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更能方便隨時回來閱讀更多精彩內容,感謝您的支持。
2016年2月12日,著名藝術家、空軍原政治部文工團一級編劇閻肅同志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6歲。
彼時,遺孀李文輝只是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並未預想到此後她會因丈夫的突然逝世而陷入巨大的資產分配風波的旋渦中。
相濡以沫幾十載的丈夫剛去世三年,李女士哪怕並未從悲痛中走出,也不得不在丈夫去世後承擔起重任,整理出版閻老的遺作,她選擇堅強地面對生活,繼續傳承著閻肅的精神遺產。
多年的陪伴使她深知,丈夫留下的不僅僅是一堆冰冷的作品,更是一種混著深厚情感的藝術結晶。因此,她致力於將閻老的精神傳遞給更多的人。
2018年,人民藝術家閻肅夫人李文輝受邀出席了首屆「閻肅杯」全國青少年音樂大賽。彼時,藝術界的「國寶級」大師閻肅已經逝世兩年。
巨大的變故是在次年發生的,爭吵早就存在,處處都透露著家庭的不和睦。一樁樁一件件,皆有跡可循。
親愛的讀者,作者寫文不易,收入微薄,不得不在文中加入了短短5秒廣告,觀看即可免費閱讀全文。我知道這可能會稍有打擾,但您的理解和支持是我最大的動力!我會努力帶來更多優質內容!
親愛的讀者,作者寫文不易,收入微薄,不得不在文中加入了短短5秒廣告,觀看即可免費閱讀全文。我知道這可能會稍有打擾,但您的理解和支持是我最大的動力!我會努力帶來更多優質內容!
閻老是苦出來的,出生於上個世紀30年代,正值時局不穩動盪不安的時期,他隨父母顛沛流離,先是去武漢謀生,後又遷居重慶。
作為家中長子,閻老在艱苦的童年就悟出來一個道理:艱苦奮鬥方能破局。努力的人是會被眷顧的,他如願考入重慶大學,就讀工商管理專業。
但命運的紅線又是很奇妙的,他的才華逐漸顯露了出來,像一塊發光的璞玉,興趣和天賦為他鋪設了條一鳴驚人藝術創作的道路,在以後的日子裡創作了上千部作品。
50年代中期,閻老被調入北京的文工團工作,他的工作雖然枯燥但並不乏味,才能從不缺乏孕育的土壤,他沒有抱怨工作的重複,也沒有批判工作的乏味。
他認為要想創作出人民喜愛的藝術作品,就必須深入群眾,了解他們的生活。
就在每天的擦飛機、上滿油料、修理零件中,閻老突然有了一個想法,《我愛祖國的藍天》這首歌就被創作了出來,火遍了大江南北。
事業上做出了成績,感情卻結出了苦瓜,閻老的「老單身漢」的名聲一直持續到將近而立之年。
並不是他不想找,實在是家裡不富裕,自己又是內向的性格,總覺得會無疾而終。一次偶然的機會,老戰友兼領導給他和李文輝女士安排了相親,這就是他倆的第一次見面。
起初二人對對方並不滿意,最多只是覺得熟人介紹,人品什麼都說得過去,李文輝還覺得這個小伙子似乎有些「呆呆的」。
後來同事給閻老出主意,讓他利用自己的長處,做筆頭子上的文學,寫信給李文輝女士,一來二去,少年的堅持不懈的打動了李女士。
兩個人最終如願走入了婚姻的殿堂。婚後二人雖因為工作原因聚少離多。但距離並沒有阻礙感情,反而讓二人頗生成了些伉儷情深的情愫。
世事無常,二人終於熬過了長期的分居生活,李女士也為閻老誕下了一兒一女,甜蜜的生活還沒持續多久,噩運就降臨了。
閻老為了不連累妻子,主動提出離婚。可李女士卻不願意,她哭著對閻老說:「我們永遠是一家人。」
患難見真情,閻老深以為感,此後幾十年里,他一直調侃自己是個「妻管嚴」,但他樂在其中,他願意設身處地的體諒妻子的不易,也願意在生活上處處讓著她。
閻老夫妻二人相敬如賓的走過了五十多年的風風雨雨,家有一兒一女,湊成一個「好」字,原本應該是和諧美滿的家庭,卻躲不過命運的捉弄。
大家都知道家和萬事興,但單拎出來並不能概括這句話的意思,完整說法其實是:
「父愛則母靜,母靜則子安,子安則家和,家和萬事興。」
父親是家和萬事興的源頭。父親需要付出他的關懷之愛,夫妻相敬如賓,父子和和睦睦,母親則需要保持包容溫和的情緒,這種家庭教育下的孩子才會具有安全感,整體的家庭氛圍也會變好。
這樣的家庭充滿和諧的旋律,家庭和美,興旺發達。而父親,決定了一個家庭的主心骨,父親的缺失會造成家庭失去和睦。失去了家裡的定海神針,閻家亂成了一盤散沙。
李文輝女士雖然飽受喪夫的痛苦。但日子還是要過,閻老那些作品的事也只有她這個遺孀最適合去處理,相伴相攜走過的幾十年間,她早已習慣了做他幕後的那個人,整理和出版閻老遺作的事,除了她,再沒有更合適的人選。
可惜閻老撒手人寰後,巨額的財產反成了燙手的山芋。小兒子閻宇覺得父親生前對他有所虧欠,他曾請求母親以父親的名義為他開一家公司,但遭到了父親的拒絕。
然而,閻肅後來卻給了他的姐姐閻茹一大筆錢,父親的「雙標」行為,讓兒子與之生了嫌隙。
閻茹卻也同樣覺得父親對她有所不公,據她所說,當年婚禮上,父親沒有給她足夠的面子。姐弟二人為了財產的問題爭吵不斷,都認為分配方式不公平。
閻老過世後,李文輝女士作為配偶,繼承了閻老大部分的財富。可巨額的財產並未讓李女士感到輕鬆。作為母親,李女士很為難,但又無可奈何。
因兒子遲遲不肯在遺產分配份額書上簽字,閻老去世三年後,李女士和女兒閻茹一紙訴狀將閻宇告上北京海淀區法院,要求其按照李文輝三分之二,閻茹和閻宇各六分之一的比例。對閻肅音樂著作權財產權進行析產。
網友們紛紛指責閻老的兒子閻宇,義憤填膺的認為閻宇作為親生兒子,父親剛過世不久,就這樣對耄耋之年的母親實在太過分了。
不知道是出於輿論還是閻宇真正意識到自己傷害了母親,他主動承認錯誤,又公開發表聲明,向母親致歉。
或許是感受到了兒子的愧疚,也或許是不想家醜外揚,不久,李女士就撤訴了。這場官司在調解階段就結束了。
最終是兒子閻宇做出退讓,在分配協議書上籤了字,並發表聲明,並沒有走上審判庭,沒有走到兵戈相向、姐弟鬩牆那一步。
關於閻肅妻兒為遺產對簿公堂您有什麼看法?歡迎評論區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