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年年體檢,為什麼還是查出癌症晚期?

2022-07-26     丁香醫生

原標題:有的人年年體檢,為什麼還是查出癌症晚期?

普通體檢能查出癌症嗎?

答案是:能

那下一個問題:

為什麼年年體檢,還是發現了晚期癌症?

體檢很難直接查出癌症,也不一定能發現所有的癌前病變/早期癌症。

但是體檢可以儘可能找出不同癌症的高危人群,如果沒有進一步檢查捕捉這種早期信號,有可能癌症一發現就是晚期了。

癌症的早期發現本身就很難,而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每年體檢可能是目前早期發現癌症最好的辦法之一。

為什麼癌症早期發現很難

一發現就是晚期?

大多數癌症,早期都沒有很典型的症狀,引起明顯症狀的時候往往已經到了中晚期。

早期可能有的一些感覺是低熱、體重減輕、疲乏等,這類症狀比較輕,很容易被人忽視。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很多癌症等發展到一定程度時,才能引起患者本人和醫生的重視,而這個時候,可能癌症已經到了中晚期。

舉幾個例子:

例如胰腺癌。

當腫瘤細胞形成實體腫瘤,會造成膽道梗阻,膽紅素進入血液,病人皮膚和鞏膜出現黃染(醫學上稱之為黃疸),這個時候才會有明顯的症狀,可能病人才會去看醫生,而這時腫瘤已經很大了。

腫瘤擠壓膽道的出口,引起膽汁排泄障礙

膽紅素進入血液,皮膚和鞏膜出現黃染

圖片來源:網絡

比如肝癌。

當患者感受到顯著的疼痛的疼痛時,可能腫瘤已經大到一定程度或者本來就發生在靠近漿膜的部位,肝臟是一個比較「沉默寡言」的器官,肝臟內部的感覺神經分布其實非常少,小的病變幾乎沒有任何感覺。

比如泌尿系統(腎、輸尿管、膀胱、前列腺)癌症。

當老年患者出現無痛性的血尿時來找醫生,醫生必然首先想到泌尿系統的惡性腫瘤。

這時候,腫瘤組織生長過程中,腫瘤血管異於正常血管,容易出血。血液進入尿液,被病人發現。

泌尿系統癌症患者,會出現血尿

圖片來源:網絡

總之,當實體腫瘤引起可以察覺的症狀時往往已經初具規模。

這也給大家一個基本印象——到了醫院,查出來的癌症往往都是中晚期,發現早期癌症多數是意外。

大多數患者發現自己得了癌症,是因為出現的相應的症狀(比如疼痛、出血、持續性咳嗽、消瘦等)去醫院做了更加細緻的檢查被發現的。

那麼問題來了,這些腫瘤早期的隱匿症狀,

每年的常規體檢能發現嗎?

體檢很難直接查出癌症

但能發現高風險人群

我們先來看一下常規體檢的內容。

不同檢查目的、不同收費水平的體檢,其內容肯定也是不一樣的。

拿出你上一年體檢表(以一份常規檢查套餐的項目清單為例), 我們從上到下逐個分析:看看這些檢查項目究竟是幹啥的?能發現癌症早期的信號嗎?

01

常規檢查( 45項)

具體項目:血常規 17 項、尿常規 12 項、便常規 15 項、便潛血 1 項。

主要是初步了解你身體裡面血液成分(主要是血細胞成分)和對泌尿系統基本健康狀況。

如果有血液系統疾病,比如貧血、白血病,全身的感染、過敏都可以通過血常規發現蛛絲馬跡;

如果有大便潛血,往往提示胃腸道出血,可以由消化道潰瘍、寄生蟲和胃癌、結腸癌出血引起。

在上面的這些情況下,體檢醫生一般會建議做胃腸鏡檢查。

02

生化檢查( 18 項)

具體項目:

1. 肝功能檢查( 10 項):比如丙氨酸轉移酶、天門冬氨酸轉移酶、α-羥丁酸脫氫酶等;

2. 腎功能( 2 項):尿素氨、肌酐;

3. 糖尿病篩查( 1 項):血糖;

4. 尿酸篩查( 1 項):尿酸;

5. 血脂( 4 項):甘油三脂、總膽固醇CHO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這部分總體上是了解肝腎功代謝系統健康狀況的。

如果有的人,肝腎部位有惡性腫瘤時,這些指標會可能有波動。

03

免疫檢查( 9 項)

具體項目:

1. B型肝炎( 5 項):B肝五項。

2. 癌症篩查( 2 項):癌胚抗原、甲胎蛋白。

3. 梅毒篩查血清實驗( 1 項):梅毒血清特異性抗體測定。

4. 結核病篩檢( 1 項):結核桿菌抗體試驗。

B肝和肝癌的發生有密切關聯,所以B肝檢查可以認為是肝癌篩查的一部分。

癌症篩查的兩種指標分別是癌胚抗原( CEA )和甲胎蛋白( AFP ),還有一些檢查套餐中含有全套的血液腫瘤標誌物檢查:CA125(卵巢癌),CA199(胰腺癌、肝膽系癌、胃癌、結直腸癌),PSA(前列腺癌)等等。

腫瘤標誌物可以看做是癌症診斷證據鏈的重要一環,但本身不能作為癌症診斷的依據。一些良性疾病或者完全正常的情況也可以使血液中腫瘤標誌物升高。

目前除了極少數異常高危的人群,普通人體檢不推薦進行任何的腫瘤標記物檢查,大多數在體檢中發現的升高都沒有意義。只有已經確診了癌症的患者,才需要檢查這些標誌物作為長期的病情評估。

