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無忌跟周芷若青梅竹馬,為何還是選了趙敏?

2022-07-27     塵飛揚說經典

原標題:張無忌跟周芷若青梅竹馬,為何還是選了趙敏?

我們必須要搞清楚,愛情不是排隊購物,不講先來後到。

如果你帶入張無忌的視角,在周芷若和趙敏之間二選一,你大機率也會選趙敏。

同樣是追求張無忌,趙敏和周芷若有本質區別,趙敏傾向於互利共贏,周芷若想要自我實現。

最明顯的例子是,張無忌想要退出江湖,兩個人的反應不一樣。

周芷若不同意。

師父將這掌門人的鐵指環授我之時,命我務當光大本門,就算你能隱居山林,我卻沒那福氣呢。

而趙敏則是不離不棄。

「我既決意跟著你吃苦,……我只怕你不許我跟著你,別的我什麼都不在乎。」

周芷若確實也愛張無忌,不過她的愛夾雜來太多世俗追求,因此她的愛會讓張無忌感到沉重。

周芷若讓張無忌答應自己的要求,張無忌感覺像是套上了枷鎖。

這個周姑娘外表溫柔斯文,但心計之工,行事之辣,絲毫不在趙敏之下,一時提起了手掌,拍不下去。

趙敏讓張無忌答應自己三件事,張無忌答應前充滿疑慮,不過後來他都很開心地完成了。

如果你細品這三件事,我們會發現張無忌也是受益者,比較符合互利共贏的標準。

先說第一件,借屠龍刀。

趙敏約張無忌在小酒館喝酒,她明確提出招安張無忌的想法,張無忌果斷拒絕。

此時趙敏了解到張無忌即將南下繼續反元活動,為了牽制明教,她提出讓張無忌完成第一件事——取屠龍刀。

張無忌懷疑趙敏給自己挖坑,於是他很遲疑。趙敏趕緊消除他的戒心。

你若不放心,我看刀之時,你盡可站在一旁。憑著你的本領,我決不能強占不還。

趙敏這樣做,當然有她的政治訴求,這樣可以牽制張無忌南下。

對張無忌來說,取屠龍刀意味著找到義夫。張無忌成為教主後,本就有將金毛獅王迎回中原的計劃。

張無忌還發現,給他們護航的人都是身懷絕技。趙敏的公費出差,卻成了和張無忌談情說愛。

再說第二件事,不得與周姑娘拜堂成親。

張無忌和周芷若在濠州舉辦婚禮,這是一場能改變武林格局的大事件。

六大門派中,只有宋青書不答應這門婚事。

峨眉派和明教聯合,更有利於推動抗元大業。這也是為何明教高層得知周芷若腹黑成性,他們依舊希望張無忌和周芷若言歸於好的主要原因。

在明教、武當派、峨嵋群俠心中,均盼周芷若與張無忌言歸於好,結為夫婦。各人於趙敏的昔日怨仇固難釋然,又總覺趙敏是蒙古貴女,張無忌若娶她為妻,只怕有礙興復大業。

趙敏的搶婚,其實也是逼張無忌做選擇,究竟做政治活動中的工具人(周芷若有做皇后的夢想),還是找個心愛的姑娘過一生。

前文也提到了,張無忌更喜歡後一種人生。

況且,張無忌推遲婚禮,是為了趙敏,也是為了盡孝,儘快找到謝遜的下落。

毫無疑問,第二件事,張無忌和趙敏都是雙贏。

第三件事是為趙敏一生畫眉。

這就是相愛一生的表示。此時的趙敏早已不是敏敏·特穆爾,張無忌也不再是明教教主了。

他們是一對退出江湖相親相愛的平凡夫妻。

趙敏讓張無忌做的事,是兩情相悅的表示。

《倚天屠龍記》原著中,明確提到過張無忌對倚天四美的評價。

「芷若,我對你一向敬重,對殷家表妹心生感激,對小昭是意存憐惜,但對趙姑娘卻是……卻是銘心刻骨的相愛。」

發現了吧,趙敏才是張無忌的最愛。

張無忌對周芷若是敬重,而敬重可以是對戀人的感情,但不是戀人,也能讓張無忌敬重。

這份敬重的感情,可替代性太強。張無忌可以敬重周芷若 ,敬重張三丰,謝遜。但張無忌對趙敏的「相愛」,卻是不可替代的。

相愛就是雙向奔赴,是兩情相悅,是你愛的人也在愛著你。

我講了這麼多,或許依舊有人不明白,為何張無忌會那麼愛趙敏?

