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轉型-關於軟體集成對接的梳理

2023-12-18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原標題:產品轉型-關於軟體集成對接的梳理

現在做軟體集成的同學還有不少,但外賣看到的經驗之類的文章不多,很多人也不知道怎麼學習。這篇文章,作者梳理了一下自己經理的集成項目經驗,希望能幫到大家。

現在做軟體集成的同學還有不少,但外賣看到的經驗之類的文章不多,很多人也不知道怎麼學習。這篇文章,作者梳理了一下自己經理的集成項目經驗,希望能幫到大家。

最近一直在做軟體集成對接相關工作,需要系統整理下自己的思路,歡迎大佬們指正。

一、學習理解思維圖

二、學習理解詳細描述 1. 什麼是軟體集成對接

我這裡講的集成是指通過第三方手段實現軟體與軟體之間的數據、業務對接(目前我還沒有找到比較統一的說明,所以不一定對,當作一個背景板展開)

目前常見的第三方軟體集成對接場景有:

1)實現不同軟體數據的串聯:可以在一個軟體實現所有關聯業務的數據管理,或者數據統計

數據信息常見有兩類

  • 基本信息數據:如商品、客戶、供應商等數據
  • 業務信息數據:如銷售、存貨、任務工單等數據

2)實現不同軟體業務的串聯:目前市面上基本沒有大而全的軟體;更多的是各司其職,在自己的領域內專而精,為企業業務賦能。合理的實現多軟體的業務串聯,便可以使得1+1大於2

業務串聯從形式上可以分為三類:

我理解通過應用三規則一約束就可以比較好的完成集成對接,但不一定對:

1)規則一、同步規則

確定軟體與軟體之間的數據同步,目前市面上常見的有三種:

2)規則二、數據規則

  • 靜態數據:上下游維護後,便約定無法更改的數據。該類數據一般為集成對接的底層核心,若哪一方出現變動,便會造成集成對接的差錯。
  • 動態數據:可按一定規則發生變動更改的數據,由上游發起或由下游請求。該類數據在約定條件(註:即使是動態數據也是要有約束條件的,需要遵循上下游系統數據維護規則,絕不是無止境的更改)內可以進行動態變化。

3)規則三、業務規則

  • 業務方向:確認業務流程,每個軟體誰是上游,誰是下游?是業務還是結果?
  • 業務限制:理解每個軟體業務的表達形式,表達條件,確認業務約束(集成無法強求改變軟體本身業務邏輯,所以一定是要遵循軟體業務邏輯的基礎上,設計業務方向)

4)場外約束:君子協定

為何叫君子協定呢,因為每個軟體都是獨立的個體,在其自己的軟體體系里它是絕對自由的。

但是在集成對接的過程中(三個規則),有很多約束條件,我們是需要把這些約束單獨列舉出來,並通過企業管理制度(記住前提:集成無法強求改變軟體本身業務邏輯,因此不是通過軟體自身開發約束條件)來讓相關軟體使用者遵循約束,並相信他們可以很好履行(這便是君子協定)。

今天就到這了,希望大家多多交流,歡迎指導!

本文由 @藍白羽0414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於 CC0 協議