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寧愛爾眼科醫院眼表及乾眼慢病管理科主任岳文傑表示,乾眼症是成年人常見的一種眼病,盯著看電視、平板電腦、遊戲機等電子產品的時間增加,每分鐘眨眼次數少於15次,眼表就會幹燥、淚膜容易破裂,長此以往就會發生乾眼。
什麼是乾眼
岳文傑表示,乾眼通俗來說,就是眼淚量不夠滋潤眼睛,或者眼淚裡面的營養成分減少,或者眼睛表面不夠光滑。淚液的量不夠必然不能很好的滋潤眼睛,所以眼睛會出現乾澀、異物感、刺痛等;淚液里的營養成分不足,也不能很好的滋潤眼睛,所以這時候即便眼淚再多,眼睛仍然會有異物感、刺痛等;既然眼睛表面不夠光滑了,異物感、刺痛那就很容易理解了。
淚液保護眼睛,需要在眼睛表面形成淚膜,淚膜也是眼睛能夠看得清楚的必要條件。當淚液不足、淚液中的營養不夠、或眼睛表面不光滑時,淚膜就不那麼穩定,就容易出現視物模糊。在眨眼後淚膜暫時恢復可以看得清,但由於淚膜不穩定,很快就破了,所以一下又模糊了。還有的人在滴眼藥水之後可以暫時緩解,但沒多久又不舒服了。因為乾眼患者的眼睛不能得到淚液很好的保護,常常會有輕微的損傷,表現為畏光、眼紅等,眼睛非常敏感,風吹刺激都會難受、流淚,平時所說的迎風流淚就是因此。
久盯螢幕為何會影響淚膜
岳文傑表示,眼睛表面的保濕工作主要由眨眼這個動作完成。正常情況下,人每分鐘眨眼10~20次,而當人們聚精會神地用電腦手機,比如忘我的工作、真情實意的嗑CP時,常常在不知覺間減少眨眼次數。
眨眼時,覆蓋於眼球表面的淚膜,可以阻擋淚液直接接觸空氣而減少蒸發。岳文傑表示,一旦眨眼次數減少,眼球過長時間暴露在空氣之中,就會出現眼睛乾澀的情況。長此以往,容易影響到淚膜的質量,進而出現乾眼症狀。除此以外,使用電腦手機是一種近距離用眼行為。手機一上手,幾個小時停不下來,會給眼睛帶來巨大負擔,加重視疲勞,造成視力下降。
如何有效預防
岳文傑表示,要改善用眼環境。如果一定要看螢幕,千萬別躲在漆黑一片的房間裡看。岳文傑表示,關燈後,人眼的瞳孔會在昏暗中散開,注視手機螢幕的光亮時會受到更多刺激。不僅會增加視疲勞,還有可能誘導青光眼。所以,看手機、平板、電腦時,最好打開燈,改善用眼環境。
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
如保持正確的用眼姿勢及必要的用眼距離,每20分鐘向遠處眺望一會;每用眼40分鐘閉眼休息片刻或放鬆眼部等。
姿勢要正確。我們從小就被教育,看書寫字時要做到「一尺一寸一拳」。這樣的姿勢是對眼睛非常友好的。到了工作的年齡,也要保證坐姿端正。電腦螢幕距離眼睛至少要有一臂距離,並且保證螢幕略低於視線。使用筆記本的朋友最好配一個鍵盤,避免上半身向前傾,距離螢幕太近。
摘下隱形眼鏡。雖然說現在的隱形眼鏡改善了材質,大大提高了透氧率;但是室內的空氣流通不是很好,夏天開了空調又會進一步加快眼睛的淚液蒸發,引起眼部不適。所以,需要長時間用眼的情況下,還是建議大家使用框架眼鏡。
不濫用眼藥水。雖然有些眼藥水使用起來清清涼涼,用完感覺眼前一亮,但是,如果不清楚眼藥水的成分,如是否含有防腐劑、激素類藥物等,就隨意使用,不但不能緩解症狀,反而可能延誤甚至加速病情發展。
症狀反覆應及時就醫。很多人覺得眼乾不是大問題,忍忍就好了,實則不然。長時間眼睛乾澀的人,淚膜質量不穩定,久拖不治容易加重乾眼症狀,還可能造成眼部感染、視力下降,再嚴重下去可造成角膜病變,引發致盲危機。
乾眼症怎麼治
岳文傑表示,隨著乾眼患病率持續攀升,乾眼患病群體逐漸增大,這也對醫生的診療水平提出更高要求。乾眼,不只是表現為眼睛乾澀,對症下藥是關鍵!
普通理療——眼部按摩,治療原理是針對輕度乾眼
瞼緣深度清潔,治療原理是針對蠕形蟎性瞼緣炎患者、眼部手術患者(手術前)、長期佩戴角膜接觸鏡伴有慢性炎症患者、經常畫眼妝(睫毛膏、眼線等)人群。(通訊員 馬駿鵬)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23fbc8209b0ae8d8254daeb6f08961c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