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石嘴山大武口區:「社區合伙人+基金池+服務網」推動社區治理取得新成效

2023-05-15     光明要聞

原標題:寧夏石嘴山大武口區:「社區合伙人+基金池+服務網」推動社區治理取得新成效

「食堂開在社區裡面可真是方便,價格便宜還乾淨衛生,老年人吃飯再也不愁了。」近日,在寧夏石嘴山市大武口區錦林街道府佑水香社區的未老食堂里,年近八旬的王奶奶和大家說著自己內心的喜悅。「王阿姨,您多提寶貴意見,幫助我們為轄區更多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務。」食堂負責人賀秀芳笑著說。

今年,錦林街道通過盤活利用社區閒置公共服務空間,引入小微商家進駐簽約成為「社區合伙人」,以分時用房、分時用工的半入駐共建模式,降低商家經營成本,將方便與實惠真正給到社區群眾。經過努力,先後引進了「老年食堂」「康復理療」「少兒科創」「智慧媽媽」「自信養成中心」等14家小微商鋪,並進一步匹配不同類別居民需求,有針對性地對重點困難幫扶群體減免服務費用,激發社區服務與實體經濟的雙向並軌,通過壓縮中間環節,鼓勵支持壯大社區小微實體經濟,降低「最後一公里」服務成本,為居民提供助餐、助教、助康、助樂等全方位便民服務,實現了社區小微經濟與基層治理「雙贏」發展的治理新局面。

據了解,大武口區錦林街道在社區基層治理過程中堅持強化黨建引領,以市場化思維主導把握後疫情時代社區剛需,積極探索「社區合伙人+基金池+服務網」的治理新模式,鼓勵發展小微經濟,降低「最後一公里」服務成本,加速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區治理新格局。

其中,「社區基金池」以社區經濟反哺提升社區治理新動能。「現在我們有了『基金池』,社區治理的力量就更強了,我們要用好這個基金池,提升治理的質量和水平,為群眾提供更好的社區服務!」 安康社區黨支部書記姜寧平說。長期以來,基層社區治理資金緊缺是阻礙治理成效提升的重要因素,為了解決這個難題,錦林街道指導建立了「社區基金池」,與入駐「社區合伙人」簽訂協議,在提供相應便利與支持的基礎上,每年從入駐「社區合伙人」中提取純利潤額的10%進入「社區基金池」。

為加強基金的規範使用,制定了《錦林街道社區基金池管理辦法》,邀請紀委監委、組織部、民政局等相關部門成立監事會,與社區共同管理並使用基金池內資金開展社區治理服務。同時社區還依託合夥經營模式積極搭建了就業幫扶機制,引進寧夏琪槑服裝有限公司為社區家庭婦女提供了許多就業崗位。轄區的吳女士就是受益人:「在家門口上班,還可以兼顧家庭,社區黨組織真是為我們做了一件大好事!」

大武口區街道社區通過進一步盤活社區小微經濟發展和居民收入提升,打破社區緊靠財政撥款的「輸血式」治理模式,用社區內的經濟發展反哺提升社區治理成效,讓社區在開展基層治理中更有底氣更有能量更有支撐動能。

在「紅錦園」主題公園,每天早晨和傍晚都有居民在這裡散步休閒,乾淨的環境,悠閒的氛圍,與居民群眾一起構成了一幅美好的城市生活休閒新風景。錦林街道在強化基層社區治理方面,通過構建「社區服務網」實現社區治理新效能。以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為圓點,在居民適宜步行15分鐘內設置社區服務網,形成深受居民和學生喜愛的城市生活新空間。錦林街道還將健全全覆蓋的物業管理和健全的社區管理機制,將轄區黨員、退役軍人、專技人員等人才資源「裝」進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吸納志願者、商戶、幫扶單位等組建10支各類常備的為民服務治理隊伍,深度參與到社區基層治理中;在總結鞏固防疫經驗的基礎上,繪製小區應急處置明白圖,明確生活物資供應鏈,設立應急指揮體系,各隊伍由街道統一調度指揮,以扁平化管理提高資源調動效率,助力解決社區群眾的「急憂愁盼」,用完整的社區治理效能不斷提升居民幸福感與滿意度。(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張文攀 通訊員 蔣辰媛)

[ 責編:張悅鑫]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208e9e474deef356d9a4a1761d12b46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