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士戒指:從盟約至故事

原標題:男士戒指:從盟約至故事

原創 莊冬冬

近期,L'ÉCOLE珠寶藝術中心亞太分部(香港)呈獻了題為「男士戒指:伊夫·加斯圖傳奇珍藏」的珠寶展,展覽匯聚了法國收藏家伊夫·加斯圖近40年來所珍藏的300餘枚男士戒指。其中既包括17世紀的威尼斯總督指環、18世紀的琺琅戒指、19世紀的骷髏頭戒指,又包括了1970年代美國飛車黨戒指,甚至還包括了當代的戒指傑作。透過這些曾由帝王、主教乃至摩托騎士和搖滾巨星配戴的戒指,我們得以窺見自17世紀以來,男士珠寶的不同面貌和風格演化。

男士戒指合影(Men's Rings)

整個展覽由「歷史遺恨」「哥德風格」「基督教神秘主義」「虛空浮華」和「多元美學」五個主題組成,它猶如一個萬花筒,折射出同一個人物的五個面向,每一個面向都反映出伊夫·加斯圖對於男士珠寶的好奇心。

天使戒指(Angels Ring)是一枚特別為皇家慶典而鑄造的黃金圖章戒指。它由當時活躍於倫敦的巴黎珠寶世家DUPONCHEL & CIE設計製作,戒指頂部的青金石上刻有「願主保佑」的拉丁文字樣,兩側的銀質天使則手持寶劍和十字架守護著王權與教權。巴黎伯爵菲利普在倫敦的法國天主教堂初領聖餐的日期(1850年7月20日)則被鐫刻在戒指內壁上。整個戒指造型誇張且多有裝飾,充滿宗教元素的設計中透露出強烈的神秘感和崇高感。它是DUPONCHEL & CIE對於18世紀哥特文化的重塑,更是對於古典藝術的美感和強盛國力的回顧。

哥德式戒指(Gothic Rings)

另一件帶有明顯統治階級印記的展品是威尼斯總督指環(Doge's Ring),這枚氣派不凡的戒指複製自文藝復興時期的作品,體積較真品更大。戒指四周鑲嵌了四顆橢圓形凹雕紅玉髓,鐫刻著人物肖像,並裝飾有卷葉紋和盾章圖案。歷屆總督都會通過這些指環來彰顯城邦的治權,因此,總督指環上常會刻有族徽圖案,以此明確他們的權利,鞏固他們的地位。

司鐸指環(Priest’s Ring),1960年–1970年

與總督指環形成鮮明對比的司鐸指環(Priest's Ring)是神職人員恪守清貧的象徵。這枚戒指很可能是某位新任命的神父為其聖職禮而特別定製的,象徵著神父與天主的神聖盟約。司鐸的神職較低,因此,他們的祭袍和飾品也會採用較為低調的風格。這枚戒指上的十字架造型簡樸,不帶任何裝飾,體現出早期基督徒刻苦的精神和忠貞的誓言。直至今日,這種對於信仰的初心我們仍可在教皇方濟各(Pope Francis)的身上找到,他所佩戴的銀制戒指造型簡樸,與司鐸所戴的指環極為相似。

主教指環(Bishops Ring)

除了司鐸指環,伊夫·加斯圖也為我們展示了真正的主教指環(Ecclesiastical Ring)。在中世紀的教會中,神職人員會將製作上帝的雕像和宗教相關的珠寶視為一種修行,是對於神的奉獻與敬仰。這枚20世紀初打造的主教指環,採用了新巴洛克風格,較為寬大的設計使得它可以在儀式時佩戴於手套之外。磨砂的背景上雕刻著花卉和藤蔓等裝飾圖案,戒尖上的太陽花則是永生的象徵。戒指上深邃的紫水晶,象徵著忠誠和基督教的殉教者,同時它也是主教至高無上的信仰和使命的化身。另一枚主教指環則由黃金錘制而成,其戒肩上飾有象徵著基督受難的鏤空十字架,戒指同樣鑲嵌了能夠祛除惡念和邪靈的紫水晶。指環整體設計中所洋溢的現代主義風格,正反映出教廷在1962年至1965年的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後對於改革的渴望。

死神之舞(Cameo Ring),2010

同樣以紫水晶為視覺中心的指環還有法國珠寶藝術家莉迪婭·庫爾泰耶(Lydia Courteille)創作於2006年的紫水晶戒指。這枚戒指的造型融合了古代騎士戒指和象徵著虔誠的主教指環,由羅馬十字架和龍爪形鑲口共同托起的、碩大的馬眼形紫水晶暗喻了強大的靈性力量,加之懸浮其上的阿斯卡隆聖劍,莉迪婭·庫爾泰耶以當代的視角再現了聖喬治屠龍的英勇傳奇。

族長戒指(Dogon Ring),1940—1950

與聖徒傳奇並置在一起的還有當代體育的傳奇。超級碗戒指(Super Bowl Ring)是美國超級碗美式足球聯賽冠軍指環的複製品,由伊夫·加斯圖委託按照2001年度聯賽冠軍新英格蘭愛國者隊(New England Patriots)的指環樣式打造。這枚戒指的設計象徵了體育和團隊精神,戒指上鑲嵌的42顆萊茵石(Rhinestone)呼應了球隊42年的歷史,戒台上兩顆長方形萊茵石代表了超級碗獎盃,馬眼形萊茵石則形如美式足球,划過由紅藍雙色琺琅勾勒的抽象頭盔,戒臂外側以數字浮雕的形式鐫刻了贏得獎盃的時間。

英國悼亡戒指(British mourning ring)

伊夫·加斯圖收藏的男士戒指包羅萬象,有的珍貴雅致,有的樸素簡約,有的十分昂貴,有的價格合宜。這些傳奇珍藏橫亘數個世紀,涵蓋了多元的男士風尚。作為最早誕生的珠寶之一,戒指的小巧「身形」里不僅承載著財富、權力和愛,還反映了不同時代、不同地域的藝術風格;它所代表的私密、感性,見微知著地勾勒出佩戴者的個性和故事。

文 Article / 莊冬冬 Dongdong Zhuang

圖 Pictures / L'ÉCOLE珠寶藝術中心亞太分部、L'ÉCOLE Asia Pacific,Schools of Jewelry A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