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汀類藥物,會引起哪些不良反應?有2個指標需要重點關注

2023-07-14     藥師華子

原標題:他汀類藥物,會引起哪些不良反應?有2個指標需要重點關注

有位朋友患有動脈粥樣硬化,醫生給他開了阿托伐他汀,但他卻不敢服用。華子問他原因,他說是因為聽到關於他汀類藥物的很多不良反應,擔心服藥對身體有影響。

華子告訴他,關於他汀類藥物不良反應的研究有很多,但是有些不良反應最終並沒有得到證實。目前來說,他汀類藥物引起的主要不良反應有肝功能異常和肌肉損傷2種,相對應的轉氨酶(ALT、AST)與肌酸激酶(CK)是用藥過程中需要重點關注的2個指標。

一、他汀類藥物的輕度不良反應

服用他汀類藥物的時候,可能會出現腹脹、噁心、嘔吐、腹瀉、便秘等消化系統不良反應;還有可能造成頭暈、頭痛等中樞神經系統不良反應。這些不良反應較為常見,但通常很輕微,多數為一過性,並不會影響用藥

他汀類藥物有可能造成血糖異常,會略微增加新發糖尿病的機率。但是他汀類藥物對膽固醇的降低作用,會帶來更大的獲益。所以在他汀造成血糖異常的時候,通常是調整降糖藥的用量,而不是停用他汀

二、未被證實的不良反應

1、對認知功能的影響:在2012年,美國食品與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曾對他汀類藥物發出警示。認為膽固醇過低有可能導致潛在的認知功能損害,而作為降低膽固醇的藥物,他汀有可能對認識功能有負面影響。

但在2017年美國FDA明確表示,沒有證據表明他汀類藥物會導致認知功能損害。與認知功能相關的研究和薈萃分析也證實,他汀不會增加神經認知方面的不良反應,與阿爾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以及帕金森病的發病風險沒有因果關係

2、對腎功能的影響:很多人擔心,他汀類藥物會損害腎臟。但實際上,他汀類藥物只有在引起橫紋肌溶解症時才會損傷腎功能。對於慢性腎病患者,使用他汀類藥物不會造成腎功能的惡化。相反,在長期使用他汀時,還會對腎臟產生保護作用

使用大劑量他汀的時候,有可能出現輕度蛋白尿,但通常是一過性的,且與腎損傷無關。需要注意的是,瑞舒伐他汀有部分需要通過腎臟排泄,在腎功能嚴重不全時,有可能造成藥物排泄延緩,而出現蓄積中毒。

3、對腦出血的影響:曾經的研究中,認為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過低時,有可能增加腦出血風險。不過在最近的研究中,認為腦出血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下降的程度無關,即使是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降至極低水平,也沒有增加腦出血風險

4、對白內障的影響:曾有觀察性研究顯示,接受他汀類藥物治療者,有可能造成白內障的風險增加約9%。不過在隨機臨床試驗中顯示,他汀類藥物與白內障的發生和進展沒有任何關係

三、需要重點關注的2個指標

1、轉氨酶(ALT、AST):肝臟是人體合成膽固醇的主要場所,所以他汀類藥物需要進入肝細胞內發揮作用,有可能對肝功能造成影響,使轉氨酶升高。在服藥過程中需要監測轉氨酶水平,如果超過正常上限3倍,則不能使用他汀類藥物

2、肌酸激酶(CK):他汀類藥物有肌肉毒性,會造成肌肉疼痛、乏力,多數症狀較輕,不影響服藥。但是嚴重肌肉損傷可能會造成罕見但致命的橫紋肌溶解症,所以服用他汀如果出現了嚴重的肌肉疼痛、乏力時,需要監測肌酸激酶水平,如果超過正常上限5倍,需要停藥

總結一下,醫學是一門不完善的學科,我們對疾病、藥物的認知,受到技術水平的局限,會走很多彎路,要通過更多的試驗和研究,才能得到糾正,但這一切都需要更多的時間。我們不要被過去的理論限制住,保持學習,更新知識,才能更好地保護健康。

藥物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對用藥有疑惑,請諮詢醫生或藥師。我是藥師華子,歡迎關注我,分享更多健康知識。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257e3fa84652442071e886e89f407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