簡單講,趙敏對張無忌的愛,太銷魂了。

同樣是吃蛛兒的醋,周芷若對張無忌是敲打。

你為什麼跟那個腫臉蛋的姑娘這般親熱?她為什麼對你如此情深義重?幹嗎我走過你身邊,你又目不轉睛地瞧我?我倆第一次相見,是在漢水舟中,我見你可憐,不肯吃飯,便好好喂你吃一碗。以後,我還能再喂你吃飯嗎?」

趙敏對張無忌是調情。

趙敏低下了頭,輕聲道:「好罷!我跟你說,當年你咬了殷姑娘一口,她隔了這麼久,還是念念不忘於你,我聽她說話的口氣啊,只怕一輩子也忘不了。我也咬你一口,也要叫你一輩子也忘不了我。」

她們都知道蛛兒是張無忌的前任,都會吃醋。周芷若向張無忌表態,你如果再想起蛛兒,我就不跟你好了。趙敏則有撒嬌的意味,你只怕念珠兒一輩子 ,我也讓你一輩子忘不了我。

周芷若的做法傾向於懲罰式的表達,強調的是,有蛛兒沒有我,而趙敏則是獎勵式的,你有蛛兒,更有我。

對於趙敏的做法,書中寫到張無忌說不出話,卻大為感動。

趙敏的段位太高了,她對人心的掌控可謂頂流水準。

張無忌和趙敏本來就水火不容,一個是既得利益者的貴族,一個是反抗既得利益者的老大。兩者之間是國恨家仇,這比朱麗葉和羅密歐的情況還要複雜。

趙敏拋家舍業追隨張無忌,明教高層依舊覺得趙敏是桃色間諜。

趙敏是這樣洗脫嫌疑的,很精彩,必須分享。

趙敏本來一直在旁默不做聲地聽著,忽然站起身來,昂然道:「朱大哥,你不用擔心!我是蒙古人,那是改不來的。不用你們來趕,我自己退出中土,返回蒙古,這一生一世永不再踏入中土一步!」張無忌、楊逍、范遙、韋一笑等都是一驚。
周顛卻兀自擔心,問道:「趙姑娘,你回去蒙古,此後永不踏入中土一步,你捨得我們教主麼?」
趙敏微笑道:「我決不破誓,我心裡不捨得,又有什麼法子?卻不知你們教主舍不捨得我?」說著眼望別處,更不轉向張無忌。
張無忌心下感激,情知趙敏立下此誓,全是為了不讓自己為難。

這裡面最靈的表現就是,「說著眼望別處,更不轉向張無忌」。

這就是欲擒故縱的打法。越想要掌控一個人,就要越故作洒脫。

我曾經分析《甄嬛傳》,提到甄嬛在倚梅園搞了一次大型真人秀,成功得到雍正歡心。

然後,在秀結束後,甄嬛一直吊著雍正。

一次,兩次,三次,流朱一臉問號,甄嬛為何這樣做?

甄嬛給她講漢武帝與李夫人的故事,告訴她,「只有永遠失去和最難得到的,才是最好的。」

甄嬛越是提高雍正得到她的難度,雍正就越珍惜她。

說回趙敏,趙敏向明教高層表示,她可以自證清白,退回蒙古,一生一世都不踏入中土一步。

趙敏說自己捨不得張無忌也沒辦法(暗示張無忌和她一起去蒙古),就是在提高自己的情感權力。她發完誓,不看張無忌,就越能提高張無忌對她的不舍。

為何這樣說?

欲擒故縱之所以好用,就是因為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依賴度越低,ta就能擁有更大的情感權力(這也能解釋為何舔狗一直對女神好)。

霍妮的《愛情心理學》中就有過精彩的分析。

在一段親密關係中,一方對另一方的依賴程度就是一種「權力貨幣」。不過,它可不像金錢,越多越好。恰好相反,依賴較少的人,往往擁有更大的權力。

趙敏確實對張無忌特別主動,但是在關鍵時刻,她確實懂得吊張無忌,她甚至會拿張無忌的各種前任來開玩笑。

小昭是張無忌的白月光,趙敏會在小昭離開後,內涵張無忌要去波斯見她。

「日後教主要去波斯,去會見一位要緊人物,那時你可隨同前去,向他們的高手匠人請教」。 張無忌忸怩道,「我去波斯幹甚麼?」 趙敏微笑道,「大家心照不宣」。

趙敏的厲害就是,她能讓張無忌明白她的愛,也能讓張無忌知道,如果她有別的選擇,她也會尊重。

周芷若和趙敏相比,就像個不諳世事的黃毛丫頭(不是說她就是黃毛丫頭,其實周芷若非常聰明)。

周芷若知道張無忌喜歡趙敏,她的做法是逼迫張無忌發誓,再也不要見趙敏。

張無忌發誓,「我若是再瞞了你去見趙姑娘,任你千刀萬剮,死而無怨。」

即便張無忌真的說話算話,周芷若捨得對張無忌千刀萬剮嗎?

六大門派圍攻光明頂,周芷若刺殺張無忌,還能有助於自己升職加薪。現在張無忌見趙敏就要千刀萬剮,對周芷若沒有任何好處。

趙敏和周芷若對感情的把控,對人性的理解,根本不是同一個維度。

趙敏從小就生活在汝陽王府,見到太多政治場上的人心險惡,把控人心早就成為她的本能。

周芷若成為孤兒後,就與滅絕師太這種死要面子的領導生活,最大的對手就是丁敏君這種二流貨色。

人與人之間總有差距,這是天分不同的必然,也和經歷見識有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214476802acf0303b500f5d77cbc1ef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