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為何從葡萄牙借一顆心臟慶祝獨立,誰的心臟,他做過什麼

2022-08-25     張生全精彩歷史

原標題:巴西為何從葡萄牙借一顆心臟慶祝獨立,誰的心臟,他做過什麼

據外媒報道,巴西政府特意向葡萄牙「借」了佩德羅一世的心臟,來慶祝即將到來的巴西獨立200周年。這種事情在歷史上絕無僅有,因此消息一經報道,就引起了外界的震驚和關注,佩德羅一世也再次被大家提及。那麼,佩德羅一世究竟和巴西有什麼關係呢?

佩德羅一世

1798年,葡萄牙里斯本的克盧什宮裡誕生了一個男嬰,他就是佩德羅。

佩德羅的祖母是葡萄牙女王瑪麗亞一世,父親若昂是攝政王。身為長子的他,則在3歲的時候就受封為親王,成為王位繼承人。

當時,巴西還是葡萄牙的殖民地,在葡萄牙的不斷開發下,巴西豐富的資源給葡萄牙帶來了數目可觀的財富。但不斷的戰爭,卻讓葡萄牙的國力江河日下。

1807年,拿破崙的軍隊已經攻陷了整個葡萄牙,若昂沒有做什麼「天子守國門」的事情,而是帶著整個王室成員在英國軍隊的幫助下,逃到了巴西,並定居在了里約熱內盧。當時,佩德羅才9歲。

儘管若昂和其他王室成員的出逃,讓葡萄牙國民非常憤怒,但他們在巴西受到了熱烈歡迎。很快,若昂就在里約熱內盧建立了完善的行政系統,並且還建了學校、圖書館和銀行等。

當然,做這些事都需要大量的資金,而解決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就是開放巴西的對外貿易。在這之前,巴西只能和作為宗主國的葡萄牙進行貨品交易。顯然在這種交易中,葡萄牙占盡了便宜。如今葡萄牙已經落到了法國人手中,那麼若昂就必須在巴西設立一個新的首都。再加上需要應付王室的開銷用度和軍隊及行政官員的支付等,無疑,開放巴西的對外貿易,是勢在必行的政策。

1814年,聯軍攻進巴黎,拿破崙宣布投降。恢復自由的葡萄牙自然需要若昂回去主政,可是若昂卻高興不起來。

原來,葡萄牙雖然飽受了法國的戰火,但法國大革命的經驗,也影響了葡萄牙人民。再加上在國家存亡之際,王室拋棄了他們,因此他們不再像過去那麼愛戴國王了。

同時,若昂在巴西又過著奢靡的生活,也受到巴西人民的深切愛戴,他可不想離開這樣愉快的日子,所以他遲遲不肯動身。但他身邊的大臣卻百般催促,一心想早些回國。

若昂六世

當時,若昂身邊的大臣也分為歐洲派和巴西派。歐洲派主張立刻回國,但巴西派希望若昂能繼續留在巴西。這樣一來,巴西在政治和經濟上,就能和葡萄牙平等,還可以享受到許多特權。

就在若昂不得不啟程的時候,傳說拿破崙逃出了厄爾巴島。於是若昂又回到巴西,並把巴西的殖民地地位提高到了與葡萄牙平等的地位。同時,若昂還仿照英國的模式,搞了個共主聯邦——葡萄牙-巴西-阿爾加維聯合王國。這樣一來,巴西也就升級為王國,和葡萄牙享有對等的權利和義務了。

樂不思蜀的生活,堅持到1820年。隨著葡萄牙革命成功,新政府再次邀請若昂回國執政。這時候,瑪麗亞一世早已去世,若昂也繼承了王位,成為了若昂六世。因此,身為一國之君的他想再滯留在巴西,已經沒有理由了。所以他帶著王公大臣們回到了葡萄牙,但把佩德羅留在了巴西,任命他為攝政王。

此時佩德羅已經22歲了。由於他在長大後,一直喜歡混跡於巴西的大街小巷,絲毫沒有王子該有的氣派。因此,他並不招他的母親若昂卡金的喜愛。為了規範他的行為,若昂夫婦還為他挑選了神聖羅馬帝國的公主瑪麗亞·萊奧波爾迪娜為妻。

沒想到若昂回到葡萄牙後,新成立的議會認為,一個國家不能有兩個政府,所以他們決定把若昂授予巴西的各種特權全部取消,並要求巴西各省,仍由里斯本管轄。

這時候,佩德羅會站在哪一邊呢?

當時,葡萄牙議會以「接受政治教育」為由,不斷催促佩德羅回葡萄牙。但是,不甘重新淪落為殖民地的巴西人民,卻極力挽留佩德羅,並掀起了獨立運動的熱潮。

創作巴西國哥的佩德羅一世

佩德羅由於從小就在巴西長大,和巴西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再加他也深知此時他若站到葡萄牙議會一邊,一定會被巴西拋棄。所以他喊出了「不自由,毋寧死」的著名口號。在拒絕葡萄牙議會後,他建立了以若澤·博尼法西奧·德·安德拉達為首的新政府。

