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高標準農田建設技術要求

2023-11-17     天山植保

原標題:關於高標準農田建設技術要求

關於高標準農田建設技術要求

近期,國務院召開全國冬春農田水利暨高標準農田建設電視電話會議。國務院總理日前對推進農田水利和高標準農田建設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農田建設是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的關鍵舉措。近年來,高標準農田建設穩步加快,為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發揮了重要作用。要搞好高標準農田建設要了解其技術要求。

高標準農田建設技術要求

一、總體要求

高標準農田建設應遵循以下總體要求:以提高糧食生產能力、保障糧食安全為目標,以水資源高效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為重點,以科技支撐、機制創新為手段,以農田水利、土地整治、農業科技、生態建設為抓手,把農田建設與農業發展、農民增收、農村生態有機結合起來,統籌規劃、整合資源、整體推進,努力構建集中連片、旱澇保收、節水高效、穩產高產、生態友好的高標準農田,全面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為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和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提供有力支撐。

二、建設目標

高標準農田建設的目標是在規定建設期限內建成一批集中連片、設施配套、高產穩產、生態良好、抗災能力強、與現代農業生產和經營方式相適應的高標準基本農田。通過開展土地平整,田間道路橋涵建設,完善農田灌排體系,實施田塊整治改造,配套建設田間建築物等工程措施,使農田基礎設施得到明顯改善,形成完善的田間道路網、灌溉排水系統以及農田防護林網等。同時,通過實施土壤改良與地力培肥等措施,改善土壤理化性狀,提高土壤肥力,為農作物生長創造良好的土壤條件。

三、建設標準

高標準農田建設應達到以下標準:

1. 土地平整。土地平整應達到地塊規整、集中連片、分布有序、耕作層深厚、土壤細碎、無明顯坷垃和團粒結構,田面平整度應小於3厘米。土地平整應以滿足農作物生長和農業生產機械作業要求為前提,有利於水土保持和生態建設。

2. 灌溉與排水。灌溉與排水設施應配套完善,滿足農作物生長需要。灌溉水源要可靠,水質應符合農田灌溉水質標準要求。排水系統要健全,能夠及時排除農田多餘水分,避免農田受淹澇災害。

3. 田間道路。田間道路應布局合理,滿足農業機械化和農民生產生活需要。道路寬度和路面質量應符合相關標準要求,同時應具備與外界交通相連接的條件。

4. 農田防護與生態環境保護。農田防護與生態環境保護設施應完善,能夠有效地防止風、沙、水、土等自然災害對農田的危害,保障農作物正常生長。同時應注重生態環境的保護和改善,防止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

5. 土壤改良與地力培肥。土壤改良與地力培肥措施應科學合理,能夠改善土壤理化性狀和提高土壤肥力,為農作物生長創造良好的土壤條件。同時應注重有機肥料的使用,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

6. 農業科技服務。高標準農田建設應配備相應的農業科技服務設施和人員,為農民提供技術指導和諮詢服務,推廣先進的農業技術和裝備,提高農業生產的科技含量和效益。

7. 建設管理。高標準農田建設應建立健全建設管理制度,明確各級管理職責和監管責任,確保項目建設的順利實施和管理效能的提升。同時應注重工程的維護管理,確保工程的長期效益得到充分發揮。

8. 社會化服務。高標準農田建設應積極推動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引導和支持各類農業服務組織參與高標準農田建設與管理,為農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和支持。

9. 監測與預警。高標準農田建設應建立完善的監測與預警體系,對農田環境、農作物生長狀況等進行實時監測和預警,及時發現問題並採取相應措施加以解決,確保農田生產和糧食安全。(天山植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221f93729986964be99c449c985ad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