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間,又一個女偶像被毀了

2023-10-07   獨立魚電影

原標題:一夜之間,又一個女偶像被毀了

弒親案,向來讓人不寒而慄。

從轟動一時的吳謝宇弒母。

到登上媒體頭條的齊萍萍肢解雙親烹屍。

每每發生這類新聞,總能引髮網友的討論狂潮。

一件件駭人聽聞的案件,揭開人性最可怖的一面

正因如此,弒親題材的影視劇,往往都能直擊觀眾的靈魂。

聚焦弒親案的港片《正義迴廊》

恰好,魚叔最近發現一部懸疑新劇。

它改編自日本小說家湊佳苗的同名小說。

作為著名的「推理女王」,她首部影視化作品《告白》堪稱神作。

日本票房超過40億日元(約1.9億人民幣),提名當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這部新劇依舊延續她對社會和人性的洞察

聚焦的,正是一起弒親案。

而且,殘忍程度直接翻倍——

《落日》

這部劇由日本WOWOW電視台出品。

劇迷當中流傳著一句話,「窩窩台出品,必屬精品」。

一直以來,這個電視台的作品都以短小精悍,題材大膽著稱。

比如,我們耳熟能詳的不倫戀代表作《賢者之愛》。

關注「喪偶式育兒」的口碑佳作《坡道上的家》。

《落日》有湊佳苗原作打底,加上WOWOW的質量保障,觀眾期待值自然不低。

更別說,卡司陣容還尤為強大。

主演是演過《賣房子的女人》的北川景子,《四重奏》的吉岡里帆

就連配角,都是「不老女神」黑木瞳這種級別的。

話不多說,直接進案子。

平安夜,本該是個闔家歡聚的日子。

可21歲的力輝斗,動了殺害妹妹的念頭。

趁父母外出聚會,他將妹妹逼進臥室。

即便對方大聲求饒,仍然面不改色。

從腹部開始,用菜刀連捅15刀,將其殺害。

為了掩蓋罪行,他特地等到父母回來後,放火燒家

醉酒睡在一樓的父母,也連同葬身火海。

一個男孩在平安夜殺死了他的全家。

可想而知會在社會上引起怎樣的轟動。

隨著輿論發酵,力輝斗的詳細背景被扒。

他是一個典型的「家裡蹲」。

自中學輟學後,就完全喪失和外界的交流。

整日窩在家裡,混吃等死。

反觀被他殺害的妹妹沙良,與力輝斗頹喪的生活不同。

生前她活潑開朗,是學校有名的「交際花」。

憑藉甜美的外表,剛剛順利通過偶像選拔,很快就要去東京出道

相較於力輝斗毫無希望的未來,妹妹的前途可謂一片光明。

不平衡心理會滋生嫉妒,而嫉妒又會在封閉的環境中升級為仇恨。

力輝斗的殺人動機,由此浮出水面。

他最終被法院判處死刑

這起案件雖震驚世人,但內情並不複雜。

但萬萬沒想到,15年後,突然發生了反轉

一位導演(北川景子飾)對這起發生在故鄉的往事產生了興趣。

想要以此為素材,拍攝自己的下一部電影。

於是,她帶著編劇(吉岡里帆飾)回到家鄉,重新詢問當年的事件相關人員。

隨著調查深入,越來越多的疑問開始浮現。

首先,力輝斗「家裡蹲」的身份存疑。

案發兩年前,力輝斗曾在工廠打工。

當時的同事表示,力輝斗很努力想融入群體。

完全看不出任何極端傾向。

更何況,力輝斗當時還表示想要成為正式員工

這和傳言中封閉頹廢、混吃等死的形象截然不同。

其次,秉性善良,性格溫和。

力輝斗常在傍晚的時候,帶著貓糧去家附近喂貓。

也正因如此,貓常常跟在他身後。

周圍的小朋友也親切地稱呼他為,貓將軍

說他是個心狠手辣的殺人犯,確實有些不可思議。

最後,面對審判的態度。

正常情況下,殺人犯都會極力為自己脫罪。

然而,力輝斗卻對所有罪行供認不諱,沒有表現出絲毫反抗的意圖。

甚至拒絕了可以協助減刑的精神鑑定。

但如果說他是一心求死,完全可以與家人一同葬身火場。

前後矛盾的行徑,讓他的行兇動機變得更加令人迷惑。

顯然,這起案件並不簡單。

越發複雜的案情,並沒有讓導演感到氣餒。

畢竟,把這起案件拍成電影,是她長久以來的夢想。

不僅因為案件發生在她的故鄉。

還因為力輝斗一家曾經是導演的鄰居。

而這也讓導演決心追查下去。

她走訪了力輝斗妹妹沙良的中學同學,卻得到了意料之外的信息,令她逐漸接近案件真相

原來,沙良並不是媒體報道中那般溫柔純善。

她其實是個心腸歹毒的謊話精。

以自己患有先天性心臟病,還被家人虐待為由,博取同學們的同情。

可背地裡,她不但玩弄男生的感情。

甚至出軌被發現後,還假裝自己是被強迫的。

導致對方成為眾矢之的。

與此同時,她還故意將田徑隊選手從屋頂推下去,直接毀掉別人的運動生涯。

到了其他同學面前,又故作後悔地嚎啕大哭,聲稱這全是意外。

可怕的是,她之所以做出這些惡行,並非出自私人恩怨。

只不過是想通過傷害他人來獲取快感。

說白了,就是典型的反社會人格

