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肥良。
提起蓮花蠟燭,相信許多小夥伴都不會感到陌生。
作為生日儀式感的重要一環,吹蠟燭一般是許多壽星公最為期待的一個環節。
而蓮花蠟燭,恰恰放大並完善了這一環節。
只需點燃蓮花蠟燭,就可以看到一場華麗的Liveshow。
燃燒、綻放、旋轉,接著一個beat緩緩響起:
《生日快樂》的純音樂,便從蛋糕的中央傳來。
聲音尖銳、刺耳、還有些空靈。
你可能會覺得這玩意有點土,但在十幾年前,蓮花蠟燭對於大部分人來說,算提高幸福度的黑科技了。
如今,蓮花蠟燭在國內已經慢慢被淘汰,逐漸成為人們的回憶。
然而萬萬沒想到的是,這種黑科技蠟燭,居然火到了國外,成為了外國人生日派對的新寵!
首先愛上的,當然是小孩子。
只見,蠟燭在燃燒時,突然分裂成幾瓣,音樂聲響起,旁邊這小朋友都驚呆了,隨後露出了激動不已的表情:
還有一位小女孩,她先是被蓮花蠟燭的大火所嚇到,當花瓣展開時,她才露出了驚喜的笑容:
開始總是不以為意
直到裂開了才大聲驚呼:
同樣大受震撼的,還有大人。
美劇《亢奮》演員Hunter Schafer幾個月前的生日照片中,蓮花蠟燭在照片中占據了重要位置。
還有直接看傻眼的,仿佛這蠟燭為他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一樣:
甚至連老人被蓮花蠟燭所「俘獲」。
一位老奶奶過生日時,也對蓮花蠟燭讚賞有加,激動到拍手:
就連略顯嚴肅的老爺爺,也難以抵抗蓮花蠟燭的「魔力」。
看到一簇火苗伴隨著音樂綻放成花朵的形狀後,他也忍不住讚美:「真好看!」
毫無疑問,蓮花蠟燭讓外國網友驚嘆不已,他們紛紛表示「好可愛,好酷,好神奇」:
「我的天啊!咱們必須在自己生日上,安排這麼一個蓮花蠟燭」:
但如果你使用過蓮花蠟燭,你就會明白:
外國人的快樂,不會超過10分鐘。
因為蓮花蠟燭有一個致命缺陷,這也是為什麼它會在國內衰落的原因:
那就是蓮花蠟燭的生日歌聲音相當持久,持久到令你崩潰。
你很難想像,為什么小小的蠟燭能迸發出如此強大的電力。
如果你不管它,它能一天一夜都在唱生日歌。
個別質量好的,甚至還能唱到三天三夜,三更半夜。
有人選擇把它扔掉,結果被當成靈異事件:
有人晚上被它反覆折磨,覺都睡不好:
面對這種情況,有的小夥伴就會說了:
「那你踩爛它不就行了嗎?」
很遺憾,這玩意的生命力相當頑強,如果踩的時候沒有踩對核心零件,是沒有辦法讓它閉嘴的:
有網友就分享了和蓮花蠟燭的孽緣:
在數學老師狂踩幾腳後,蓮花蠟燭還在響,最後老師只能抄起錘子把蠟燭砸了個稀巴爛。
顯然,外國人也遇到了和我們一樣的問題:
「這蠟燭還能再用85年,我們有次點了一根,那音樂根本停不下來啊。」
還有人表示,我給我媽慶祝了一下,結果2天過去了,蠟燭還在唱。
外國人面對這種情況,解決辦法也是五花八門。
有人將裡面的電線剪掉,成功讓蠟燭收聲:
有人則要暴力許多,這位一位ID為「Ryan Self」的網友,就將蓮花蠟燭放進微波爐,加熱使其引爆(請勿模仿):
當然了,其實還有更科學,更溫和的方式,來關掉這個蠟燭。
只需要把蠟燭裡面的一個小鐵片拿下來就不響了,插上就還會響,完全可控,這個小鐵片就是開關:
亦或者,將蠟燭的電線剪斷,也是一個比較好的方法。
事實上,蓮花蠟燭給不少人帶來歡笑的同時,也曾是少部分人的童年陰影。
不少人都曾因蓮花蠟燭的突然爆炸而受傷,這種悲劇幾乎每年都會發生:
究其原因,有媒體指出:
絕大部分蓮花蠟燭的塑料都沒有經過阻燃處理,因此在上方的蠟燭燃盡後,火焰會有機率引燃塑料。
如果火一路燒到發聲裝置的紐扣電池處,則會引起電池爆炸。
另一方面,蓮花蠟燭的製造,也缺乏國家標準來監管,企業往往會按照自己的標準去製作。
這無疑也為爆炸埋下了伏筆:
總的來說,當初蓮花蠟燭作為一種特色蠟燭,確實給不少小夥伴帶來過快樂。
而它能火到國外,也在側面印證了其創意是OK的。
但設計上的不完善和缺乏統一的監管,卻制約了蓮花蠟燭的發展,使其慢慢湮滅在我們的回憶中。
然而在大吹「土到極致就是潮」的今天,蓮花蠟燭似乎又重新回到了我們的視野之中,再次成為生日派對常客:
不說了,這波義烏又贏麻了,二十年前的東西終於處理完了。
我也要看看附近有沒有蓮花蠟燭賣了,整一個給朋友慶生還蠻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