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咸寧一家幼兒園,舉行六一兒童節表演時曾出現這樣一幕。
小朋友們身著「格格」服裝走上舞台,表演《有一個姑娘》舞蹈,可舞蹈還沒正式開始,意外發生了。
其中一名小女孩剛剛走上舞台,站好隊形,就對著台下的觀眾嚎啕大哭起來。
可眼看身邊的小夥伴都在賣力表演,小女孩也沒有選擇放棄,只好一邊不停地抹眼淚,一邊努力地完成舞蹈動作,堅持跳完了整個舞蹈。
視頻爆火後,不少網友大呼「邊哭邊跳,被迫營業,這也太可愛了吧」。
但有些家長卻覺得,雖然小女孩確實很可愛,可這種行為令人費解:
兒童節本應該是一個開心快樂的節日,為什麼要讓孩子花大力氣排練文藝節目,在舞台上嚇得嚎啕大哭,變成「兒童劫」呢?
有家長提出,與其讓孩子們表演節目,還不如直接給娃放假一天,更符合兒童節的初衷。
「變了味」的兒童節
兒童節的初衷,是讓孩子們能夠輕鬆愉快地度過這一天,為成長留下美好回憶,感受到幸福快樂。
但某些所謂的「六一文藝活動」,變為了成年人覺得孩子們需要撒一下歡,為了儀式感而舉辦的「聯歡會」。
同事家的女兒5歲多,正在上幼兒園。
前段時間孩子放學回來說,園裡要舉辦「六一兒童節聯歡會」,需要小朋友們排練舞蹈,老師抽中了她參加。
讓女兒參加參加集體活動又沒什麼壞處,而且女兒本身也願意,於是同事欣然允之。
但她沒想到,原來小小的聯歡會要求這麼高、事情這麼多,女兒很快就從興奮變成了不耐煩。
每天幼兒園放學後,老師都要組織表演節目的小朋友進行排練,才5歲多的孩子,哪有什麼耐心,沒到一星期回家就開始抱怨:
「媽媽,不是說兒童節是兒童的節日嗎?為什麼要讓我們表演節目給你們看呀?我不想參加了。」
可半途而廢又不是辦法,同事只好一邊給女兒打氣,鼓勵她堅持一下,一邊暗自吐槽這個兒童節過得本末倒置,生生把孩子的快樂變成了煩惱。
孩子天真爛漫,他們其實並不懂得兒童節有什麼「意義」,只知道這是屬於自己的節日,這一天不用寫作業、爸爸媽媽會陪自己吃大餐,可以過得很快樂。
但一波接一波的文藝匯演,強硬地舉辦兒童節活動,讓孩子被迫營業取悅成年人,反而使兒童節變了味道,真正變成了「兒童劫」。
兒童節給娃放假一天?
因為兒童節變成了「兒童劫」,所以有些家長乾脆提出:
不如直接給孩子放一天假,也要比逼著孩子表演節目強得多。
確實,讓老師帶著孩子們辛辛苦苦地籌備節目,家長還要破費購置演出服,一套流程下來,表演節目看節目的都挺累。
但問題在於,有些孩子真的很喜歡錶演節目的這種參與感,希望獲得這種展示自己的機會,受到大人的鼓勵和讚揚,同時為童年留下美好的回憶。
所以如果給娃放假的話,顯然無法稱這些孩子的心意。
而且如果給娃放假一天,還存在一個問題是:
有些父母未必能夠用一整天的時間陪伴孩子。
萬一父母工作繁忙,別人家孩子被爸爸媽媽帶著遊山玩水吃大餐,自家孩子卻窩在家裡看電視,難免會讓孩子感到失落,覺得這樣的兒童節還不如不過。
因此,我們也不能武斷地認為,兒童節給娃放假一天是好的解決方式。
兒童節,最好讓孩子說了算
兒童節是孩子們的節日,最重要的自然還是尊重孩子們的意願。
如果準備舉辦六一聯歡會的話,可以由學校進行統計,看看到底有多少孩子願意參加,還是大家就想著這一天好好放個假,用更喜歡的方式來過六一。
如果孩子們更願意參加集體活動的話,那麼學校也更應該讓孩子們發揮自己的特長,讓孩子自己報名喜歡的項目。
切忌由老師進行「點兵點將」,安排一些孩子們不喜歡、排練起來費時間的集體舞蹈、合唱項目。
通過「博採眾長」,讓孩子們充分展現自身的才能,可以更大程度地提高孩子的參與感,也能避免孩子因為排練節目而變得不耐煩,更具趣味性。
另外,幼兒園在慶祝幼兒園時,也可以採取一些更有創意的方式。
去年安徽亳州有家幼兒園,擺了37桌請420個孩子「吃席」慶祝六一,就獲得了全國網友家長們的點贊。
六一兒童節這天,孩子們不用排練,家長不用操心,幼兒園給孩子們準備了一大桌的好吃的,大家都過得開開心心。
老苗結語:
總而言之,兒童節是一個讓孩子們開心的節日,不應該成為家長們、孩子們的負擔。
仔細想一想,孩子們要的其實也不多,他們需要的唯有「玩耍」和「陪伴」,二者兼具,幫娃過一個快樂開心的兒童節並不難。
今日話題:你會怎樣幫孩子度過今年的兒童節?
我是老苗——一名80後超級奶爸,也是醫院裡最扎眼的男性護士長,歡迎一起討論孕育問題,也請你關注老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