萬一錯誤地做了腫瘤標誌物檢查,又有明顯異常的結果,可以諮詢專科醫生評估是否需要後續檢查。

04

B超( 12 項)和 X 線檢查( 7 項)

B 超檢查項目:

肝、肝內膽管、總膽管、膽囊、肝門靜脈、腎、胰、脾及其它(男:前列腺;女:子宮 、卵巢 、膀胱)。

當惡性腫瘤達到一定大小的時候就可以被 B 超發現。但是單純依靠B超往往很難做出良惡性判斷。

X 線檢查( 7 項),心、肺隔、縱隔、胸腔、胸部正位像、胸部側位像,可以發現很多重要的信息。

尤其是肺癌,在胸透平片上可以發現肺癌的陰影,有時還可看到肺癌引起的肺不張。

箭頭所指的陰影

提升可能是中央型肺癌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X 線檢查能夠發現肺癌的部分徵象,但等到 X 線檢查發現時為時已晚,對疾病治療幾乎沒有意義了。

所以,也不推薦體檢做 X 線常規檢查,而是那些吸煙很多的肺癌高危人群在 50 歲後用低劑量螺旋 CT 作為肺檢查手段。

05

鉬靶 X 光乳腺透視( 1 項)

乳腺癌組織中往往存在微小的鈣化灶,這些鈣化灶可以在低劑量放射線下被觀察到,這就是可以捕捉的癌症早期信號。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06

耳鼻喉科( 13 項)

具體項目:

耳廓、鼻腔、嗅覺、扁桃體、聽力、外耳道、鼓膜、鼻中隔、鼻甲、鼻竇、鼻咽部、咽、喉(聲帶會厭);

不要小看這個檢查,不少早期的鼻咽癌就是通過「看看」被發現的。

當然了,也有一些鼻咽癌的病灶被軟齶擋住了,一般的鼻鏡或者口咽檢查看不到。

但是在體檢過程中醫生一般會詢問有沒有鼻涕中經常帶血的問題,如果你有這方面的情況,如實作答即可。

體檢醫生會著重檢查,或者給你建議,去耳鼻喉科做纖維鼻內鏡檢查。

纖維鼻內鏡檢查發現鼻咽癌

圖片來源:網絡

07

眼科( 11 項)

具體項目:

視力、辨色、眼壓、眼瞼、結膜、淚器、角膜、虹膜、晶體、玻璃體、眼底;

某些顱內腫瘤可能會因為壓迫動眼神經或視神經引起眼部運動障礙或者視野缺損。

右側上瞼下垂+結膜充血

腦磁共振檢查發現顱內腫瘤

圖片來源:網絡

08

口腔科( 9 項)

具體項目:

唇、頰、齒、齒齦、牙周、舌齶、腮腺、頜下腺、顳下頜關節。

很多口腔癌的早期其實是有癌前病變的,比如口腔白斑、粘膜下纖維化,都是可以通過口腔檢查發現的:

嚼擯榔引起的黏膜下纖維化,導致口腔黏膜收縮,限制了患者的張口幅度

圖片來源:網絡

09

婦科( 7 項)

具體項目:

外陰、尿道外口、陰道、宮頸、子宮附件、前後穹隆、白帶常規;

讓廣大女性談之色變的宮頸癌,早期可以通過婦科檢查發現宮頸粘膜的改變。

早期診斷,為早期治療爭取到寶貴的時間。

宮頸外觀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10

外科( 13 項)

具體項目:

皮膚、甲狀腺、乳房、脊柱、淋巴結(頸部、腋下、腹股溝、鎖骨上淋巴結)、肛門、直腸、前列腺、四肢關節、泌尿生殖器、腹股溝、足背動脈、下肢靜脈;

通過對乳腺、甲狀腺、直腸和睪丸、前列腺的觸摸檢查,能夠有助於發現這些部位的可疑結節。

發現以後醫生會建議進行更加有針對性的檢查。

11

內科( 8 項)

具體項目:

心界、心律、心臟雜音、肺臟、肝臟、脾臟、腸鳴音、脂肪厚度。

腫瘤患者可以出現上述幾項的異常。

12

肺功能檢查( 4 項)

具體項目:

肺活量 、通氣功能檢查 、小氣道通氣功能 、血氧飽和度。

肺癌患者可能出現肺功能的不全,但更多情況下肺功能不全和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 )相關性更高些。

綜上所述,普通體檢很難直接查出癌症。

但是可以圈定一些高度懷疑癌症的體徵,捕捉癌症的早期信號,從而指導你去各個專門科室進一步檢查。

你今年體檢了嗎? 體檢有時候很可能出現「過度警報」的問題,但總體上講性價比還是很高的。

希望更多人可以把這篇內容轉發家族群,讓家裡人按時體檢,這是目前癌症早期發現最好的方法之一。

如果你想要針對癌症進行一些更加精準的篩查, 從20 歲開始,一些癌症篩查項目就可以做了。

我們聯合了各科醫生,覆蓋全年齡層,並且按照性別,為大家整理出了癌症篩查清單。

簡單方便,只要根據自己的性別和年齡段,動動手指點擊進去,馬上就能知道自己該做哪些檢查了

本文合作專家

本文審核專家

策劃製作

策劃:小乙 | 監製:Feidi

封面圖來源:站酷海洛

點個 在看

讓更多人知道按時體檢有多重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24ca1129e25fe6205aaead3aeccdad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