,就講了很多我所熟悉的文學作品,或者我以前所看過的歷史。

越講越興奮,越講越興奮。那天早上從平常的幾百人,到了最後下播的時候,得有快1萬人了。我有一種空前的興奮,那天下播之後,我坐在那裡,心情久久無法平復。

等到第二天我再上去的時候,發現人更多了,一上來就是3000人,然後第二天等我下播時候,人數已經到了3萬人。

3萬人是什麼概念?就跟做噩夢一樣,想不到。然後就開始被很多人關注到了,然後越來越多的人就湧入那個直播間,大家發現在這可以聽一點無用的知識。

這是我的幸運,事實多次證明,運氣永遠會垂青那些時刻準備好的人,知識就是你的武器,書籍永遠都是你的朋友。

我在想,另外一個平行時空里的我,如果當年在西安工作的時候那麼忙,晚上回家很累了,今天這個書不看了。或者當年在大學的時候,極度的自卑,每天躲在宿舍里,蒙著耳機打遊戲,也不去看書,可能我就不會有這些表現。

當年在大學閒得沒事幹,我看了很多書。一開始看正史,後來看小說,實在沒得看的時候,我還看過張愛玲的小說,因為大部分男生可能對那些不感興趣。

大學看很多書,工作看很多書,所以你最後理解我生命的改變,只是命運垂青的一個傻子。

真的就是後知後覺,而且反應慢,所以常常在很多變化面前顯得很遲鈍,但也因禍得福,因為你往往更專注一些。

有一句話叫做,在順境中多做事,在逆境中多讀書。

去年抖音平台上發布,圖書銷量排在第一名的是《額爾古納河右岸》。我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看過這本書,我強烈推薦你們看一看。

孔夫子有一句話叫做,智者樂水,仁者樂山。就是中國古人是寄情于山水的,我們是從大自然中獲取快樂的、愉悅的。

你讀到書裡頭,馴鹿逐苔蘚而棲,月光下薩滿起舞,緩緩奔流的額爾古納河穿透歷史,帶走一切人類的哀傷。

我們在自然中相遇,也在自然中分離;從山谷中獲得,也在山谷中失去。

當你看到很多東西的時候,你就有靈魂飄向遠方了。你的肉體確實被束縛在鋼筋水泥里,或者說一個小的牢籠里,但你的精神可以獲得自由。

你得相信,有些快樂是吃的給你,有的快樂是穿的給你,有的快樂是物質給你,有的快樂是良好的人際關係給你,有的快樂是溫馨的家庭環境給你,有的快樂是自己所執著且熱愛的使命給你,有的快樂是豐富的愛好給你,有的快樂是書籍給你。

你得相信,人生的快樂很分散地來。如果你一門心思只想一件事情,並且把它當成你生活所有的快樂來源,那就太沉重了,以至於它經不起任何風吹草動。

現在紙質版書籍的銷售很差,而且我不騙大家,大部分人不讀書了,你最近一次讀完一本書是什麼時候?

