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用民生「溫度」檢驗主題教育「深度」

2023-12-14     宣講家網

原標題:時評:用民生「溫度」檢驗主題教育「深度」

直接面向基層和群眾的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各地各部門堅持以深學促實幹,把群眾反映的「問題清單」變成「履職清單」,積極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持續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推動主題教育不斷往深里走、往實里走,就要牢牢把握踐行宗旨為民造福的目標要求,堅持問題導向、實幹取向,順應群眾期盼、增進民生福祉,以為民謀利、為民盡責的實際成效取信於民。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始終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黨內集中教育不能「自說自話」、「自彈自唱」。群眾有沒有得到實惠、滿意不滿意,是衡量黨員幹部是否受到教育,主題教育搞得好不好的根本標準。把黨員幹部受教育和群眾得實惠緊密結合起來,用民生「溫度」檢驗主題教育「深度」,深入群眾、貼近群眾、服務群眾,把惠民生、暖民心、順民意的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才能得到人民群眾的認可。

12月6日拍攝的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羅甸縣紅水河景色(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楊楹 攝

提升民生「溫度」,就要掌握群眾所期所盼。政策舉措接不接地氣、是不是真惠民真利民,群眾感受最真切。只有及時了解惠民政策「落得細不細」、為民服務「跟不跟得上」、群眾意見「上不上得來」,獲取第一手材料、掌握真實情況,才能確保我們「辦的事」精準對接百姓「盼的事」。這就要求,用好「四下基層」這個有效手段,積極推動黨員幹部多到困難多、群眾意見集中、工作打不開局面的地方去,和群眾坐在一條板凳上,既聽群眾的順耳話,也聽群眾的逆耳言,做群眾的知心人、交心人、貼心人,真正把情況摸清、把問題找准、把對策提實,拿出破解難題的實招、硬招。

提升民生「溫度」,就要解決群眾急難愁盼。民有所呼,我有所應。千頭萬緒的事,說到底是千家萬戶的事。千家萬戶的小事,就是共產黨執政的大事。現實生活中,就業、教育、醫療、托育、住房、養老等事關群眾切身利益和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黨員幹部要想群眾所想、憂群眾所憂、急群眾所急,落實「民呼我為」、「接訴即辦」機制,積極回應「槽點」、紓解「痛點」、打通「堵點」、補齊「斷點」,用心用情用力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這樣,才能真正讓人民群眾感受主題教育帶來的新變化、新氣象。

提升民生「溫度」,就要把評判權交給群眾。開展主題教育,群眾是出卷人、閱卷人,黨員幹部是答卷人。主題教育要注重實效、解決問題,就是要答好這張考卷。只有以群眾滿意為價值導向,把群眾滿意標準貫穿始終,自覺接受群眾批評、監督和評判,方可推進主題教育走心走深走實。第二批主題教育要更加注重開門搞教育,擴大群眾參與,接受群眾監督,邀請群眾評價,堅持把問題整改特別是解民憂紓民困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對群眾不滿意的及時「返工」「補課」,力求取得更多紮實成效,向群眾交出一份合格答卷。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我們黨來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務人民。每一個黨員幹部,都要緊緊抓住主題教育這個改造主客觀世界的重要契機,以學鑄魂、以學增智、以學正風、以學促干,踐行服務人民的錚錚誓言,真正用自己的辛苦指數換取群眾的幸福指數。

作者:沈小平 安徽省委組織部研究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2184da1cfa419fb6ebefeab15b284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