對待哥哥力輝斗,她更是原形畢露。

拳打腳踢已是常態。

動輒就以耽誤自己出道,拖家裡後腿為藉口,要求對方早點自殺算了

反正你活著也沒什麼意義

你的人生根本毫無價值

聖誕節也沒有可以見面的朋友

只能窩在這個臭氣熏天的房間

要是爸媽過世了

你也只能一個人等死了吧

沒有人會為你傷心難過

扭曲的孩子背後是更扭曲的家庭。

沙良和力輝斗的父親,沒有一點溫情可言。

酗酒成性,又揮霍無度。

父親成日拿力輝斗發泄怒氣。

只要喝醉酒,必然會暴打他,只因為力輝斗是他的繼子,不是親生的。

按理來說,親媽應該會出手阻擋。

可現實卻是殘酷的。

為了能在家裡好好生活,她選擇對丈夫的惡行視而不見。

與對待兒子不同的是,父母對親生女兒沙良尤為偏愛。

從不忤逆她的任何需求,縱容她對哥哥的虐待。

父母的嬌慣寵溺,也使她成了一個為所欲為的「變態」。

而這,也直接將力輝斗逼上了絕路。

案件發生前不久,力輝斗確實對生活充滿嚮往。

不僅有著穩定的工作,還交到了不錯的女友。

偏偏,他身上的希望被沙良察覺了。

本該在孤寂中死去的社會渣滓,怎配擁有希望。

於是,沙良的魔爪伸向力輝斗的女友。

直接導致力輝斗女友出車禍去世。

當她以炫耀的姿態將這些話說給力輝斗時。

終於讓這個壓抑許久的男人,爆發了。

力輝斗殺害三名親人的罪行,無可辯駁。

而這部劇也並非想要為他洗白。

歸根究底是通過他的經歷,挖掘這場慘劇的深層根源——家庭教育問題

由此引發的創傷,對孩子的影響往往是一輩子的。

就拿力輝斗來說。

從童年被虐待,到最終變成殺人犯。

他以毀滅他人的方式去毀滅自己,正是童年創傷的一種極端結果。

囂張跋扈的沙良,於力輝斗而言是施害者。

但將她放置在家庭中,同樣也是受害者。

她的冷血行為,一方面和父母無節制的溺愛縱容有關。

另一方面,年幼時她就常常看到父親肆意虐待哥哥。

對她來說,暴力早就是家常便飯,而且還不會受到懲罰。

如果說案件的兩個當事人,展現了家庭創傷的最極端結果。

那麼劇中其他幾個角色,則讓我們看到了更普遍的影響。

導演香自幼遭到家人過於嚴苛的對待。

明明還在上幼兒園,卻被雞娃雞到病態的母親逼著做小學的作業。

一旦出現錯誤,就要徹夜關在陽台體罰虐待。

五歲時,父親不堪忍受母親的責罵,選擇跳崖自殺。

臨出門前,她被父親深深抱在懷裡。

在她看來,自己當時疏忽了,沒有察覺父親的異樣。

假如攔著不讓父親出門,或許就能阻止悲劇的發生。

長期被打壓和父親去世,導致香無論遇到什麼問題,都會將錯誤歸結在自己身上。

中學時期,她被班上一名男生告白,但選擇了拒絕。

豈料對方竟試圖用強。

香竭力逃脫,一氣之下罵了兩句。

當天晚上,男生竟然自殺了。

這讓香認為,是自己把男生逼上了絕路。

無底線的內耗,沒來的自責。

就這樣,她被困在害死別人的陰霾中,始終無法與自己和解。

編劇真尋,則是生活在姐姐光環下的「萬年老二」。

姐姐從小乖巧懂事,成績優異,因為彈鋼琴屢屢拿獎。

反觀真尋,成績平平,長相平平,編劇工作也始終沒有進展。

幾年前,姐姐因意外去世。

由於肇事者是個老實的好人,且反覆道歉。

家人既無法接受現實,也無法苛責對方,索性自我催眠,編造出女兒去國外留學的謊言。

尚且年幼的真尋雖然無法理解,但受到父母鴕鳥心態的影響,也自此開始厭惡挖掘別人的內心

在她的認知中,如果當時不去了解肇事者的背景。

那麼家人就可以肆無忌憚地責怪對方,失去姐姐的痛苦或許就能宣洩出來。

也正是出於這種逃避心態,真尋始終不敢去挖掘真實的人性,當然也無法成為一個好的編劇。

現實中,類似的例子也不勝枚舉。

台灣女明星狄鶯,溺愛兒子是出了名的。

不僅吃飯要盯著,具體到吃什麼菜都要嚴格按照規定。

每天和兒子同床睡覺,一直到兒子15歲都是如此。

當兒子在學校里打傷了女同學,狄鶯的第一反應也是把事情壓下去,保護好兒子。

成長在這樣的家庭中,兒子也養成了扭曲的人格,18歲就闖下了大禍,持有大量槍枝,號稱要在美國校園進行槍擊掃射……

事後狄鶯的反應也依然是不當回事,表示兒子只是過嘴癮,並表示要把兒子從監獄裡撈出來。

大到製造潛在殺人犯,小到影響生活方式。

無論是家庭暴力,還是過分溺愛,都有可能影響孩子一生

長此以往生活在畸形的環境中,他們很容易缺乏自我調節能力。

只要生活發生的任何細微改變,都可能成為他們傷害他人或者毀滅自己的導火索。

正如心理學家阿德勒所說:

幸運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這,絕不只是孩子一生的課題。

全文完。

如果覺得不錯,就隨手點個「贊」和「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