如果你長期不看書的話,坦誠來說,對你的生活沒有短期、直接的影響。但是你得相信,一秒就看清本質的人,和究其一輩子都看不清的人,是有差異的。

人是周圍6個人的平均值,如果你身邊沒有特別出色的年輕人與你為伍,你就找先賢們的書籍,他們把一生的所有思考、智慧、經歷和情感,都傾注在那些書裡頭了。

如果有一天跟你共鳴的,全都是古往今來、古今中外那些最智慧、最深刻、最敏銳、最豐富、最博學的大腦,你大機率不會太差,你的精神世界也大機率會非常豐富。

「we are all in the gutter ,but some of us are looking at stars。」

這句話來自一個愛爾蘭的詩人,叫做奧斯卡·王爾德:「我們都身處在陰溝里,但總有人仰望星空。」

如果說要給你們幾個建議的話,我希望把它能縮略成關鍵詞。

第一個就是專注。心無旁騖,萬事可破,請你相信這一點。

第二個要勤奮。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就連神明都會庇佑於你。

這句話不是我說的,是之前一個日本的管理大師,叫稻盛和夫。普通人也能落落大方,而且不要害怕他比你聰明,聰明的人往往跑得都早。

第三個就是耐挫,或者用一個北方的方言,叫皮實一些。

你會發現後來很多人,一直在講一些成功的人,他們共有的品質就是不會被困難所打倒。現在一個流行詞叫做鈍感力,你隨便折磨我,我就是不放棄,皮實還得樂觀。

埃隆·馬斯克說過一句話, 寧可要錯誤的樂觀,都不要正確的悲觀。

如果再加上最後一個詞的話,就是正確的初衷。

這個很重要。

剛出發那會,你意識不到。但是有一天驀然回首,你發現一路走來,正確的初衷是你的加持,是你的護身符,有一天會成為你的鎧甲和你的燈塔。

謝謝大家。

問答環節

01 如何找到正能量?

學生:您在大眾視線中,一直扮演著一個充滿正能量的、溫暖治癒的角色。請問您在生活、成長中遇到一些焦慮和問題的時候,什麼最能給您帶來正面的能量呢?

董宇輝:首先,因為過去的職業,一個老師總是想給孩子介紹一個更加充滿陽光,更加充滿希望的世界。

出於好為人師的職業本能,我的人生總是會刻意地美化一些經歷,所以大家聽我說話總有一股濃濃的雞湯味。

但這並非我本意,我想讓他們有渴望,腿腳有力,走向遠方。

我自己在生活中如何消除焦慮的?

第一個,運動出汗。有的時候你就是想得太多,內啡肽、多巴胺都能幫你,只要你運動,就能幫你。

第二個,深夜快走。你可以想問題,因為這個時候幾乎沒有人打擾,你相對可以專注。

更好的就是你把問題羅列在腦子裡,或者你在家裡把問題寫下來,看是否有解決之道。多餘的憂思是毫無益處的,大部分問題都有它的解決辦法,只不過你沒有找到。

第三個,去看書。因為你人生中遇到的這些困難,曾經一定有人遇見過,甚至比你更加嚴重,而且他可能成功地解決到了。你看一下別人的經驗,你就能學到。

02 我的兩個教訓

學生:截至目前,您因為什麼事情獲得了最大的教訓?這個教訓是什麼?什麼在您心中是一直深信不疑的。

董宇輝: 我時常不能決定兩個教訓裡頭,到底哪個更重要。

第一個教訓,是我在大一那年,當時暑假為了給自己賺點學費,就做一些社會兼職。

因為跟別人有契約在先,所以當時姥姥病重的時候,我沒有及時趕到現場,這是我一輩子的遺憾,直到現在,我說起來都非常後悔。

愛要及時表達,而且真正重要的,其實只有你身邊的幾個人。

網絡的發達會讓你聽到所有人的聲音,會讓你過度關注虛擬世界裡人們對你的讚美和批評。如果他誇你,你能高興,有一天你就會因為他罵你而難過。

第二個教訓,是去年在我們被意外關注和走紅之前的那半年,因為我沒有特別好的生活規劃能力和理財能力,所以這導致我但凡遇到一點點的外部危機,生活就難以為繼。

我這個經歷也告訴大家,如果你們以後走向社會了,得適當地有一些自己的生活規劃能力。現在大部分人不具備這個意識,因為你每個月的任務就是把家長給的生活費花光。

但是你現在就得開始規劃,而且有一天當你走向社會的時候,能夠很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緒,很好管理自己財務狀況,很好管理自己的人際關係,這些是你幸福的主要來源。

03 能堅守的人,都是樂在其中

學生:我們知道學習是一件可以開闊視野的事情,但現在又有很多考試,會讓學習這件事情變得很有功利性,請問您是如何看待這種現象的?

