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冬丨一路向寒,勤添衣,常歡喜,祝你安好!

2020-11-07   美文投條

原標題:今日立冬丨一路向寒,勤添衣,常歡喜,祝你安好!

2020年11月07日

庚子年農曆九月廿二

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九個節氣

——立冬

寒風入城悄無聲,秋韻尚存已立冬。

不知不覺,又走過了一季歲月。

我們一覺醒來,秋風始老,細雨未霜,今宵卻較昨宵寒。

帶著一抹殘暖,冬天的第一個節氣到了。

立冬由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載, 「立,建始也;冬,終也,萬物收藏也!」

立冬,代表著冬季開始,萬物收藏,規避寒冷。

古人會在這個季節用占卜的方法看冬天的冷暖,如「立冬晴,一冬凌(寒冷);立冬陰,一冬溫(暖冬)」。

立冬後,萬物飽經風霜而愈益溫厚,新的季節即將到來,人生也開啟了新的篇章。

立冬三候

伴隨一絲浪漫的涼意,

於是,立冬便有了三候。

一候水始冰

(農曆九月廿一至九月廿六)

立冬時分,天地愈漸寒冷,地面霜露始結為冰。

二候地始凍

(農曆九月廿七至十月初二)

寒氣愈冽,冷風侵襲,早晚溫差巨大,地面開始上凍。

三候雉入大水為蜃

(十月初三至十月初七)

立冬後,野雞一類的大鳥便不多見,而海邊卻可以看到外殼與野雞的線條及顏色相似的大蛤。

所以古人認為,雉到立冬後便變成了大蛤。

立冬習俗

春生萬物,始落飄零,立冬以後,萬物收藏。

每個節氣都是自己特定的習俗,立冬也不例外。

— 迎 冬 —

古有諺語:「立冬補冬,補嘴空」。

過去是個農耕社會,勞動了一年,利用立冬這一天要休息,順便犒賞一家人的辛苦。

古時天子也有出郊迎冬之禮,並有賜群臣冬衣、矜恤孤寡之制。

— 賀冬 —

賀冬亦稱「拜冬」,在漢代即有此俗。

東漢崔定《四民月令》:「冬至之日進酒肴,賀謁君師耆老,一如正日。

到了這一天,人們更換新衣,慶賀往來,一如年節。

— 補冬 —

立冬後,草木凋零,蟄蟲休眠,萬物活動趨向休止。

人類雖沒有冬眠之說,但民間卻有立冬補冬的習俗。

在南方,立冬人們愛吃些雞鴨魚肉,補充體能,台灣街頭的「羊肉爐」和冬令進補餐廳也會高朋滿座;

在北方,大家則更愛吃餃子,一家人圍坐一起,吃著熱氣騰騰的餃子,盡掃一年疲憊,瞬間元氣滿滿。

立冬養生

立冬後,人體的陽氣隨著自然界的轉化而潛藏於體內,代謝也相對緩慢。因此,立冬養生著眼於「藏養」。

為了預防疾病的發作或加重,要從飲食起居、身體精神全面入手,才更能達到效果。

  • 預防「五寒」

1. 防鼻寒——晨起冷水搓鼻

每天早上或者外出之前用冷水搓搓自己的鼻翼。每天早晚用冷水洗鼻有利於增強鼻黏膜的免疫力。

2. 防頸寒——穿立領裝擋風寒

穿立領裝不但能擋住寒風,還能避免頭頸部血管因受寒而收縮,對預防高血壓病、心血管病等都有一定好處。

3. 防肺寒——喝熱粥散寒

風寒感冒是冬日最常見的毛病。症狀較輕的,可喝熱稀粥後上床蓋被,出小汗而愈。

4. 防腰寒——雙手搓腰暖腎陽

雙手搓腰有助於疏通帶脈及膀胱經和固精益腎。具體的做法是:

兩手對搓發熱後,緊按腰眼處,稍停片刻,然後用力向下搓到尾椎骨。每次做 50 - 100 遍,每天早晚各做一次。

5. 防腳寒——時常泡腳加速循環

泡腳對於氣血不通手腳冰涼者有很好的緩解作用,立冬以後多泡腳,遠離疾病常歡笑。

不過足浴也不能瞎泡,也有一些要注意的事項:

溫度,水溫最好 40℃ 左右;
深度,水淹沒踝關節處;
時間,每次浸泡 20 - 30 分鐘,不時添加熱水保持水溫;
按摩,泡足後擦乾用手按摩足趾和腳掌心 2 - 3 分鐘。

  • 多食「三類」

立冬後,要少食生冷,宜食用一些滋陰潛陽,熱量較高的膳食為宜。多吃新鮮蔬菜,避免維生素缺乏。

1. 紅薯

《本草綱目》:補虛乏,益氣力,健脾胃,強腎陰,功同薯蕷。

紅薯能供給人體大量的黏液蛋白、糖、維生素 A 和維生素 C,具有補虛乏,健脾胃、強腎陰及暖胃、益肺等功效。

2. 大白菜

性味甘平,具有疏風解表、潤肺止咳、清熱去煩、調理胃腸、通利小便、解毒消腫等多種功效。

大白菜的營養價值很高,纖維素和維生素 C、維生素 E 的含量都很高,在空氣特別乾燥的秋冬季,多吃白菜可以起到護膚和養顏效果。

3. 羊肉

《別錄》中記載:「主緩中,虛勞寒冷,補中益氣,安心止驚。」

冬季進補的目的,就是要養護人體的陽氣。羊肉就符合這樣的進補原則,寒冬吃過羊肉,冰冷的身體就會立刻溫暖起來。

  • 運動「養生」

晨練別起太早,唐代著名醫學家孫思邈說:「冬月不宜清早出,夜深歸,冒犯寒威」。

立冬後,在生活起居方面,建議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保證充足的睡眠,適當睡個懶覺也是可以的。

冬季晨練時間可以適當推遲到見太陽才運動。以身體微熱最為適宜,不可像春夏鍛鍊一樣大汗淋漓。

立冬心語

年華此行,一路向寒,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人生在世,總是一半風雨一半晴,四季輪迴才是人生常態。

冬是冷的,但一粥一飯是暖的;筆是涼的,但一字一句是真的。

與父母,願你:

趁天色寒而未冷,趁他們未老。

找點空閒,找點時間,

常回家看看。

你的明日還未來,

他們的來日卻不方長。

與愛人,願你:

常懷喜悅,多點包容。

世間最美的深情,就是陪伴。

世間最美的陪伴就是:

無論何時何地,

只要你需要,都有人在旁,

說一聲:我在。

與朋友,願你:

認清損友,珍惜知己。

患難有人與共,歡喜有人分享。

生死之際,有人陪你笑對。

一言既諾,有人水火不辭。

人生路長,願你總有人陪伴。

與自己,願你:

感恩常在,保持微笑。

沒有過不去的坎,也沒有好不了的傷。

不亂於心,不困於情。

不迴避過去,不畏懼未來。

永遠活在當下,永遠熱血沸騰。

一歲年華,已近尾聲。

悲歡離愁,如煙如塵。

昨天已過,不必煩。

今天正過,何苦煩。

明天未過,犯不上。

往後餘生,願你三冬暖,願你春不寒,

願你黃昏有人同立,願你粥涼有人常溫。

惟願你好,萬望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