佩德羅的表現,讓他在巴西影響力空前,他也因此被稱為「巴西永久的保護者」。不過,他的行為卻觸怒了葡萄牙議會,因此被廢黜了巴西攝政王職務。

佩德羅沒有在意和葡萄牙的關係,他直接宣布巴西獨立。還在宣布獨立的那天,親自創作了巴西國歌《獨立頌》。經過緊鑼密鼓的張羅,他於同年12月1日舉行了皇帝加冕儀式,是為佩德羅一世。

國家獨立後,葡萄牙曾幾次出兵對巴西動武。但不得不說,佩德羅一世確實是個很擅於打仗的國王。在他的指揮下,葡萄牙軍隊屢戰屢敗。最終只能和佩德羅一世簽下《里約熱內盧條約》,承認巴西獨立的事實。

1826年10月,若昂六世意外噎死。佩德羅一世作為葡萄牙第一順位繼承人,回到葡萄牙繼承了王位,被稱為葡萄牙和阿爾加維國王佩德羅四世。

不過,當時葡萄牙內部卻因為佩德羅一世的身份出現了兩個派別:自由主義和專制主義。自由主義者支持佩德羅一世繼承王位,但專制主義者卻認為佩德羅一世已經是巴西皇帝了,沒有資格再來做葡萄牙人的國王,應該把王位讓給他的弟弟米格爾。

米格爾是專制派的代表人物,早在1823年時,他就發動過軍事政變,通過武力解散了議會。由於若昂在那之後任命了一些自由主義者為朝臣,因此他又發動過一次軍事政變。不過這次政變沒能成功,而他的父親若昂擔心他會繼續生事端,於是把他送到奧地利去留學。說得好聽是留學,說得不好聽實際上和流放並無二樣。因為若昂下達了沒有他的允許,米格爾不許回國的命令。

瑪麗亞二世

佩德羅一世為了避免內戰爆發,他想了一個折中的辦法,他把王位讓給7歲的女兒瑪麗亞。在女兒繼承王位成為瑪麗亞二世後,為了安撫專制主義者,他還召回了米格爾,並任命他為攝政王,同時還讓米格爾迎娶了女兒瑪麗亞。

本來,在佩德羅一世看來,這樣安排既能讓葡萄牙免於內戰,又能讓葡萄牙和巴西建立合作關係。可是就在這個關頭,他的妻子瑪麗亞皇后難產去世。

瑪麗亞皇后去世後,民眾普遍認為,佩德羅一世和他的情婦必須為皇后之死負責。這樁皇室醜聞,很快就傳遍了整個歐洲。聲名狼藉的佩德羅一世,不僅很難再娶到一位身份高貴的公主,而且他的皇位也岌岌可危。因此他回到了巴西。

1831年,佩德羅一世更換巴西新內閣。這一行動引發了各地發動反專制起義。軍隊也趁機譁變,與各地起義民眾聯合脅迫佩德羅一世讓位。

此時,兄弟米格爾並沒有向佩德羅一世伸出援手,而神聖羅馬帝國更是因為公主去世之恨,也一直袖手旁觀。無奈之下,佩德羅一世只得把巴西皇位讓給了自己才5歲的兒子佩德羅·德·阿爾堪塔拉。就這樣,原本是葡萄牙國王和巴西皇帝的他,落得個兩手空空,既不再是葡萄牙國王,也不再是巴西皇帝。

1832年,米格爾篡位奪權,趕走了瑪麗亞二世。在成為最高統治者後,米格爾對自由主義者開始了血腥迫害。

當時,佩德羅一世正在歐洲訪問,得到消息後,十分憤怒。於是他組織了一支數千人的軍隊討伐米格爾。在波爾圖登陸後,他在那裡受到了自由主義者們的支持,甚至西班牙的自由主義者也參與了他為女兒討公道的戰爭。最終,佩德羅一世率領軍隊攻占了里斯本,趕走了米格爾,成功地幫助瑪麗亞二世奪回了王位。

佩德羅一世臨終畫像

在瑪麗亞二世再次登上王位後,佩德羅一世被封為攝政王。可惜由於他在戰爭中感染了肺結核,因此他在1834年死在了他出生的地方——克盧什宮。

由於佩德羅一世始終都在為自由主義事業而戰鬥,所以不管是葡萄牙還是巴西的自由主義者們,都對他敬重有加。那些政敵們拋開成見,也承認他的偉大之處和所做的貢獻。

1889年,巴西再次發生政變,民眾在推翻了維持了半個多世紀的皇權制後,建立了聯邦共和國。不過不管政權發生了什麼變化,巴西人始終都非常感謝佩德羅一世為巴西獨立做出的貢獻,並一直把他視為巴西的「獨立英雄」。

1972年,巴西獨立150周年時,巴西人民把佩德羅一世的遺體從葡萄牙運回巴西,並葬在巴西聖保羅州獨立紀念碑下,以此來銘記他為巴西做出的貢獻。

如今,佩德羅一世的心臟又將在巴西獨立200周年慶典上出現,並享有元首級別的待遇參與閱兵等項目。用巴西外交部的話說,佩德羅一世心臟的來到,對於巴西人來說,是一個瞻仰歷史人物的好機會。他在巴西獨立的過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當然,在出借佩德羅一世心臟這件事上,巴西和葡萄牙兩國的關係,也會因此向良好的方向前行。

佩德羅一世一定想不到,他死去多年,還能為巴葡兩國在外交,做出這樣的貢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250c489d2d1e562f30f610019334839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