董宇輝:感謝你的問題。考試確實挺無聊的,我也不喜歡考試,但是我當老師我還是會考試,因為我得知道他學得怎麼樣。

考試永遠只是手段,而非目的。

就像我考你的目的,只是我要知道你是否學進去了。考試的目的,只是為了知道你是否能夠合格地通過這一階段的檢測。

不要把手段當成目的。很多人會以為成績高是人生的一切,所以他從小被規定的目標就是更高的名次,更高的成績,考上好的初中,考上好的高中,考上好的大學,然後在大學畢業的時候人生徹底迷茫。

這些從來都不是你人生的目標,它只是一個必經之路,或者只是路徑之一,它是要塑造你腿腳有力地走向未來。

很多人都不會對學習感興趣,這是正常的。如果說打遊戲讓你痛苦,你也是不會打遊戲的。

所以你得調整自己,學習先從容易的事情切入,由簡入難,你會適應,然後從快樂的事情開始,創造一些即時的成就感反饋。

人都是成就感驅動的動物,你發現你能做好這個,你可能就會想嘗試下一個。

你去尋找自己真正喜歡的東西,把那個作為人生的目標牽引,是快樂和成就感驅使你走完這段路的,一定不是學習任務,沒有人願意受苦。

我特別不喜歡一句話,就是很多人說為什麼你能夠苦苦堅守這麼多年,沒有人能苦苦堅守那麼多年,除非有特殊的原因,他們大機率是樂在其中。

因為苦苦堅守是反人性的,你很難克服自己的人性。如果不能去調整,要麼你去找自己喜歡的事情,要麼把你做的事情變得喜歡。

04 倒著活,誰都能活明白

學生:現在網上有一段很火的音頻,路的盡頭是什麼?內容是關於人生努力的意義是什麼?請問從您工作以來,在迷茫的時刻中,您是怎樣調節和平衡自己的心態的呢?

董宇輝:人生的盡頭是什麼?我還不能回答你,因為我現在也不知道。

但是我有一個非常淺薄的經驗,就是你假想5年之後的你,再回顧這一段青春,你會怎麼評價你自己?你會不會有遺憾?這個問題就豁然開朗。

用更長的時間維度來衡量你的人生,你就能發現真正的價值。

所以我一般糾結這個事情要不要做,值不值得做,做到什麼程度才好的時候,我就想,如果有一天我垂垂老矣,七八十歲,在病床上拍著自己肌肉鬆弛的大腿,然後給我的子孫們回顧我的一生,我將如何抉擇?瞬間清晰。

倒著活,誰都能活明白。

05 人生沒有絕對正確的決定

學生:請問目前為止,對您來說意義最大的一次選擇是什麼?

董宇輝:其實如果從現在人生的幾個階段來看,幾個大的選擇,都決定我走到目前為止的路。你回望過去,每一步都沒有白走。

第一個是大學之後的工作選擇。我當時從兩個看起來更高薪的裡頭,選擇了自己更喜歡的老師,因為我父親那一句話影響了我。

所以多年以來我一直在當老師。當老師你就得給別人講,你自己得學,所以形成了我現在說話的風格,還有一點點的知識儲備。

第二個選擇就是在特別難的時候,我真的幾度決定要悄悄離去了,千里不留名那種感覺。

但是我後來發現,回顧人生的時候,我不喜歡那樣的決定,所以就堅守了下來。

當時的堅守是痛苦的,我不能美化,確實很難受,而且每天都想走。直到有一天,老天爺給了我一個運氣。

現在來看,當時沒有離開的決定,讓我走進了另外一段人生經歷。

如果當時低谷期離開了,一定不會有後面的6月8號、6月9號,也一定不會有後來所有這一切的風景。

所以人生的路,其實你也不知道你是不是做對了選擇,你想的太多是一種問題,你總想做正確的決定。

我告訴你,沒有正確的決定。每一條路可能都有它的風景,就是人生未選擇的路嘛。

06 工作和生活沒有辦法平衡,但是人生有重點

學生:在爆紅之後,您的心路歷程是什麼?面對爆紅,您是如何平衡工作和自己的生活?

