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戰爭,沒有硝煙,卻能殺人於無形。
中資在海外市場遭到資本狙擊,早就不是什麼新鮮事了——這幾天,「中國鎳王」青山控股集團,就遭遇了一場前所未有的狙擊戰。
01 拿不出貨的青山
3月7日、3月8日,倫敦金屬交易所(LME)的期貨鎳迎來了瘋漲,其價格從原先的2.9萬美元/噸,一路飆升至10.1萬美元/噸。
期貨價格暴漲,作為金屬鎳供應商的青山控股應該高興才是。
但是,他們笑不出來。因為青山控股在倫敦金屬交易所持有20萬噸的鎳遠期空單,用作套期保值。
榜姐解釋一下什麼叫套期保值,這是期貨市場的一種常規操作。
打個比方,我打算養一批豬,但是又擔心豬出欄後賣不出去,於是跟買家約定了一個價格,等豬出欄之後,直接賣給他。等到豬出欄的時候,市場價要是低於合約價,那就是我賺了;要是市場價高於合約價,那賺得差額錢全部歸買家,反正我也不虧嘛。
簡單地說,套期保值就是一種提前鎖定收益的操作,是企業用來規避市場風險的。
對於青山控股這樣的大型企業來說,持有大量鎳空單,再正常不過——畢竟小金屬價格呈現周期性波動,青山控股需要通過持有現貨、做空期貨的方式,來平抑價格波動對公司業績造成的影響。
這些年,青山控股因其產量的擴大,在期貨市場的空頭頭寸也持續增加。
這次的鎳事件應該是極為罕見的,從倫敦金屬交易所的成交記錄來看,這或許是一次專門針對青山的獵殺——從今年1月開始,某單一客戶在倫敦金屬交易所持有的鎳期貨艙單占比從30%—39%逐漸增加,到1月19日達到50%—80%。
值得一提的是,他手中的鎳期貨合約,3月到期的合約比例超過90%。
很顯然,這就是一個外資針對中資進行狙擊的局。現在,青山控股唯一能做的,就是把鎳交割出去,從此是賠是賺都跟他們無關。
但現在最要命的問題是,青山控股手裡沒這麼多的鎳用來交割……
手裡沒有現貨,卻要交割,給青山控股的路只有兩條,要麼從市場上高價買現貨,賠本做買賣;要麼不斷補繳保證金,防止被強行平倉。
無論是哪個法子,青山控股這次都註定要賠大了——有媒體根據持倉推算,青山控股此次的理論浮虧超過120億美元!
這件事讓不少人都感慨,青山控股這個「鎳王」,可能要就此「鎳槃」了。
02 緊急出手的是金屬交易所
關鍵時刻,還是倫敦金屬交易所出手了。
3月8日,倫敦金屬交易所發表聲明,取消所有在英國時間2022年3月8日凌晨00:00(北京時間3月8日早上8:00)或之後在場外交易和LME select螢幕交易系統執行的鎳交易,並推遲原定於2022年3月9日交割的所有現貨鎳合約的交割。
換句話說,倫敦金屬交易所宣布,周二所有交易就此作廢,延期鎳交割。這也算在一定程度上幫了青山控股一把,防止它被進一步圍獵。
其實,倫敦金屬交易所出手的原因相當簡單,這次的鎳事件,鬧得太大了。
現在鎳價被哄抬到這麼高,被波及的又何止一個青山控股?所有的鎳空頭方都將觸發保證金機制,強制平倉,引發新一輪的海嘯,甚至可能導致交易所信譽崩盤。
真到了那個時候,交易所才真是欲哭無淚。
03 青山一天湊夠現貨!
這股子妖鎳之風,在昨天又發生了反轉。
3月9日,市場上有消息稱,陷入逼倉處境的青山控股,已經調配好充足的現貨進行交割。
青山控股如何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調配到如此多的現貨,這個問題咱們暫且擱下——畢竟,鎳的來源也就那幾個渠道,青山在國內還有不少友商呢。
仔細看青山的回應,它更像是一個表態。
畢竟外資就是知道青山控股沒有足夠的現貨,所以才來軋空的,賺的就是爆倉後的賠償金。真要他們吞下這麼多的現貨,估計誰也沒這個能力。
此外,這麼大量的鎳投放到市場上,勢必會對當前的鎳價造成衝擊,進而引發期貨價格的暴跌。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參與做空青山控股的外資,外界傳聞均指向瑞士大宗商品貿易商嘉能可(Glencore),稱嘉能可想要利用逼倉,奪得青山控股在印尼鎳礦的60%控制權。
3月10日,嘉能可內部人士出來闢謠了:
「青山是嘉能可長期的合作夥伴,所以(在倫交所鎳上逼空青山的)不是我們。我的確也知曉網絡上一些關於嘉能可在LME鎳上逼空青山的傳聞,但傳言是不準確的,請忽略。」
嘉能可方面表示,自己是替人背鍋了。
04 結語
很多人將這次的鎳事件的起因,歸咎於俄烏戰爭。
俄烏戰爭爆發之後,歐美世界聯合封鎖俄羅斯,俄羅斯出口受阻,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因此暴漲,金屬鎳就在其中。
鎳價大漲之際,青山控股在倫敦金屬交易所的空單給了外資可乘之機,最終引發了這股妖鎳之風。
還是那句話,中資出海,等同於懷揣千金走於鬧市,周遭虎視眈眈的人可能早已有了天衣無縫的計劃,只等一個圍獵的出發點而已。這也是為什麼這些年來我們看到這麼多外資圍剿中國隊。
這一次,圍獵者撞到了鐵板上,下次呢?
對於中資來說,也要吃一塹長一智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21feb0195e816b4191a4f6f8df811a1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