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兩年的國足,成績急速下滑,沒有令人激動的勝利,只有跌入谷底後唯一一次反彈,就是去年客場2:1泰國。成績雖然不佳,但球迷依舊不少,友誼賽、世預賽,幾萬人到場不離不棄的支持,能否換來6月的崛起?當然,相比前些年,總人數還是在減少。
與國足相反,中超部分球隊的球迷,無論勝負都逢場必到,主場的球票一票難求,開售幾分鐘便一掃而空成為慣例。從北京國安的北京工人體育場,到成都蓉城的鳳凰山專業球場,再到上海海港的上汽浦東足球場,山東泰山的濟南奧體中心、天津津門虎的泰達球場,南通支雲的如皋奧體中心……都是場場爆滿,座無虛席。
他們都屬於中超的金牌球市,上座率超過60%,很多都已經達到相關部門規定的極限值,也就是容納量的80%。但上座人數差別很大,北京國安的場均5萬,成都蓉城則場場4萬,上海申花、山東泰山場均接近3萬,天津津門虎、上海海港則只有2萬多,南通支雲場均不到2萬。
上座率與上座人數的排名也不相同。
1、成都蓉城:場均40234人(第2),上座率79.36%;
2、北京國安:場均50673人(第1),上座率78.68%;
3、天津津門虎:場均26641人(第5),上座率72.00%;
4、南通支云:場均18662人(第9),上座率71.78%;
5、上海海港:場均22734人(第6),上座率61.44%;
6、河南:場均16915人(第10),上座率56.65%;
7、青島西海岸:場均10180人(第13),上座率50.90%;
8、山東泰山:場均28286人(第4),上座率49.79%;
9、青島海牛:場均22494人(第7),上座率44.99%;
10、梅州客家:場均11888人(第12),上座率44.03%;
11、浙江:場均22264人(第8),上座率42.27%;
12、上海申花:場均29271人(第3),上座率40.65%;
13、長春亞泰:場均13726人(第11),上座率32.68%;
14、滄州雄獅:場均9556人(第14),上座率30.02%;
15、武漢三鎮:場均9459人(第15),上座率16.83%;
16、深圳新鵬城:場均6703人(第16),上座率16.76%。
上座率反映了球迷購票的難度,越接近80%,越難以搶到票,足以稱得上金牌球市,比如北京國安、成都蓉城這種79%的。上座人數則受限在球場容納量的大小,在有限的開放量下,依舊很多人去搶,也能體現金牌球市的價值,比如天津津門虎、南通支雲這種,不到3萬人數但已經是足球場能開放的最大量下的最大人數。
有些主場,上座人數不高,不是沒人看,是沒票買;有些主場,上座率不高,不是沒票買,而是被限制。金牌球市,其實不需要任何數據去反映,看球迷賽前的助威,賽中的吶喊,賽後的討論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