董宇輝:工作和生活沒有辦法平衡。我剛說了一句話,叫做順境時候多做事,逆境時候多讀書。

人生的階段是不一樣的,有的時候你接受它就行了,你強行要求自己平衡,反而會成為一種心理負擔。沒有辦法平衡,人生一定是有著重點的。

還有第二個,就是心路歷程的變化。

我直到現在,都覺得這一切像一場大夢。我自己其實很淡定,因為被大家關注,其實給我帶來更多是一種生活的壓力。

比如,我沒有辦法現在自由地去外面行走。我家在陝西,碳水之都,我平常最喜歡的飯就是一碗拉麵。但我現在每次去吃,都會被人圍著拍照,我失去了我的快樂和自由。

我周圍的人確實表達過很多的祝福。上一年6月,一開始縣上、市上、省上的電視台、報紙報道的時候,我爸特別開心,拿出去給村裡人炫耀。

而有一天中央好幾個頻道報道的時候,我媽說你咋不炫耀,他說再炫耀就遭人恨了。

他們的反應我能看出來,但我自己好像沒有太大的感受,因為我的性格一直就是這個樣子,我說話的方式也是這個樣子,我工作的態度和方式也是這個樣子。

你感覺我有些執拗,甚至有些人覺得我有一些奇怪,看著有點不接地氣。

但是我確實這麼多年一直這樣過來,我的生活也特別簡單,除了每天去公司,然後開始看書,晚上直播,晚上下班回到自己租的房間裡睡覺。

所以我自己其實感覺跟之前沒有啥變化。如果非要說區別,就是失眠更多了,挨罵更多了。

07 面對AI,要有憂患意識

學生:在AI快速發展的時代,未來很多崗位都有可能會被人工智慧替代,在這樣不確定的環境里,我們青年人應該做出怎樣的準備,去面臨轉型的挑戰呢?

董宇輝:這個同學非常有危機感。確實,每一次技術變革之後一定會造成大量人失業,這個結論很容易得出,如果你看一下過去的所有技術革命的話。

因為每一次工具革命意味著它要提升效率,提升效率意味著省去一些中間的勞動環節,所以一些勞動者會因此失業。

你的這個問題提得很關鍵,這個可能也會牽扯到我們大部分人,甚至我自己的工作也有可能被AI代替。

那麼它對我們的要求是什麼?

就是我們可能得從事一些更複雜,更具有思考,更需要情緒感知表達,以及一些共情的工作了。

個人能力的門檻得高。

如果任何人都能做的一件事情,大機率就不用去做了。相對來說,重複性的、簡單的、機械式的東西都會被代替。

2008年金融危機的時候,美國高盛公司一樓全是交易員,打電話跑來跑去,我不知道你們有沒有在網上看過那個片段。現在裡頭只有兩台電腦,燈光一直閃,也不用加薪,也不用休息。

你的擔心是對的。我給你們建議,在大學裡頭:

第一個要大量地閱讀。學校最寶貴的地方一定是圖書館,任何地方都是。不管別的樓修得再貴,最寶貴的一定是圖書館。你得相信人類一路走來的智慧是管用的,至少短期內是管用的。

第二個多參加一些實踐。在不影響課業的前提下,尋找自己的愛好。你在大學的幾年裡,要相對從容地提前適應。

第三,你在做那個工作的時候,要不斷提醒自己,你所做的事情是否是一個準入門檻較低、簡單、容易被重複和替代的。

這些憂患意識大家應該都能理解。你要在工作場合去磨鍊能力,提醒自己簡單的、所有人都能做的事,大機率都會被替代。

本文轉自邱處機(ID:qiuchuji_1993) 。邱處機簡介:福建龍岩人,本科畢業於國內一所商學院,後在多家網際網路公司就職,現從事創業投資相關工作。公眾號專注於撰寫商業牛人的成長經歷和認知升級,讓我們一起向他們學習,不斷成長,不斷進化。

投稿郵箱:

xiaozhangchuanmei@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