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肌酐是什麼?
肌酐是肌肉在人體內代謝的產物。
血中的肌酐有兩種來源:外源性和內源性,外源性肌酐是肉類食物在體內代謝後的產物;內源性肌酐是體內肌肉組織代謝的產物。
血肌酐為什麼反映了腎功能?
肌酐主要由腎小球濾過排出體外。
血肌酐濃度取決於機體的分解代謝能力與腎臟的排泄能力。
當人體的肉類食物攝入量穩定時,身體的肌肉代謝又沒有大的變化,肌酐的生成是比較恆定的。在此前提下,血肌酐間接地反映了腎小球的濾過功能,成為最常用的腎功能指標之一。
正常值:男性53-106 μmol/L,女性44-97 μmol/L(根據檢測方法不同各醫院的正常範圍存在差異)。
腎小球濾過率,簡稱GFR,可以用放射性核素檢查或菊粉排泄進行測定,但臨床不作為常規,而是通過血肌酐值、結合年齡、性別,用醫學公式進行估算。正常範圍:100-120 ml/min/1.73m2
血肌酐超標一點=腎功能下降一點?
腎臟的代償功能非常強大,這經常導致早期的損害未被發現。
腎小球輕度損害:腎小球濾過率下降到正常的50%之前,血肌酐都可以在正常範圍。
腎損害進一步加重:腎小球濾過率下降到正常的50%以下時,血肌酐才開始超出正常範圍,並呈上升勢頭。
通俗地講,當血肌酐明顯高於正常值時,排除飲食和劇烈運動的因素,腎功能已經減退了接近或超過一半。
面對這種情況,請勿視而不見,應儘快到腎病專科就診。
血肌酐升高了還能降嗎?
對於腎病患者來說,血肌酐易升難降,常常令腎友寢食難安。其實,在慢性腎臟病的疾病進程中,血肌酐會有起起落落的波動,並不一定代表腎功能時好時壞。在一些加重因素的影響下,血肌酐明顯升高,這些情況更加需要重視。
01
血肌酐短時間內大幅升高
在某些情況下,感染、藥物(如非甾體類消炎鎮痛藥、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利尿劑的過度使用、造影劑等)、血壓過高(惡性高血壓)或過低(休克),或者尿路梗阻等,會引起血肌酐的突然升高。
這些情況屬於急性升高,如果能及時複查、及時發現,去除上述病因或誘因後,血肌酐有機會能夠恢復到原先的水平。
反之,如果未能及時糾正,那就有可能血肌酐會更上了一層台階,代表著腎功能的進一步丟失。
02
血肌酐緩慢升高
按照慢性腎臟病的自然病程,血肌酐是必然會逐步升高的,但我們盡力在拖住它的進程,讓它儘可能地「緩慢」。
這個速度的快慢,原發疾病在很大程度上已經給患者定了基調。糖尿病導致的慢性腎臟病,普遍會比高血壓病導致的腎病進展得更快。持續大量蛋白尿的腎病,會比蛋白尿小於1g 的腎炎患者進展得更快。
讓血肌酐升高的其他因素,還有上一節提到的各種加重因素,以及血壓、血糖、血脂、尿酸、飲食、作息、情緒壓力等等。
如果血肌酐是在較長的時間內顯示出緩慢逐漸升高的趨勢,通常認為是符合慢性腎臟病的自然病程的。這種情況下,血肌酐升高是代表著腎功能的減退,一般很難「回到從前」,但能「維穩(維持現狀)」也是不錯的。
03
血肌酐的小幅波動
血肌酐水平還受到飲食和肌肉含量的影響。如果短期內的變化不超過基礎值的20%,或者2周內變化幅度不超過30%,可以認為是正常的波動。
也就是說,當我們在治療和複查的時候,見到血肌酐在±20%以內的變化時,可以認為腎功能是穩定的,當前治療方案或生活方式可以繼續堅持。
04
血肌酐下降
血肌酐也有下降的時候。當急性加重因素及時去除,腎臟得到合理的治療,血供或血流動力學明顯改善,腎單位損傷不那麼嚴重的時候,這部分損傷的腎功能有可能得到恢復,表現出來就是血肌酐逐漸回落。
血肌酐的回落也有快有慢,和腎損傷的性質和程度有關。腎損傷較輕、時間較短暫、治療及時,則血肌酐可以很快下降。慢性腎臟病在得到很好的管理和治療的情況下, 血肌酐也會有一定程度的下降,然後保持在某個水平。
結語
血肌酐只是腎臟功能的指標之一,並不是全部。醫生還會結合尿量、胱抑素C、估算的腎小球濾過率、內生肌酐清除率等指標來評估腎功能。
目前並不存在所謂的降肌酐的特效藥。更何況,即使有,降了肌酐也未必等於改善了腎功能。
看清楚肌酐的本質,你就曉得了:腎科大夫不是專注於降血肌酐,而是專注於治療和管理腎病。包括中醫藥治療,也不是一味地通便排毒,而是通過健脾益氣、活血化瘀、補腎填精、調理氣機等多種治法促進臟腑功能的平衡協調。
吳禹池
廣東省中醫院腎病科
副主任醫師 醫學博士
▇ 擅長
以中醫藥為主、中西醫結合治療腎炎、腎病綜合徵、腎功能衰竭、糖尿病腎病、高血壓腎病等腎臟疾病以及尿路感染、尿路結石、前列腺炎、男性功能障礙等。
供稿:廣東省中醫院腎病科 吳禹池
執行編輯:黎 妍
審核校對:莊映格
責任編輯:宋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