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製造企業順應發展趨勢,提升效率,提高企業競爭力轉型升級為「智能工廠,智慧生產」,但是企業在推進智能工廠建設方面仍然還存在諸多問題與誤區。
1)盲目購買自動化設備和自動化生產線。很多製造企業仍然認為推進智能工廠就是自動化和機器人化,盲目追求「黑燈工廠」,推進單工位的機器人改造,推行機器換人,上馬只能加工或裝配單一產品的剛性自動化生產線;只注重購買高端數控設備,但沒有配備相應的軟體系統。
2)尚未實現設備數據的自動採集和車間聯網。企業在購買設備時沒有要求開放數據接口,大部分設備還不能自動採集數據,沒有實現車間聯網。目前,各大自動化廠商都有自己的工業總線和通信協議,OPCUA標準的應用還不普及。
3)工廠運營層還是「黑箱」。企業在工廠運營方面還缺乏信息系統支撐,車間仍然是一個「黑箱」,生產過程還難以實現全程追溯,與生產管理息息相關的製造BOM數據、工時數據也不準確。
4)設備利用率不高。生產設備沒有得到充分利用,設備的健康狀態未進行有效管理,常常由於設備故障造成非計劃性停機,影響生產。
5)依然存在大量信息化孤島和自動化孤島。智能工廠建設涉及智能裝備、自動化控制、傳感器等,系統集成難度很大。很多企業不僅存在諸多信息化孤島,也存在很多自動化孤島,自動化生產線沒有進行統一規劃,生產線之間還需要中轉庫轉運。
究其原因是智能製造和智能工廠涵蓋領域很多,系統極其複雜,企業還缺乏對其更深入的理解。企業建立智能工廠最終還是要要根據企業的產品和生產工藝,做好需求分析和整體規劃,結合企業內部的IT、自動化和精益團隊,在此基礎上穩妥推進,方能取得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