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力待定合同不追認有沒有效

2023-11-21     法妞問答

原標題:效力待定合同不追認有沒有效

簽訂了效力待定合同之後也容易會產生許多的麻煩,比如一些人會對於效力待定合同進行追認,並不清楚合同效力的問題。那麼,效力待定合同不追認有沒有效?

網友諮詢:

效力待定合同不追認有沒有效

律師解答:

效力待定合同未獲追認的話合同是無效的。

1、返還財產。返還財產是在合同被依法裁定無效或被撤銷後,雙方當事人在合同履行過程中都享有的請求對方返還自己投入的財產權,而接受的一方則依法負有返還的義務,要求返還的權利和應返還的義務,是指雙方均應恢復合同履行前的狀況而絕不是指未履行合同的損失。

2、賠償損失。賠償損失是指合同被依法裁定無效或者被撤銷後,合同雙方當事人在合同履行過程中所遭受的損失。

賠償損失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在負有返還義務的一方不能返還財產的情況下,通過賠償損失的方法恢復合同履行前的原狀;另一種因合同被裁定無效或被撤銷後雙方所受的損失,按責任大小承擔賠償的比例。

3、行政處罰。合同在無效的情況下,可能產生追繳財產,被課以行政罰款等處分。如果訂立合同的雙方當事人是出於惡意串通,以損害國家、集體、社會公共利益或第三人利益為目的,因此而取得的財產屬非法所得。非法所得應依法追繳,並課以相應的行政處罰,情節嚴重,觸犯刑律的,應追究刑事責任。

律師補充:

效力待定的合同,要依據合同是否生效確定違約責任:

1.如果合同未經追認,不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自始始終無效,不承擔違約責任,因合同取得的財產要返還,因一方過錯造成合同無效,損害另一方利益的,過錯方要承擔賠償責任;

2.如果合同生效的,一方違約的,合同有約定時,按合同約定承擔違約責任,沒有約定的,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法律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五條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實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為經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認後有效。相對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予以追認。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民事法律行為被追認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撤銷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許蕊娟律師簡介

蘭州大學法律碩士學位,執業期間曾為中化二建集團有限公司、太原酒廠有限責任公司、凱捷諮詢(中國)有限公司、陽泉煤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等國有、外資公司提供訴訟法律服務,均取得較好的代理效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2170d7742432950cde1ad97157ee5ed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