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韓國主旋律吊打,這是國內電影人的傷疤

2023-09-30     抽屜電影

原標題:被韓國主旋律吊打,這是國內電影人的傷疤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當一部分影迷們高呼國產電影要完了的時候,說明國產電影市場已經面臨了一個重大的危機,這個時候人們看到的是危,然而危機的發生一定是有著另一種機遇的。有危必有機,換句話來說,這是否說明當下的國內電影市場對於國產電影來說也是一個機會,什麼機會,從之前的那種虛假繁榮中部間走出來,然後真真正正的開始思考,中國電影應該走向何方,國內電影市場應該如何洗牌等等。想來,這也算是一件好事。

以上看似跟今天給大家推薦的影片沒有半毛錢關係,實際上卻能從側面映襯出來今天給大家推薦的《國際市場》是一部成熟度非常高的韓國商業片。本篇主要講述了韓國一戶家庭的顛沛流離史,其中包含了對於戰爭的描繪,對於家庭信仰的堅守,對於生活的二執著等等。這些點集合了韓國創作者的意願,且能通過影音表達出來,這是本片的精華,同時也是韓國電影的獨到之處。

《國際市場》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商業大片,本片從細微處入手,通過宏大敘事中穿插一些精彩瞬間來不斷地將觀眾們引入到與片中的角色們共情的情緒框架內,一旦你認真的研讀了這個故事之後,就不難產生對於片中的角色們的深切認同,這種認同是可以超越國別的。因為人類的感動的情緒是共通的,任何意見感動的事情只要是能帶入到角色當中去,就必然會讓人潸然淚下,韓國創作者在這一方面做的很成熟。

本片在故事上是成熟的,本片在框架上是成熟的,甚至於本片在敘事邏輯上也是非常成熟的,成熟有什麼作用呢?有時候觀眾們似乎並不會在意這種作用,但是你只要認真總結一些韓國電影,就不難發現他們的一些東西在不同的影片當中是相通的。比如說敘事,比如說故事,韓國電影的故事可小可大,宏大題材的故事中也可以穿插小故事,任何細小的故事當中也可以換一個宏大的背景板。大家可別小看這種敘事手法。如果你對比國產電影的話,就會明白這種敘事手法的高明之處。

宏大敘事中穿插小故事,可以消解觀眾們對於宏大敘事的疲勞,觀眾們可以從細微處入手更好的理解宏大敘事,就好比你讀一篇古文的時候,需要註解一樣的。

反過來,細微的故事中,找一個宏大的背景板之後,我們會對於宏大敘事有一種截然相反的認識,甚至會有顛覆性的認識。比如說宏大敘事是負面的,那麼細微的故事中穿著著一些正面的小故事之後,我們就會對於以往認知中的宏大敘事產生懷疑,這種懷疑日積月累之後,就會動搖自己的思想。這如同在影視界切香腸一樣。日積月累之後,原本負面的宏大敘事就成了正面典型。反之亦然。

說這麼多歸根到底一句話,韓國電影在宣傳上已經可以跟好萊塢大片同屬於一個檔次了,當然,這也有賴於韓國創作者對於好萊塢體系的深度學習。什麼是深度學習呢?就好比國內的創作者對標的也是美國大片,也是好萊塢,但是國內的創作者往往學到的是一個光鮮亮麗的產品,對於這個產品的構成,國內的創作者並不會深究的,但是韓國的創作者明顯進行了深究,對於好萊塢等美國大片的敘事邏輯以及製作流程進行了深入學習之後,韓國電影在商業片領域可以非常的獨到。

而國內電影人的自我表達更多的是朝著歐洲電影的藝術片領域走了,對於商業片來說,自從我們在2002年跟隨著《英雄》進入到國產電影的大片時代,我們僅僅是徒有其表,在影視投資上做到了跟國際接軌,但是在影視質量以及製作上並沒有對此有任何的升級,中國商業電影二十年,我們原本的一些可以好好的講故事的人也在國內電影市場的大潮中迷失了自我,圈錢太容易的時候,是沒有人願意進步的,反正我隨便產出來爛片也有人為我買單,我為何要耗費精力去拍攝優秀的影片呢?

長此以往,這種情緒在國內電影市場蔓延開來之後,當市場繁榮不在,泡沫崩潰,那麼更多的曾經的既得利益者就會像今天這樣疾呼,中國電影要玩,實際上不過是之前的他們的那一套要完,他們的那一套完了恰好是給中國電影解開了枷鎖。

電影本身就是有宣傳作用的,《國際市場》作為一部用另一種立場來解構韓戰,它很好的完成了自己的宣傳使命,這是值得我們國內的宣傳陣線上的朋友們深思的,我們講述的歷史的作品甚至比不過人家歪曲歷史的作品,那麼我們得而這些創作者們唧唧歪歪這麼久,究竟是在幹嘛?這些所謂的在中國電影市場呼風喚雨的人物,熙熙攘攘這麼多年,除了圈錢,究竟還有什麼存在的意義?這些需要創作者反思,別總是對觀眾高呼中國電影要完,觀眾又不拍電影,你生病了讓我吃藥,你有病啊!

……

你好,再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211f0b4c6fdb353a8f99aa8e95332eb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